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鄉山川|月是故鄉明

作者:齊魯壹點
作者:胡躍軍

早春二月,窗外的玉蘭花開放了。從一個個小花骨朵慢慢長大傲然綻放枝頭,每天都有小驚喜,每天都有小變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窗内的世界也不閑着。剛剛收看完中央一套特别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該節目以“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為主線,聚焦“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理念,恍然大悟,我突然明白了遠在山東老家的堂弟,他為什麼要從小勵志當一名赤腳醫生,為父老鄉親們去除病魔,保持身心愉快。翻看去年的挂曆,總結一年的成敗得失,回憶和堂弟交往的甜蜜瞬間。吉牛納福,明月思親。謹以此文奉獻給我思念的遠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

“江空月寒露華白,何人船頭夜吹笛。參差轉笛轉吳音,定是江南遠行客。”擡頭凝視挂曆,發現10月8日是寒露節氣,這預示着西安人将穿上秋褲,标志着西安即将進入冬季。推開窗,仰視蒼穹,一輪明月高挂天空,孤枕難眠,輾轉反側,索性披衣出門,到院子裡轉轉,腦海中淺吟慢誦上面詩句,思鄉之情如潮湧起,那水,那月,那些永不磨滅的記憶,還有那濃郁的手足之情,在心中久久無法散去。

都市生活中,每個人無論身在何處,魂牽夢萦的還是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不同的月亮,人人都愛一輪明月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話天涯共此時。

我的家鄉是在山東省西北部大平原上的一個小村莊。今夜,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千裡之外的堂弟一家人,你們現在還好嗎?擡頭凝視月亮,在建黨一百周年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聚焦“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理念,感歎社會主義新農村變化,在紀念我和我的家鄉巨大變化的時候,猶顯于無聲處聽驚雷。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帶着我坐火車,在放暑假時候千裡迢迢趕赴老家,去看我的奶奶和叔伯。猶記父親,不知道為什麼見了親人總是熱淚盈眶;猶記好客的叔伯,一家人聚在一起,在飯桌上大碗喝酒;猶記調皮的堂弟,和我一起在村口小湖的蘆葦蕩裡打鬧嬉戲。“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故鄉是簡陋的,我是近鄉情怯的。雖然故鄉不像我長大後去過的沙湖,湖水、沙山、蘆葦、飛鳥、遊魚景觀有機結合,然而另有一番情趣存在。

回到故鄉激動的睡不着,我和堂弟一起走到小湖邊,擡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裡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在一個少年的心中,我還不懂什麼叫詩興,但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現在想來就是初心,我記得我問堂弟:“你長大想做什麼?”堂弟反問我:“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呢?”“水美、情美、人更美,我當然想多遊覽些美景,然後迫不及待把心中所思所想忠實記錄給讀者,然後大快朵頤當地美食了。”“原來你還是想當作家、美食家啊!”堂弟面有不悅,很快走開了。在夢中我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誰說夢都是真實生活中的幻覺?第二天一早起來,我到湖邊蘆葦叢裡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我一次拾了七八個,歡欣鼓舞得不得了。

興高采烈之際,我見堂弟的愁容下去。就問他;“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呢?”“你是城裡的孩子,你剛來,新鮮感一過去就明白了。這裡條件簡陋,父老鄉親們飲食營養條件很差,許多人得大病輾轉反側倒好幾次車,去縣裡的大醫院看,耽誤不少時間。我要做一名赤腳醫生,為父老鄉親們去除病魔。”

