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獅子魚在歐洲南部海岸安家,威脅地中海當地海洋生命

獅子魚是最具侵入性和破壞性的魚類,在南歐蓬勃發展,威脅着地中海的海洋生物。這種魚八年前首次出現在島上,有有毒的刺鳍,警告紅色,白色,乳白色或黑色絲帶條紋。獅子的平均體重約為1至2磅,可以長到30至38.1厘米長。然而,專家發現,地中海約四年長37厘米,比印度洋原産地同齡獅子魚大。衆所周知,獅子魚可以使該地區過度放養,破壞入侵地區現有食物網的平衡,并積極地将本地魚類排除在生活條件較差的地區之外。

來自英國和塞普勒斯的聯合團隊的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獅子魚是否永遠成為地中海海洋生物之一的擔憂。研究人員甚至建議以蘇伊士運河為目标,并發展專門的獅子魚産業,以減少這些入侵者造成的損害。

研究人員說,由于獅子魚是科學界已知的最具侵入性和破壞性的魚類,近年來獅子魚在地中海的迅速擴張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人們擔心該地區海洋生物的平衡。這項研究确實強調了蘇伊士運河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必要性,蘇伊士運河就像一條開放的動脈,入侵的海洋物種正在從中湧入。

在成功滲透到西大西洋後,獅子魚成為臭名昭着的入侵物種。這種魚于1994年在佛羅裡達州海岸首次被記錄下來,但截至2014年,該地區每英畝約有1000條獅子魚。在2012年第一條獅子魚出現在塞普勒斯海岸之後,研究人員現在擔心地中海可能會發生同樣強大的獅子魚入侵。研究人員檢查了一些地中海獅子魚,發現了年齡在一歲半到四歲之間的個體,長度從7.6厘米到35.5厘米不等。這個年齡和長度表明獅子魚已經成功地在島上買了房子。

此外,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擔心,雌性獅子魚總體上超過雄性獅子魚,可以與多個雌配,可能導緻獅子魚種群數量激增。研究人員說,在對海洋生态系統的衆多威脅中,生物污染物污染對人類來說不那麼明顯,但實際上,它有足夠的影響來破壞生态系統的平衡。雖然并非所有外來物種都能成功定居或傷害它們的新家園,但有些物種相對容易适應,表現出快速擴張,可能對當地海洋生物産生破壞性影響。西大西洋獅子魚的數量證明了這一點,現在地中海再次發生這種情況。

該研究發表在《魚類生物學》雜志上。

本文由Dailymail翻譯而來,由翻譯者Jasmine根據創作通用協定(BY-NC)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