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趣#實際上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它們的神經傳導速度。烏賊那種除外,但凡是無脊椎動物,體型一旦巨大化以後

作者:甲申以後風雲逸紀

#有趣# 實際上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它們的神經傳導速度。烏賊那種除外,但凡是無脊椎動物,體型一旦巨大化以後将會顯得非常的笨拙。

看看現實中的椰子蟹就是無脊椎動物巨大化(其實也不算很大但相比一般節肢動物之類的還是要大得多了)的活例子。椰子蟹有多笨拙,大概那些古代巨蟲也差不多吧。

石炭紀巨型節肢動物有很多,但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絕大多數體型也沒超過1米,神經反應是夠用的。但是在海洋裡就反過來了,有颌魚類大型化以後就沒有海蠍子什麼事兒了。

後來先是兩栖類出場,巨型昆蟲節肢動物什麼的基本滅絕了,都往小型化發展。然後出現了合弓綱和蜥形綱,接下來的幾億年陸地和天空就成了這倆互相競争,輪番統治的競技場。每次大滅絕之後都會出現一個空檔期,要麼合弓綱抓住機遇取得優勢地位,要麼就是蜥形綱抓住機會對合弓綱形成碾壓。每次出現大災難之後都會開辟一個新的王朝(王朝更替),由合弓綱或者蜥形綱統治,但是從來沒有大蟲子抓住災後空檔機遇期再統治過陸地或者天空。即便在海裡節肢動物的生态位也普遍比較低下。

那個巨大化昆蟲時代的大昆蟲也就鴿子那麼大...六足亞門整體都不是走巨大化路線的,節肢動物裡的大個都在甲殼亞門。

另外登陸以後的大型化節肢動物生态位都不高,體型也多半局限在一米左右:鳌肢動物裡最大的希伯特鲎就是個在爛泥地或者水坑撿碎屑或者屍體吃的,行動笨拙而且數量也不多;多足綱裡的巨型節胸蟲沒有紀錄片裡那麼誇張,而且大機率以植物或者真菌為食物;昆蟲裡的巨脈蜻蜓翼展也就一米不到。石炭紀裡昆蟲或者其他節肢動物根本都不大,隻是出了那麼幾個。巨型昆蟲這種東西本質上還是因為脊椎動物登陸還不夠久,是以節肢動物尚且還能保住陸地生态位而已。

值得一說的是,肌肉出力跟肌肉截面積成正比,也就是跟尺寸的平方成正比。慣性跟品質成正比,也就是跟尺寸的立方成正比。1平方厘米的肌肉讓1千克的胳膊動起來,比4平方厘米的肌肉讓8千克的胳膊動起來的快。小螞蚱一蹦三尺,大螞蚱就隻能借助翅膀蹦起來。

當然,更嚴重的是骨骼負載。别說蟻人,材質不變的話人放大到3米不架拐都很難站着。

而且無脊椎動物一米每秒神經傳輸速度,對幾厘米的昆蟲是很快了,對大型脊椎動物來說太慢了,比如獅子大的螳螂摸她尾巴,傳到大腦要兩秒,大腦做出反應,在傳到肌肉有要兩秒。會被脊椎動物秒成渣。#自然#

#有趣#實際上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它們的神經傳導速度。烏賊那種除外,但凡是無脊椎動物,體型一旦巨大化以後
#有趣#實際上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它們的神經傳導速度。烏賊那種除外,但凡是無脊椎動物,體型一旦巨大化以後
#有趣#實際上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它們的神經傳導速度。烏賊那種除外,但凡是無脊椎動物,體型一旦巨大化以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