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考慮對美《通脹削減法案》采取報複措施

近日,歐盟方面表示,因美國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破壞美歐之間的公平競争環境,歐盟方面已成立特别工作組,并向美方發出書面警告,将考慮采取報複性措施。分析認為,在俄烏危機影響下,美國宣布了包括《通脹削減法案》等在内的一系列刺激措施,企圖強化自身能源價格穩定、企業政策可靠、綠色轉型支援,這無異于對歐洲産業與制造危機“火上澆油”。

批美國無視盟友擔憂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1月7日,歐盟各國财政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各國财政部長表示,美國無視歐盟對其《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使得歐盟可能采取相應的報複措施。

法國、德國财政部長在會上猛烈抨擊了美國政府大力補貼本土電動汽車産業的政策。法國經濟和财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可能“危及歐洲和美國企業之間的公平競争環境”,正在引發“法國政府嚴重關切”。他認為歐洲應當對美國這一立法行為作出“協調、統一且強有力的”回應。

德國财政部長克裡斯蒂安·林德納警告稱,美國完全沒有意識到歐盟的關切,美國政府必須知道,這部法案将會給市場帶來的嚴重後果,雙方應當盡力避免出現“以牙還牙”甚至貿易戰的局面。

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地時間10月26日在巴黎舉行會談時,都對美國今年8月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感到擔憂。朔爾茨更是發出嚴厲警告,美方做法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關稅戰”。同時,馬克龍也表示,這部法案“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接下來可能會考慮對美國進行貿易報複。

上個月末,歐盟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在捷克召開。當天,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捷克工貿部長西克拉等均表達了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歐盟方面表示,如果美國繼續推進這一法案,那麼歐盟不會坐視不管,未來将考慮通過制定類似激勵計劃為歐洲企業提供補貼。

歐盟委員會分管内部市場的委員蒂埃裡·布雷東表示,美國的行為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如果美國不考慮其歐洲夥伴國的想法,歐盟将采取“報複措施”,并把争端送出到世貿組織尋求解決。

歐洲制造業面臨困境

自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價格持續飙升,部分經濟學家警告,歐洲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和緊張的供應鍊,可能導緻歐洲開始“去工業化”。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美國較穩定的能源價格和政府支援吸引下,歐洲企業正把生産轉移到美國,這引發歐盟強烈不滿。

據報道,德國寶馬汽車公司10月19日宣布,将投資17億美元在美國生産電動車;而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也在10月26日宣布,鑒于歐洲居高不下的天然氣價格以及更為嚴格的監管,該公司計劃減少其在德國的工作崗位和商業活動。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釋出一系列刺激制造業和綠色能源産業發展的措施。不少企業高管表示,美歐之間産業競争的勢頭正在偏向美方,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對那些投資化學品、電池等能源密集型産品制造項目的企業而言尤其如此。

此外,在能源的暴利生意上,歐洲對美國也有諸多不滿。近日,歐洲聯盟委員會官員表示,目前歐盟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是美國國内價格的4倍,這“不正常”。

由于歐洲地區的天然氣危機和飙漲的天然氣價格,美國大量天然氣正流向歐洲。部分歐盟成員國抱怨,在歐盟與美國一道制裁俄羅斯後,俄對歐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導緻歐洲面臨能源短缺危機,而美國趁機以高價向歐洲出售美産液化天然氣。

據統計,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在美國營運的上市油氣公司的淨利潤總額高達2002.4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4500億元),是美國油氣行業有記錄以來最賺錢的6個月。其中,美國液化天然氣營運商今年盈利有望達到59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

對此,歐盟上司人表示,将在近期就高價天然氣問題展開讨論,拟在11月底前調整聯合購氣程式。

或引發新一輪貿易戰

歐盟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但美國卻提高了對歐能源出口價格,這已讓法國等國頗為不滿。另外,作為能源的下遊産業,歐洲多家工業企業紛紛減産、停産,而美國卻在此之際利用其能源價格優勢及政府補貼,吸引歐洲工業企業赴美投資,這使歐盟更為惱火。因而,《通脹削減法案》或将為美歐貿易關系帶來新變數。

專家指出,如果歐盟采取報複措施,很可能導緻新一輪跨大西洋貿易戰。為此,美國和歐洲官員準備在近期舉行一次特别小組會議,以解決歐洲對《通脹削減法案》的不滿。不過,盡管目前歐盟已與美國成立特别小組進行了多日的談判,雙方仍未就這一法案引發的沖突達成共識。

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在今年8月17日正式生效,其内容包括未來10年投入約4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31000億元)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清潔能源以及強化醫療保障,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為本土電動車産業提供高額補貼,并且将進口的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

實際上,由于多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在國際上引起諸多不滿。除了歐洲,已在美國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投入巨資的日本、南韓反應尤其強烈,均對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發出了警告。

日本政府11月5日發出警告,稱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中的電動汽車稅收優惠政策最終可能阻礙日本企業進一步在美投資,并影響美國就業環境。同時,日本電動汽車企業目前已深陷通貨膨脹困局,在《通脹削減法案》實施後,制造和出口電動汽車的成本上升,企業将面臨雙重打擊。為此,日本内閣将出台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緩解通脹對個人和企業的影響。

國際輿論認為,美國需要在具體執行的規則層面想出辦法照顧歐盟及其他國家的顧慮,才能真正避免一場巨大的貿易戰。(法治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衛 本報記者 吳瓊)

來源: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