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在參加北韓戰争時,不幸在戰場被美軍俘虜,她生得非常漂亮,遭到了美軍的殘忍的折磨,兩年之後她終于被解救回國,回國之後的她怎樣了?又過上了怎樣的生活呢?在俘虜營她都經曆過什麼?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大陸自古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女人不能上戰場,但現在社會早已經不管用了,女人照樣可以上戰場,在大陸抗戰一線當中,也少不了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們。

比如北韓戰場當中,這位年僅16歲的女志願戰士楊玉華,1951年4月22日,楊玉華在的第三兵團60軍180師擔任護士,在當時到了後期連彈藥,糧食都補不上,為了掩護主力軍順利轉移,180師承擔起了這個重要的責任。

然而到了同年的5月24日,撤到漢江以北時,卻遭到了敵軍的兩面夾擊,一共1萬多名士兵行動,卻隻有4000多人沖了過去,剩下的7000多名士兵不是被俘虜了,就是陣亡了,其中被俘虜的便包括我們的女英雄楊玉華。

當年楊玉華僅有十六歲,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卻從來不怕苦,不怕累,更不畏懼死亡,戰場當中她經曆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從來都不害怕。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楊玉華出生于川渝一帶,從小母親便因病而去世,由外婆一人将她帶大,她的人生之路顯然和其他人不同,在其他女孩子都安穩着在家裡面等着嫁人,相夫教子之時,16歲的楊玉華卻選擇瞞着外婆偷偷報名參軍。

在前線炮火震耳欲聾,随軍期間,有上千名的戰士需要急救,楊玉華為了能夠讓戰士們在困難的環境下有吃的,于是便把僅有的糧食分給了那些受傷的戰士,士兵自然不願意,推脫之下楊玉華說“你們都在前線,一定要多吃些,才能夠保重身體傷口才能夠恢複的好。”

因為把糧食都給了戰士,是以自己隻好去吃一些野菜和樹根,于是她來到了周邊的空地上去挖野菜,結果卻不小心吃到了有毒的菜,導緻吃完之後上吐下瀉,走路都困難,為此戰士們就隻好擡着昏迷當中的楊玉華進行轉移,可是在路途當中,炮火不斷,美軍隻要看到我軍戰士就瘋狂投彈。

在行軍路途當中,因為炮火連連,導緻大量的傷員和擔架員被當場炸身亡,龐大的隊伍當中,十幾位傷員和擔架員就隻有5名幸存者,其中便包括楊玉華。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為了躲避敵軍的追趕,幾人隻好躲進了一個鐵路的隧洞當中,最後第2天,美軍在掃蕩附近時,卻還是發現了藏在山洞裡面的楊玉華和其他4名傷員。

當時,為了能夠行軍更加友善,楊玉華一直穿的是男裝,而且頭發也剪得非常短,是以在被捕時,美軍還一直以為她是一個男孩子。

楊玉華和其他幾位傷員被美軍關入牢房當中,在這期間,她和其他同志都遭到了對方慘無人道的折磨,幾個月後美軍随行的女醫生在檢查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楊玉華是一個女生。

當年北韓戰場當中女志願者較少,是以美軍自然不會給她單獨開一個牢房,于是就将楊玉華丢進了北韓的女俘虜裡堆裡自生自滅。

都說患難見真情,在被俘期間楊玉華也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對象,那就是和她一同被俘虜的張澤石,張澤石不僅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将士,同時他還會英文,是以在美軍被俘期間,解決了不少的麻煩。

在美軍送楊玉華去女俘虜營時,張澤石則對她說你要勇敢堅強,好好地向北韓同志學習,學北韓話,将來回到祖國去。

兩人的感情非常純粹,張澤石在後來俘虜營當中一直做着拾糞的工作,在期間他曾多次去看望過楊玉華,在這樣困難的時期當中,他給予了楊玉華最強的精神支柱,不斷的鼓勵,時間久了,楊玉華慢慢的對張澤石産生了感情。

但可惜在之後,張澤石和楊玉華分開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張澤石則被轉移到了其他的戰俘營,楊玉華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意,還專門托人折成了一個三角形的信封交給張澤石,表達了自己最近過的近況,以及自己最近的所感所想。

張澤石對楊玉華的感情僅僅隻是哥哥對妹妹,因為張澤石在國内早已有了未婚妻,是以即便是後來回國,也一直對楊玉華非常關心和照顧。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當年來到北韓女俘虜營當中,楊玉華看到了很多北韓的受苦女兵,一開始她向北韓女兵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還擔心對方聽不懂,但說了幾句發現,在女俘虜營裡竟然有好多人都會說漢語,漸漸的幾人開始了進行長時間的溝通和交流,發現雙方态度都非常友善。

