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作者:樊登讀書APP

作者 | 樊登讀書 · 遠行

燈燈說:

讓孩子知道,能體面的輸,才能更好的赢。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媽媽群裡經常會有人問: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輸不起?遇到點挫折就發脾氣撂挑子不幹了。

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苦惱,和3歲兒子一起搭積木,塔好的城堡一個不穩就坍塌了,孩子急得直跺腳,一邊哭一邊把手中積木憤怒地扔向地上。

有時候手中玩具跌落,也會立馬号啕大哭。

我耐心告訴他撿起來就好,他不買賬,繼續哭鬧。

後來我幹脆選擇走開,他見我沒有哄他的意思,哭聲加大了分貝,最後見這招不管用,便抹幹眼淚不再哭了,默默地撿起地上的玩具。

其實,好多時候孩子輸不起,遇到挫折總是哭鬧,往往與家長的處理方式和平時的言傳身教緊密相關,更多的時候輸不起的孩子是源于“輸不起”的家長。

生活不是賽場,凡事并不是隻有輸和赢兩面,我們要做的不隻是教孩子如何赢,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孩子“得體”地輸。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少點比較和抱怨

減輕孩子争強好勝心理

好多父母樂此不疲地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作對比,想以此來激勵孩子,甚至抱怨孩子的不完美。

其實這種行為不僅起不到激勵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把成敗看得太重,以至于輸不起。

小區裡有一對叔叔阿姨,時常在公園帶孩子會遇見,他們熱情健談,可就是有些好強,跟誰聊天都愛攀比,話裡話外無不在炫耀他們家孩子的種種。

那天,三個小朋友一起在公園騎平衡車,大家你追我趕地,玩得非常開心。阿姨過來後非讓自己孫子和他們比賽騎,并表示第一名獎勵一個棒棒糖。

聽到有獎勵,孩子們個個卯足了勁往前沖,誰都不甘示弱,都想得到那顆棒棒糖。途中她們家孫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落後了。

領獎品的時候阿姨一臉不高興,孫子哭着堅決不肯讓出棒棒糖,得獎的孩子眼看棒棒糖落空了,也哭得更厲害了,現場一片混亂……

事後阿姨還跟孫子強調,下次比賽一定要得第一名。

漸漸地孩子們都不愛和小男孩一起玩,對此,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他每次遊戲都要赢,隻想扮奧特曼,從來不肯扮怪獸。”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曾在一次學生畢業典禮上說:

“人生的第一課,也是畢生之課,是學會輸得起……”

孩子從小輸不起,長大也很難赢得起,遇事害怕失敗,不敢輕易勇敢嘗試,也會錯失很多機會。

我們責備孩子輸不起的同時,也要反過來思考下自己,輸不起的孩子背後,往往是源于父母的争強好勝。事事都想壓人一頭,到頭來隻會被人孤立。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培養孩子的逆商

讓孩子體會失敗感

所謂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培養孩子逆商,首先得讓孩子體會失敗。

哈佛大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說:“鼓勵孩子失敗,比助推孩子成功更有意義。”

《最強大腦》中有一期,12歲的意大利男孩兒安德烈對陣中國少年李雲龍。兩人皆是智商超群的同齡少年。

此次的任務是記憶51對新人的随機站隊順序,并用擺放模型的方式展示出來。李雲龍領先完成了任務。

當安德烈先報出自己模型擺放結果時,現場卻發現李雲龍情緒崩潰,失聲痛哭,原來他記錯了順序誤認為自己輸了比賽,安德烈看到李雲龍的樣子也難過地流下眼淚。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圖檔來源于《最強大腦》,侵删)

當宣布結果時,李雲龍才是比賽的勝利者,安德烈笑着擁抱李雲龍,并非常友好地送上自己的祝福。

人們稱贊李雲龍的同時,也都被安德烈的大格局,高逆商所感動了。

他雖然沒有赢得比賽,但他輸的得體,雖敗猶榮,無疑是生活的赢家。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圖檔來源于《最強大腦》,侵删)

反觀李雲龍,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把輸赢看得過于重要,最後隻會令自己不快樂。要知道,戰場上從來都沒有常勝将軍。

清華大學李稻葵在《開講啦》欄目中曾說:“人生沒有輸赢,隻有自己知道快不快樂……”

其實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輸赢所左右,隻有勇敢得體地去“輸”,才是生活的智者。

生活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勇敢正視挫折,适當地退出讓孩子體會這種失敗感。

并告訴孩子,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天氣并不是每天都萬裡無雲,也會有霧霾和雷雨交加的時候,讓孩子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父母的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

試想一下,如果你時常因工作的不順而唉聲歎氣,怨天尤人,因與鄰居之間摩擦而滿腹鬧騷,孩子勢必會被潛移默化,遇事愛抱怨,心理承受能力差。

而遇事積極向上,堅強樂觀的父母,是孩子面對挫折的最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前不久,由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開餐飲店的武漢王先生,經營近十年的餐館被迫關門歇業。

而每個月上萬元的家庭固定開支頃刻間像一座巨石壓在他的肩上,讓他舉步維艱。

晚飯時,兒子小心翼翼地問父親:“爸爸,我們家會不會變得很窮,你一定很難過吧?”

王先生摸了摸兒子的頭,意味深長地說:“爸爸确實有些難過,不過我們也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爸爸有手有腳,我可以去送外賣,送快遞,也可以去跑網約車,做代駕。我相信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兒子堅定地點了點頭說:“爸爸是個大英雄,我也要向爸爸學習,做個‘打不死的小強’。”

說完,父子倆開心地笑了。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過:

教育本質是一個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對孩子的成長起着多麼重要的作用。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得體地“輸”,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遇到挫折不插手

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

有些家長替孩子做的太多,孩子遇到困難習慣性地找家長來撐腰,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遇到不順心的就茫然失措。

有一天,父親帶女兒在公園玩,女孩和小朋友争搶一個其他孩子讓出來的變形金剛,雙方你拉我扯,互不相讓,最後女孩沒有搶到,她哭着找爸爸來幫忙。

爸爸溫柔地對女孩說:“這件事爸爸無法幫你,如果你确實想玩,你可以自己想辦法。”

女孩抹幹眼淚想了想,然後來到小朋友旁邊,用商量的語氣說:“我能用芭比娃娃換你的變形金剛玩一會嗎?”

在得到對方同意後,女孩開心極了,失而複得的變形金剛讓她倍感珍惜,她高興地又蹦又跳。

這位機智的父親教科書式的做法,令人稱贊,在女兒遇到挫折傷心難過時,并沒有立刻上前呵護,也沒有教她怎麼處理,而是讓女兒自己想辦法解決。

告訴孩子,輸沒有什麼大不了,前進的道路本身就是曲折坎坷的,但同樣充滿驚喜。隻要我們勇于面對,一路披荊斬棘,暫時的挫折阻擋不了我們探索世界的腳步。

作為父母,不要害怕孩子“輸”,父母都不可能完美不缺,更何況孩子呢,要用溫柔且鼓勵的态度去對待孩子。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古今中外,沒有哪個成功者是可以一步登天的,隻有越挫越勇,敢于屢敗屢戰,善于在失敗中汲取經驗,才是獲得成功的不二法寶。

但願所有父母都能教會孩子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得體地去“輸”,這比教他如何去赢更有意義。

作者 | 遠行,腳步到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到達,隻要心中有夢,路就在腳下。

主編 | 阿醫

排版 | 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