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下,高品質連接配接釋放資料高效生産力,引領工業生産邁入數字轉型快車道,面向未來的高安全網絡,以煤礦為代表的工業行業如何實作高品質發展,考驗産業智慧。
日前,在華為全連接配接大會2022深圳站期間,華為攜手重慶梅安森、深圳翌日等礦山行業合作夥伴釋出了華為智能礦山融合IP工業網解決方案系列本安型新品,在現有的解決方案基礎上,重磅推出業界首款萬兆本安工業路由器和本安Wi-Fi 6 AP,這不僅夯實了煤礦本質安全基礎資訊設施底座,更為國内外的智慧礦山建設貢獻智能IP的力量。
布局下一代礦山工業網絡
資料是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軸。有了資料,企業便能掌握産線上的大事小情,能以宏觀與微觀兼顧的視角來審視流程,方能響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和需求,而在資料背後,網絡的承載對于行業數字化的支撐作用正不斷凸顯。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大陸煤炭工業繼炮采、普采、綜采之後的第四次技術革命。為保證礦山智能化可以平穩、有序、健康、綠色的發展,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确了大陸煤炭工業智能化發展的方向,吹響了大陸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号角,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産業融合發展,提升煤礦智能化水準,促進大陸煤炭工業高品質發展。
在《指導意見》的推動下,各地政府紛紛出台政策,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的行動實施方案,各地政策檔案的建設目标及建設任務均提出了煤礦智能化需建設5G + Wi-Fi6網絡系統,依托5G+ Wi-Fi6網絡的大帶寬、低延時及廣連接配接的優勢,開展智能采礦、機器人智能巡檢、智能安防、無人價值、智能環境監測等資訊化應用建設。
“安全生産是礦山行業的紅線。”一直以來,傳統的煤炭生産面臨礦工作業艱苦危險、開采效率難以提升等問題,随着5G等智能化技術與礦山産業的融合發展,礦山行業也正煥發智慧新生機。
與此同時,5G、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在煤礦的規模應用,一方面極大地改善了井下礦工的工作環境,提升了安全性,另一方面也給現有的煤礦網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筆者了解到,礦山傳統業務承載網絡在智能化建設普遍面臨建設成本高、帶寬壓力大、網絡運維難三大痛點。井下視訊監控、生産控制、機電監控等不同業務系統采用不同的環網承載,造成井下多網林立;井下環網大多隻有1Gbps帶寬,随着井下綜采面和掘進面高清攝像頭的規模部署,環網帶寬壓力大;而在智能化應用的增加推動網絡規模持續擴張,傳統網絡管理手段單一,排查故障周期較長。
從自動化、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煤礦的建設和轉型模式在不斷重新整理。而礦山的智能化,不僅要實作“安全、少人無人”,更要實作“增效”,是以,面向礦井,亟需建構安全、極簡、高效、綜合承載的下一代礦山工業網絡。
智能礦山融合IP工業網:增效與安全的“平衡術”
煤礦智能化發展,網絡是重要的基石。衆所周知,井下環境複雜,不容易布線,有線網絡裝置安裝部署困難且有爆炸危險,而智能礦山網絡的使命,就是要讓井下的資料上得來,井上的智能下得去。
華為推出的智能礦山融合IP工業網,基于萬兆本安型路由器、本安型Wi-Fi 6 AP等産品,面向井下生産業務提供多樣化的接入方式,多種有線無線技術按場景适配,實作了易部署、易運維、高性能的産品組合,為智能礦山打造融合承載,品質無線和智能運維的礦山“一張網”。
具體來看,目前,煤礦井下接入環以百兆千兆為主,智能視訊應用不斷引入後,帶寬壓力增大。而在煤礦井下部署萬兆端口的裝置隻能選擇隔爆産品,一個隔爆箱重達上百公斤,成本高,安裝需要專用機械。
而華為推出的NetEngine A831 E本安路由器,是面向礦業推出業界首款萬兆本安路由器,不僅支援10GE/GE/FE接口,提供10GE組環能力和5G基站接入能力,還擁有無風扇、自然散熱、網絡切片、SRv6、iFIT、Telemetry、1588v2高精度時鐘等特性,能夠實作井下視訊、語音、工控、5G等多業務綜合承載,配合本安箱部署,在具備防爆能力的同時隻有18公斤,這也意味着隻需一個人拎着就能完成安裝,既節省了隔爆箱動辄3到5萬元的高昂成本,也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在井下Wi-Fi無線覆寫方面,業界AP無線覆寫隻能做到100至200米不等,要實作井下硐室、巷道全覆寫成本可想而知。
對此,華為推出的本安Wi-Fi 6 AP AirEngine 5761-11EI,提供2GE光口+2GE電口,支援2.4GHz和 5GHz雙頻同時工作,整機速率可達1.775Gbps,配合自研的高增益本安天線,可實作井下400米的超遠距離無線覆寫,這一高于業界兩倍的技術水準,搭配工業級設計的高可靠,高防護,配合本安箱部署,具備電氣防爆能力,幫助煤礦實作井下巷道,硐室無線全覆寫,提升安全水準。
夯實礦山背後的智能IP力量
近年來,随着全球礦産資源開采難度不斷加大,安全環保要求進一步加強,各國都十分重視采礦業與科技的融合,礦山智能化建設發展迅速。
宏觀來看,煤礦智能化是煤炭生産方式變革的主要方向,是實作煤炭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抓手。
此前,國家釋出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明确提出,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的礦山技術體系,實作煤炭安全綠色、高效智能生産。
筆者了解到,目前,國外的礦山基本已完成基礎的現代工業化程序,在規模、效率、管理模式上已具備相當的先進性,形成了智能采礦與無人采礦的前期條件,而大陸的數字礦山建設不能完全以國外的建設目标為範本,更需要圍繞安全、品質、效率這一主題,因地制宜的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持續聚焦煤礦行業需求和應用,不斷推出更可靠、更經濟、更契合煤礦行業的産品與解決方案,滿足煤礦不斷發展的通信和資訊化需求。
而此次釋出的萬兆本安工業路由器和本安Wi-Fi 6 AP,正是憑借多年服務于煤礦企業的深厚積累,通過聚焦了礦山生産智能化、安全智能化、支撐系統智能化變革趨勢,将智能礦山融合IP工業網,打造高效、可靠、智能的網絡基座。
這不僅展示了華為深入煤礦行業,釋放數字生産力的決心,可以預見,通過本安型礦山融合IP工業承載網解決方案将大大加快煤礦ICT基礎設施的更新的步伐,幫助煤礦企業共建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安全生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