在女俘虜營當中,這群北韓女兵對楊玉華非常關照,楊玉華剛被送進來的時候正值生理期,身體不舒服,這群北韓女兵對楊玉華會詢問他身體狀況。

當年北韓女兵為了表達對這些美軍的抗議,一同舉行着絕食,作為中國志願者的楊玉華,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跟随這群北韓女兵一同絕食,但是,時間久了楊玉華發現北韓女兵這樣做的原因,和他們對革命事業的決心,于是便加入了絕食隊伍。

一日,美軍來給楊玉華送食物,楊玉華直接打翻了食物,毅然決然地站在了北韓女兵的這一邊,受到了無數在場人的尊敬。

後來,戰争也接近尾聲,雙方開始達成停火協定,戰俘被交換。

時隔兩年之後的楊玉華終于被送回了祖國,回到祖國之後楊玉華内心無比開心,擁抱着懷中的國旗,淚流滿面,時隔多年,她又再一次踏上了祖國的這片土地,楊玉華的事迹也在大陸得到了廣泛傳播。

不過,其中也有很多不懷好意之人,開始無端揣測楊玉華在俘虜營遭遇的事情,開始惡意編排,造成了嚴重惡劣的後期影響,甚至導緻她的名聲都受到了損害,這對她而言是人格上的侮辱。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像這樣一位偉大的女英雄,在俘虜期間能夠不屈饒不低頭,已經足以值得我們尊敬,我們又為何要無端對她進行惡意的揣測呢?

後來她和衆多被解救的俘虜一樣,在昌圖接受了審查,終于對她的審查結束,楊玉華也回到了自己的重慶老家。

來到老家之後,楊玉華的事情也得到了當地的媒體報紙的報道和采訪,進入了當地的一所學校重慶萬盛區實驗國小從事教育工作,在此前楊玉華為了革命事業奉獻前半生,在回國後,她決定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後半生,在學校期間,兢兢業業,用心培養着祖國未來的棟梁。

回國之後楊玉華跟當年一同被俘虜的戰士結婚,對方名字叫做劉英虎,兩人歸國之後相戀并在一起,兩人共同在重慶生活,劉英虎被配置設定到了當地的供銷社工作,他長得非常英俊,并會說會唱會跳,是以總是有很多的小姑娘圍着他,時間久了難免出現了很多流言蜚語。

但楊雲華并不在意,她覺得丈夫不會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情,在之後楊玉華還為對方生了兩個孩子,可就是在楊玉華極度信任丈夫的情況之下,劉英虎竟然出軌了。

之後劉英虎還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直接關了進去一段時間,這件事情對楊玉華打擊很大,導緻她長時間不敢出門,當年一同在戰俘營的其他戰友得知此事後,都紛紛給她寫信,表達關心,讓楊玉華挺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

1951年,16歲的楊玉華被美軍俘虜,回國後結果如何?

從這之後的楊玉華一直從事着教育工作,直到幹到退休。在這期間,也有人向她表達過愛意,但她都一一拒絕,比如有一位叫做曹友的戰友,當年同樣也是與楊玉華在俘虜營相識,曹友對楊玉華寫了很多鼓勵和幫助的話,在回國後,曹友也不斷的對楊玉華表達自己的感情,可楊玉華總在拒絕。

曹友傷心之下隻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找了一位女生結婚,直至晚年,他都無法忘記楊玉華,這點從曹友的女兒名字上也能夠展現出來。

因為曹友在和妻子生了一個女兒後,他直接給女兒的名字起名叫玉華,後來在采訪當中還說“我一生最愛的女人就是楊玉華,和她一同被俘虜的一位戰士告訴我,說她被美國大兵……但是我不在乎,我認為她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最好的同志。”

在楊玉華退休之後,她認識了一位當地的駐軍幹部,兩人都有子女,到了這把年紀,還能夠走到一起,無非就是想要有個伴兒,是以,兩人很快便成婚,退休之後的兩人因為年紀相仿,總會一同參加各種活動,比如和同齡人爬山做公益活動,唱唱歌旅遊等等,日子過得非常輕松快樂。

縱觀楊玉華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年少的他為祖國奔走在一線,為革命事業做出了極大的犧牲,然而在回國之後卻還是受到了無端的揣測,成婚之後又遭到了丈夫不公的待遇,但幸好晚年時遇到了真愛,相伴剩下來的餘生,也算是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