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建
編輯/盧伊
一台錄影機前,劉思博拿起筆,在一份手術檔案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次不是在片場拍戲,她決定做手術,切除十分之九的胃部,減肥。
手術前,劉思博曾是一名體重達到280斤的特型演員。因為胖,她被導演選中,進入了影視行業。入行12年,她參演了30餘部影視劇,所有的角色,都是因為胖而得到的。為了維持身材,她一個人就可以吃掉兩隻烤鴨,或是三四斤三文魚。
過去,劉思博覺得胖從來都是劣勢,隻有做演員的時候,胖才會成為優勢。錄影機前,她感受到舒服和快樂,每個人都在對她笑,她開始不介意讓胖成為她的符号,給她帶來自信、尊嚴,讓她交到朋友。
但也因為胖,劉思博疾病纏身。她有“三高”,其中糖尿病令她左眼失明,不得不用義眼代替,病情若得不到控制,右眼也有可能會失明,并且腎也出現嚴重問題,差一點失去生命。
又一次坐在錄影機前,劉思博要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了。
做切胃手術後,劉思博瘦了很多,健康狀況也好了不少(拍攝:李子建)
隻有做演員的時候,胖才會成為優勢
劉思博是誤打誤撞進入影視圈的,因為胖。
17歲時,她體重已達260斤,在河北涿州老家讀高中。第一次接觸影視行業是在2007年的暑假,她的一個朋友報名應聘某劇組演員一職,約上劉思博陪她一起面試。然後經典橋段出現了:面試的人沒有留下,陪朋友的人一眼被相中。
劉思博回憶,當時是某知名電視台的一檔娛樂節目,為一位著名演員的獨幕喜劇節目搭戲,演對方的相親對象。那名相親對象要求體型較胖,而劉思博恰好适合。導演一眼相中她,認為這姑娘不錯,娛樂圈裡缺少這樣胖的演員。
從來沒有表演經驗的劉思博,經指導老師手把手一句一句教,表演獲得預期效果,現場導演、節目從業人員對她的表現很滿意,鼓勵她去學習專業表演。
劉思博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胖被選中。當時她已經報考河北一所師範類院校,遂又轉報北京一所院校的表演系。
師範院校一年學雜費5000元,表演系則需2萬餘元,家人不同意,劉思博在家裡哭,一定要學表演,堅定認為那是自己的前途。
進入影視行業前,劉思博認為胖胖的身材,為她帶來的是一種羞辱的感覺。
她還記得,因為胖,父親與她出門時,從來不和她走在一起,也不會與她一起上街,甚至不會帶她出去聚餐。學校裡,有的同學打她一下就跑,“叫我大胖子,因為我追不上他們。”
因為胖,親戚都不怎麼喜歡她,有人看到她,會說你不要像豬一樣地擋在我面前。親戚會嘲諷她,胖成這個樣子,掃大街也沒有人要你,去超市扛貨也不會有人要你,收銀員也不會要你。
從小到大,胖給劉思博帶來的是深深的孤獨感,甚至自己都會嫌棄自己胖。沒有自信,自卑,“不可愛,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值得别人交朋友。”
但2007年的暑假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錄影機前,劉思博沒有受到諷刺、嘲笑,而是在表演中得到了尊重,這份尊重來自于曾讓她感到自卑的胖。
在導演的肯定中,劉思博看到了自己的未來:肥胖的身材在其他地方從來都是劣勢,隻有做演員的時候,胖才會成為優勢。她下定決心去學習表演。
面對哭泣的女兒,家裡人拗不過,同意了,劉思博自此一腳踏入影視圈。
工作時的特型演員劉思博(受訪者供圖)
從表演系畢業之後,劉思博陸續接到一些影視表演角色。影視行業裡有很多特型演員,除了大衆熟知的與偉人相像的演員外,還有身高超過2米或不到1米的演員,極瘦的演員,以及體重超出普通人的胖演員,劉思博就屬于最後一種。導演選她,是因為胖的體型。她所有的角色,都是因為胖而得到的。
最胖時,劉思博的體重曾達到280斤,綜藝節目、影視劇選角等,她憑借胖身材獲得了多個角色。選角時,其他人還在那裡試戲,她見導演五分鐘就能簽訂合同。其他演員、劇組從業人員、導演等,都對劉思博的胖贊賞有加,認為她胖得不招人讨厭,而是胖得好看。
劉思博坦言,在很多人看來,胖與髒、懶、身上有味道等等有關,對胖人有一種偏見。但成為演員後,以胖為特征的劉思博感受到的卻是舒服、快樂,每個人都在對她笑,沒有人用怪異的眼光看她,也沒有了曾經的欺負和嘲諷,“我不介意胖成為我的符号,胖能讓我快樂,交到朋友。”
