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末雜談:程式員的溝通方式

引言

  • 程式員在工作或生活中往往會碰到這樣一個難題:由于溝通能力的不足,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是“簡單粗暴”的,而且常常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 我們需要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傾聽,使得自己與他人之間能情意相通,樂于互助。

溝通的四個要素

一、語言
  • 想一下你去醫院看病時與醫生溝通的感受…,“望聞問切”就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要素,一個好的醫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初步診斷病人的病症,打消病人的疑慮,配合接下來的治療。
  • 借用這種方式,我們與他人溝通應該怎麼做?

    用能夠表達客觀感受的語言,而不是主觀評價的語言進行表達。

    什麼是客觀感受?什麼是主觀評價? 舉個例子:

  • 程式在這裡異常退出了,我用測試程式測試出現OOM錯誤。
  •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你程式BUG造成的。

說出自己的感受,用事實說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讓他人強烈地感覺到你觀察到的的感受,進入到互相對話的模式,而不是頻繁地用“我覺得”,“我以為”簡單粗暴地一刀切。

二、态度

用請求的态度,而不是指令的方式進行表達。

什麼是請求?什麼是指令? 舉個例子:

  • 我希望我們雙方合作能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開發任務
  • 我們必須今天把這事給幹了

通過請求的方式,讓對方提出相對應的看法,最終讨論達成一緻,而不是單方面的指令,在工作未開展前就把事情搞僵。

三、傾聽

願意傾聽他人的感受與建議,在充分了解後給予回報,而不是無理地打斷别人随意反駁。

舉個例子:

  • 您先說,我先聽…
  • …STOP,這裡肯定有問題…

當對方得到充分的傾聽,溝湧氣氛變得輕松,對方也會在适當的時候停止談話,詢問意見。

四、互動

通過表達感激并贊揚、或者表達憤怒并提出意見的方式進行互動,最終達到溝通的目的,而不是光進行無意義地談話與讨論,最終一無所獲。

舉個例子:

  • 太好了,問題終于找到了,你看接下來我們這樣幹…,把這個問題争取解決掉…
  • …嗯! … 咦?..唔,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