孩提時代的旅行,故鄉的那水、那月、那人,久久魂牽夢萦在我的心中,一直期待故地重遊的那一天來臨。我和堂弟一直都沒有失去聯系。開始是短信,後來有了qq,再後來又有了微信。很高興的是,他長大後真成了一名赤腳醫生,開了一個鄉村診所,每日來看病人群絡繹不絕。而我的作家夢幻覺般破滅了。自從學校畢業後從事電力運作工作,就一次次的抱憾了。因為每逢節假日,就是電力運作勞工需要值班的時刻,生産現場伴随我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每個下夜班的淩晨,我都會無意的去俯視蒼穹,看看天空有沒有一輪新月萌出,那裡有不但有我無窮無盡的思念,還有未曾泯滅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去年暑假,我終于圓夢了,利用年休假時間,我和堂弟約好,帶上兒子,一起去感受故鄉的明月,感慨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回到老家山東,看到寬闊筆直的鄉間馬路,奶奶當年親手種植的棗樹已經枝繁葉茂,聽到叽叽喳喳的父老鄉親的議論,不由得古詩情愫油然而生。想起“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問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樣的詩句,終于明白了父親當年為什麼在故鄉會熱淚盈眶。

現在的堂弟,已經是村内村外小有名氣的醫生了。鄉親們有什麼頭疼腦熱的,都會到他的小診所裡看病。小病手到病除,大病及時制定治療方案是他義不容辭的職責。伴随鄉間水泥馬路的修建拓寬,逐漸富起來的父老鄉親們紛紛購買小轎車,有大病了趕快開車送大醫院及時救治成了家常便飯。

“走,我帶你們到村口的小湖邊去。”

拉着我的手,堂弟、我、兒子向湖邊走去。走到“暗戀”幾十年的那方樂土,隻見湖面像是一面鏡子,嫩黃的月亮是柔和的,落到水裡像是剛梳妝完畢的少女,見人已經不見羞怯,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可人,漸漸的可烘托夜景。水面的皺紋像是一幅閃爍的波紋織物。不知哪裡的青蛙齊心協力的發出嘹亮的短促聲音,湖後遠處的山崗上,傳來夜莺清脆的歌聲……

“你現在工作那麼忙,還有時間筆耕不辍嗎?”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隻要擠擠還是有的。我會珍視發表的每一篇豆腐塊作品,因為初心就是動力。”

“江南萬裡不歸家,笛裡分明說鬓華。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想起幾天前我和兒子一起去浐灞濕地公園遊玩,看到一輪明月高挂天空,品秀水長廊福地,還有長安塔點綴其間,風景無疑是奇妙的,現實是發人深思的。偶遇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聽到我前不久回故鄉的經曆,感歎說:“你居住的地方離這裡很近,随時都可以賞月,為什麼還要千裡迢迢回故鄉?”是的,這是觀賞荷塘月色的最佳地方,這裡有水,有樹,有花,有鳥,每逢十五,天氣晴朗,一輪明月都會如期而至,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而且荷香遠溢,飛鳥幽鳴,不能不說這裡是賞月的最佳之地。

然而不管我走到哪裡,無論是在北戴河中海灘,巍峨雄偉的太白山,風光旖旎的雙龍灣,如夢似幻的甯夏沙湖,我都看過美輪美奂的月亮,這些我都非常的喜歡。然而我隻要一看到它,就不由自主想起了故鄉湖畔裡的那個小月亮。

我對朋友說道:“你不懂的,月是故鄉明。你看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嗎?”朋友點點頭,“當然看過,該片分為五個單元,五個故事有機串聯。”“那你注意到每個單元結束的時候,觀衆對家鄉的點評嗎?”“有,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但是永遠代替不了故鄉的月光。”是的,山有情,人有情,故鄉的人情更濃。誰又能遺忘童年那幾天在故鄉嬉鬧玩耍的時刻?誰又能忽視社會主義新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誰又能深刻領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精神力量?

鬥轉星移,時光荏苒。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午夜夢回,記憶永存。我愛我的家鄉,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是在寒來暑往中,一串串回憶,一縷縷思念......

故鄉山川|月是故鄉明

圖檔攝影:Javon Swaby

作家介紹:

胡躍軍,筆名黃山松。現為陝西電力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灞橋區作家協會會員。文學作品在《海外文摘》《華商報》《江水冷》等報刊和微信平台上發表,2019至2021年擔任西安名師堂中國小作文編輯,2022年作品《紅旗》入選《光明音符》一書。

故鄉山川|月是故鄉明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