有次因為失戀,劉思博心情不好,吃不下飯,瘦了幾斤,拍戲時立即被導演發現了,問她怎麼瘦了?并說她要是瘦下來,體型變化太大,之前拍攝完成的戲份就都接不上了。導演又喊劇組從業人員,讓給劉思博加雞腿,讓她好好吃飯,千萬别瘦了。
很多時候,為了符合角色,演員需要大幅減重或增重,劉思博也需要保持胖胖的身材。她對飲食沒有禁忌,想吃什麼吃什麼,一人可以吃兩隻北京烤鴨。一次和朋友聚餐,她一個人吃了四斤三文魚,吃完後和朋友聊天時,又吃了80隻蝦。
胖,讓劉思博接到更多的角色,她在劇組裡的地位也開始逐漸提高。
初入影視圈,劉思博接到一些小角色時,領的是一次性餐盒裝的便當,與劇組幾百人一起排隊領便當。領到飯後,一個人在角落裡吃。
成為主演後,劉思博拍戲時有了自己的凳子,凳子上寫着她的名字。拍戲時常要等待,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凳子,她就不用像普通演員一樣,到處找地方放置疲憊的身軀。
2012年,劉思博第一次有了代表着身份的主演專屬凳子、專門送到手邊的主演專屬餐食,“當你的名字在特餐上标着的時候,演員這條路就算是站住了。”
那時的劉思博并沒有想到,有一天,胖會重新成為劣勢,威脅到她的生命。而為了保命,她不得不切除十分之九的胃,告别肥胖。
作為特型演員的劉思博(受訪者供圖)
因胖可能緻盲,仍覺拍戲比什麼都重要
察覺身體不适,是在2019年5月初,劉思博與助手來到廣州,為其參演的一部電影做路演宣傳。由于行程緊張,每天要與許多人見面,無法保障充分休息,第二天在酒店早起時,劉思博突然感覺頭暈,閉上眼,再睜開眼時,左眼前像是有頭發擋在前面,看東西全是黑色的線。
繁忙的工作,讓她沒有時間去醫院檢查,劉思博撥通了一位熟悉的醫生的電話,簡單講了一下症狀,醫生判斷是眼底出血了,建議她先去藥店買些雲南白藥,服用後先止血,要她工作結束後立即前往醫院診療。
放下電話,劉思博讓助手買來止血藥,吃下去後,接着出門對接工作,“當時合同都已經簽訂了,工作約了很多人見面,根本沒有時間去醫院。”
就這樣拖到第三天,劉思博左眼看到的幾根黑色的線,慢慢地變成了粉色的線,緊接着又變成紅色的線。她以為這可能意味着症狀轉輕了,沒想到是出血後凝固了,“有些害怕,但還是沒感覺怎麼樣,抱着僥幸的心理,認為不會有什麼大事。”
眼前看不清東西,處理工作、待人接物,尤其走路都會出現明顯異常。劉思博對此聲稱隻是身體有點不舒服,走路會有點慢。她生怕影響工作,不敢讓别人看出有問題,“對于演員來說,能演出能拍戲,比什麼都重要。”
影視行業工作節奏快,劉思博回憶,自入行以來,拍戲12年,沒有過正常的作息,淩晨4點前沒有睡過覺。尤其同時接拍多部影視劇時,更沒有時間休息。
有一次,劉思博一個月同時在四個城市拍戲,這一部劇集拍攝完成,立即趕往下一個城市。飛機、火車、汽車,城市間的交通工具上的座位,成為劉思博閉上眼睛睡一會兒的場所。
因為久坐,她小腿腫了,一按一個大坑。但那時,她仍覺得沒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死也要死在舞台上,“為了工作,幾乎放棄了一切。”
後來在廣州為電影宣傳,劉思博白天跑通告,晚上約着同行談工作,眼睛出現不适,仍要強撐住,不可以倒下,不想掃大家的興。她以為自己隻是累了,睡一覺就好了,結果發現沒有用。
強撐着身體,從廣州回到北京,劉思博終于去了醫院,被确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左眼是六期,右眼是五期,有可能雙目失明。超出普通人正常範圍的體重,是引發糖尿病的原因,繼而損傷了眼睛。
醫生建議手術治療,可以保住視功能,但有可能保不住視力。簡單來說,就是在眼睛前晃動手,可以模糊感覺到,但無法看清這隻晃動的手有幾根手指。劉思博有些害怕,也不太相信,又去另一家醫院,結果拿到同樣的診療判斷。
劉思博這下信了,但她請求醫生保密,不要将病情告訴其他人。她當時還想做演員,但沒人會去找一個病人工作,眼睛會不會失明,并不在她考慮的範圍。“在我的生命中,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旅行,沒有休息,隻要在戲上,甚至朋友結婚也可以不去。”
隻有在劇組裡,劉思博才感覺到大家是愛她的。拍攝的日子裡,錄影機動起來,大家的關注度在她的身上。從業人員會提醒她,劉老師,這邊有景,“但如果我從事其他工作,沒有這樣的關注度。”
作為一個演員,劉思博不想離開影視行業,她和醫生商量,能否不住院,開點藥服用,工作方面的事情一定要去參加。
