天天看點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作者:妙語修士

每年,全球約有 540 萬起蛇咬傷事件,其中多達 270 萬例來自毒蛇。因中毒造成的死亡達到 138,000 例,更有 400,000 例後遺症或殘疾。另外毫無疑問的是,印度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難免與野生動物發生沖突。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在過去的 20 年裡,有近120 萬人因蛇咬傷而喪生。而印度始終是世界上蛇咬傷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印度野生動物組織Wildlife SOS稱,印度是大約 100 種有毒或微毒的蛇。每年估計有 46,000 人被毒蛇咬傷緻死。緻殘人數更是死亡數的四倍。但正是在這樣一個毒蛇泛濫的印度,發生了一件奇事。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近日,印度一 8 歲男孩在房子附近玩耍時,偶遇了一種不認識的有毒眼鏡蛇。這條蛇将身體纏繞在小男孩的手上,狠狠地咬了一口。

是以痛苦的小男孩為了報複,也狠狠地咬了眼鏡蛇兩口。而正是這麼兩口,使得眼鏡蛇在掙紮了幾下後就死了。反而是小男孩什麼症狀都沒有。可這蛇不是有毒嗎,怎麼連個小男孩都咬不赢?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衆所周知,眼鏡蛇是有毒的,它們都有類似的毒液輸送裝置,包括一組毒牙、毒液導管、一對附屬腺體和一對眶後腺體。而毒液就在腺體中産生,由多種蛋白質、酶、抗凝劑、神經毒素等物質組成,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

并且眼鏡蛇一次噴射出的毒液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75-300mg,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毒蛇。再加上毒死一個人不需要那麼多,隻需要20-50mg就足夠了,是以人們對眼鏡蛇尤為恐懼。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一般來說,它們毒液都可分為三大類,即神經毒性、血液毒性和細胞毒性:

神經毒性毒液會傷害大腦和神經系統;

血液毒性毒液會破壞血液凝固,進而影響心血管系統,還會導緻全身器官退化群組織損傷;

細胞毒性毒液則通過在分子水準上損害組織,而引起劇烈疼痛。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是以那些被眼鏡蛇咬傷的人,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會在被咬傷24-48小時内死亡,當然,如果注入的毒素劑量較大,或傷口位置靠近要害,也有24小時内死亡的。

而如果咬人的是眼鏡王蛇,甚至30分鐘可能就涼了。即便被救了回來,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不是殘疾就是器官衰竭。

可既然蛇毒的毒性這麼強,為什麼小男孩啥反應都沒有?難道是蛇沒放毒嗎?别說,還真是。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當小男孩的家人把他送到附近的醫院後,那裡的醫生說,被咬的地方沒有任何毒液。 這就引出來了另一個問題,為啥毒蛇咬人不用毒?難道是牙壞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還不少,據統計 20-50% 的咬傷都有沒釋放毒液的情況,被研究人員稱為“幹咬”。而幹咬行為卻意外地與蛇的年齡有關。往往是年紀越大,越愛幹這事兒!是以幹咬現象不能簡單歸結為,由病理引起的毒液輸送錯誤,反而可能是蛇故意的。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首先,毒液的代謝成本很高。一般來說,分泌細胞在毒液排出後,才會觸發蛋白質的再合成。并在毒液補充周期的第 3-7 天達到峰值,此後需一直保持着活躍,長達 30 至 60 天才算結束。

并且大多數毒液都需要時間來發揮其毒性作用,是以可能無法立即阻止大型捕食者,例如人。同時,也沒有哪條毒蛇大到足以将人類視為獵物。是以人類被蛇咬的主要原因,是蛇在保護自己免受人類可能的威脅。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而年紀越大,通常被認為明智。是以越是年紀越大的蛇,在意識到自己受到威脅時,更習慣幹咬一口作為警告。這麼做既節省了毒液用于以後的捕獵,又能為它們提供足夠的時間逃跑。

然而令眼鏡蛇沒想到的是,這次碰上了“硬茬子”。本來隻是想警告一下并為自己争取跑路時間,但沒想到這個8歲的小男孩立即張嘴反咬了回來,一不小心把命搭裡了。

印度男孩與眼鏡蛇互咬,還赢了!眼鏡蛇怎麼就死了?不是有毒嗎?

總而言之,由于人類體型太大而不能被毒蛇視為獵物,是以毒蛇在咬人時可能并不總是會釋放毒液,因為它們會保留這種需要消耗大量新陳代謝的武器,以備捕食之用。

但幹咬可能也會導緻與無毒蛇或其他動物咬傷類似的臨床表現,包括發炎和感染,以及焦慮迹象,例如心動過速和呼吸急促。并且由毒液誘導的損傷,可能不會在中毒後立即發生。是以一旦被咬傷,決定不能因沒有不良反應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