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連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的語言都不會說,憑什麼代表中國人替美國開脫?

——伍修權

“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是舊中國外交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憑借實力說話,拒絕這種不平等的屈辱。

1950年,美國第七艦隊公然駛入中國台灣海峽,時任外交部部長的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緻電聯合國,要求他們制裁美國這種侵略行徑。美國則誣告中國侵占北韓。按照聯合國的規定,中美雙方需派遣代表團赴聯合國“對簿公堂”。周恩來點名讓伍修權帶隊。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伍修權将軍

那年11月,伍修權率外交團隊前往聯合國。會上,面對美方代表奧斯汀否認侵犯台灣的詭辯,伍修權毫不客氣地回怼:“美國第七艦隊和第十三航空隊跑哪去了?難道去了火星不成?”面對用英語為美國開脫的蔣廷黻(fú,台駐聯合國“代表”),伍修權大聲質問他:“連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的語言都不會說,憑什麼代表中國人替美國開脫?”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伍修權(前排左一)在聯合國

雖然美國的侵略行徑沒有被聯合國制裁,但是伍修權铿锵有力的發言讓聯合國上空第一次響起了紅色中國的聲音。伍修權代表新中國的這次亮相,讓世界為之一振,為以後獲得聯合國合法席位夯實了基礎。

從延安到東北 東北局創始人之一

伍修權不僅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不凡的貢獻,還在其他領域大展拳腳,被葉劍英将軍盛贊“文武雙全”。

1945年,在中共七大會議上,毛澤東特别指出“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将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們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丢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東北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9月抗戰勝利後,中共中央确立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為了避免抗戰勝利果實旁落他家,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彭真為書記的東北局,伍修權、陳雲、程子華、林楓為委員。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共中央,為便宜行事,東北局成員還被臨時授銜,伍修權被授予少将軍銜。

可是,進入東北的路程并非一帆風順,多方勢力角逐,形勢錯綜複雜。面對棘手的情況,伍修權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外交上的才能,協調各方面關系,争取到了東北蘇聯紅軍的支援與援助。

說服投降日軍 建立新中國第一所航校

1945年10月,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俘虜了一支編制健全的日軍飛行隊。這支飛行隊裡面的飛行員、飛行教員、飛行技術員等航空人員,正是解放軍所缺少的。伍修權等決定趁機創辦一所航空學校,但是該航空隊大隊長林彌一郎隻想趕快回國,表現出不願合作的态度。

伍修權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放棄。就一次又一次地為林彌一郎做說服,向他承諾給予日軍航空人員以教官的待遇。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東北老航校建設情景

面對伍修權開出的優渥條件,林彌一郎始終無法完全放下戒心,直到看到伍修權腰間的勃朗甯手槍才有了主意。林彌一郎問伍修權能否把這把槍送給自己,面對林彌一郎的無理要求,随行的警衛員都立馬警戒起來。

伍修權知道這是林彌一郎在試探自己,他向林彌一郎講述了這把勃朗甯手槍的來曆——這把手槍陪着他走過長征路,對他而言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随後,伍修權摘下手槍送給了林彌一郎,這次毫不猶豫地贈予不僅展示出共産黨人的博大胸懷,也讓林彌一郎徹底放下了戒心,建立起對中國共産黨的信任,為航空學院的順利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1986年,伍修權(中)在出席紀念東北老航校建校40周年活動。

1946年3月,新中國的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吉林通化成立。這所航空學校排除了沒有教學資源的困難,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裡,為解放軍培養了一百多名飛行員和四百多名各類航空飛行技術人員,也為中國的航空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而林彌一郎所在的日本航空大隊就是這所航空學校的最初班底。

主管軍工生産 建成解放戰争中最大的軍工後勤基地

1947年2月,伍修權任職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部長。他深知彈藥生産将直接決定戰争的成敗,在上任之初就主抓軍工生産,頻繁到各地軍工生産點視察工作,及時解決實際困難。

如1947年4月,伍修權到黑龍江省雞西辦事處(軍工廠)檢查工作,在了解到生産力不足的情況後,立即從吉林省晖春調來50台裝置,擴大生産能力。效果顯而易見。僅1947年一年,雞西辦事處就生産出70萬枚手榴彈。在伍修權的上司下,東北迅速成為解放戰争中最大的軍工後勤基地。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1947年,伍修權(右)在軍工生産調研會上。

在東北軍工後勤基地龐大的版圖中,大連的軍工生産點無疑是最受重視的。因為大連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購買和輸送原材料都比較便捷。伍修權曾多次前往大連視察,大連建新工廠僅在1948年就生産出12.5萬發炮彈,這些炮彈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為解放戰争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也在報告總結中提到大連軍工廠“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人民的小推車和大連生産的大炮彈”。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1948年,伍修權(左二)與東北軍區軍工生産上司人邊章五(左一)、劉向山(左三)、韓振紀(左四)合影。

伍修權不僅重視軍工的生産,還對于軍工品質非常看重。他常講“生産100枚炮彈品質不過關,還不如集中力量生産60枚品質過關的”。為了抓緊生産品質開了多次會議,還将幾位上司對品質要求做出的講話印刷成冊,引起大家對軍工品質的重視。

上司接管沈陽 五天恢複正常運轉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成立沈陽特别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伍修權為副主任,當時委員會在“大和旅館”(今遼甯飯店後院)駐紮,組織指揮沈陽城的相關接收工作。為了接收工作的順利進行,工作組在進城之前就頒布了軍管會有關接收工作的六項規定、衛戍區維護社會治安的入城布告和市場就職布告等相關布告,穩定沈陽城居民的人心。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解放軍入城,官兵在中街慶祝沈陽解放

我軍接收沈陽城時,城内還潛伏着大量的特務伺機搞破壞。為了阻止這些特務興風作浪,中共地下黨特别組織了護衛隊勝利保護了城市基礎設施和重要生産資料。僅用五天的時間,沈陽城的接收工作就大功告成。

慰問“重慶号”籌建解放軍第一所海軍學校

1949年2月,最大的戰鬥艦“重慶号”巡洋艦宣布投誠,為了躲避圍追堵截,巡洋艦被轉移到遼西葫蘆島港,不過即使這樣,敵人仍不想把這艘王牌艦艇拱手讓給我們,為了保全船人員和骨幹力量,“重慶号”巡洋艦最終于葫蘆島軍港自沉。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重慶号”巡洋艦

伍修權代表中共中央慰問重慶号巡洋艦全體官兵,他深知海軍正處于“求軍艦若渴,求人才若渴”的階段,在中共中央的支援下,以投誠的這批重慶号巡洋艦官兵為基礎力量,主持籌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所海軍學校——安東海軍學校。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1949年國慶首都閱兵海軍方隊

這所海軍學校也是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前身。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安東海校的50名學員還組成了海軍方隊走在受閱隊伍的最前面,接受毛主席的檢閱。

舍小家顧大家 含淚痛别結發愛妻

伍修權與妻子張毓蘭是在革命工作中結緣的。雖然夫妻二人聚少離多,但是張毓蘭一直默默支援伍修權的工作。張毓蘭告訴丈夫:“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孩子和家裡的事情交給我。”

被周恩來點名的他,是怎樣與東北結緣的?

伍修權一家人

伍修權來東北後,張毓蘭和孩子來到哈爾濱,一家人得以團圓。那時,張毓蘭得了重病,時日無多。可是伍修權整天為工作奔波忙碌,留給家人的時間屈指可數。1948年1月,張毓蘭病逝,永遠地留在了哈爾濱。張毓蘭去世前的那夜,伍修權默默地坐在她的床頭,一夜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