久拖之下,病情越來越重。2021年1月,劉思博左眼已經失明,右眼也出現出血症狀。醫生說,再這麼胖下去,控制不住血糖,右眼有可能也會失明。
劉思博停止了工作,每天吃100片左右的藥,打兩針胰島素。她還要控制飲食,不吃米面,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包餃子,她用豆皮裹着餡料,蒸着吃一口。
但病情發展迅速,因為糖尿病,劉思博的腎也出了問題,再發展下去就會引發尿毒症。未來不僅是雙眼失明,更面臨着換腎的情況,甚至有可能會面臨死亡。
切掉十分之九的胃,保住自己的命,還是繼續胖下去,盡量維持現狀,選擇擺在了劉思博面前。
切胃手術前,劉思博在社交平台上稱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住院了(網絡截圖)
切胃後瘦了90斤,演出機會驟減
醫生為劉思博制定了手術方案,根據方案,她需要切除十分之九的胃,僅保留十分之一。此前預定是在2021年4月初進行手術,在進行術前方案讨論時,發現在手術中很可能會出現大量出血情況。但因劉思博血管脆弱,如果手術中需要輸血,找不到可以輸血的位置。
幾經考慮,醫生決定在劉思博的脖子後面的位置,開一個口子,插一個藍色的急救管。如果手術中出現血止不住,需要緊急輸血時,從急救管進行輸血操作。
手術前,醫生進行了種種方案預估,來預防各種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但劉思博仍有可能會死在手術台上。劉思博與父親商量,父親不同意手術,多次溝通後,父親說,做手術是你自己的決定,但建議你慎重考慮。
兩相比較,劉思博選擇相信醫生,如果不做手術,她将沒有品質地活着,與之相比,她甯願選擇有尊嚴的死亡。
決定進行手術後,劉思博在手術相關檔案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并被錄影機全程記錄下來。這樣做是為證明她是在完全清醒、具備完全理智的情況下,自己簽下的名字,同意手術,以防日後如果出事,親友等利益相關方說簽字是僞造的。
2021年4月21日下午4時許,劉思博被推進了手術室,3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因手術同時切除了有關饑餓的神經,劉思博至今無法體會餓的滋味。她瘦了近90斤,目前體重在175斤。糖尿病相關藥物已經停止服用,血糖控制在合适範圍内,但術後左右雙腳知覺感差,即使破了也感覺不到疼痛,平時需多加小心。腎功能則需要繼續恢複,其他異常的身體狀況,也随着體重一起逐漸回歸正常。
飲食習慣也變了很多。日常飲食,保持一日三餐,按照醫生的建議食用營養餐,肉蛋菜等。米飯吃小半碗,餃子隻能吃六個,而之前一次可吃50餘個餃子,食量下降許多。身體則有一些貧血症狀,會服用一些補血營養制品及維生素等調理,其他日常生活則與普通人無異。
瘦下來後,劉思博的優勢不再,在影視行業的工作機會開始減少。
2021年年底,一位知名演員準備參加某電視台晚會,找到劉思博,邀請她搭戲。但得知劉思博做了切胃手術,身材不再像以前那樣胖後,她失去了合作機會。
類似地,至少有20多次影視劇的演出機會,本來拟邀請她參演角色,但在得知她瘦下來後,并沒有選擇她,将角色給了其他特型演員。有相熟的影視圈的朋友偶然看到術後的劉思博,因為身材變化大,一時沒認出來是她本人。
如今,劉思博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去自薦參與一些影視劇、娛樂節目了,以後影視工作可能不會過多參與了,但她仍時不時地懷念做特型演員的經曆。
她也無法忘記在做演員前的過往。吃得多,因為胖無法從事一些職業,生活一塌糊塗,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價值是什麼,總是認為自己是家裡的負擔。但進入影視行業,是因為自己胖;獲得他人尊重,也是因為胖。劉思博始終認為,個人的價值創造展現在工作方面,而生活方面則沒有什麼用。
驟然減少的演出機會,讓33歲的劉思博有些失落。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演員生涯有可能會結束。她坦言,如果現在有演出機會,需要原先的胖身材,再增加90斤才能夠接戲,她也會選擇拒絕,“沒有人邀請演戲,也沒有什麼,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