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最強贅婿

1865年,在距離德國柏林西北約130公裡遠的一個叫做普利茨瓦爾克的小鎮上,一位16歲的打工仔踏進了名叫路德維希.德雷格的紡織廠。

這個叫做埃米爾.匡特的青年六歲喪父,全靠母親打零工将其撫養成人,不得不在中學畢業後就前往工廠補貼家用,他在接下來的十餘年裡努力工作,從最底層的學徒工成長為公司的業務經理。

然而影響他命運的并不是自身的努力,而是老闆老格雷格的青睐;迫于格雷格家族的繼承人問題,家中沒有人堪當大任,是以這個精明強幹的青年走進了老格雷克的眼中。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埃米爾.匡特及其妻子

1879年,工廠的主人路德維希.格雷格去世,埃米爾.匡特開始掌控公司,并于第二年迎娶老德雷格的女兒海德維德.德雷格;然而讓老德雷格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決定并沒有保住德雷格家族的企業,反而讓自己的心血成為了匡特家族的原始積累;在老德雷克去世後,埃米爾.匡特拿出了3.5萬塔勒收購了老德雷格名下的所有股份,正式掌控紡織廠;真正實作了贅婿的逆襲。

埃米爾.匡特拿下紡織廠的控制權後開始購買大量國内最先進的新裝置用于生産,并開始開發大量新産品擴大市場占有率,使得公司轉虧為盈,并獲得了大量的現金流。埃米爾.匡特的學曆不高,是以在經營上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人;他在經營生産上從來不使用貸款,而是堅持使用公司生産的現金流。也正是如此,在普法戰争後到來的經濟寒冬中,埃米爾的工廠依然可以堅持下來,而埃米爾的許多同行卻在經濟寒冬中黯然倒閉。

趁着大量公司在經濟蕭條下低價出售的大好時機,埃米爾.匡特憑借手中的大量現金流收購大量公司,在經濟寒冬過後,匡特家族的紡織廠已然在德國國内站在了行業壟斷地位,真正成為了一個巨無霸公司。

二代掌門人

與美國的家族企業主和中國的家族企業主不同,德國的很多家族企業主幾乎都希望子承父業,家族的很多小孩子都會封閉培養,了解家族文化,學習各項技能,埃米爾同樣如此。匡特家族的長子京特.匡特從小便享受着父親的寵愛;埃米爾在京特小時候便将他送到了柏林,并讓其在柏林最好的國小和高中就讀。

在高中畢業後,艾米爾又将京特送入了普魯士紡織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習;不僅如此,埃米爾為了培養自己的繼承人,經常帶自己的長子參加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在柏林紡織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習的時候,埃米爾被查出患有嚴重的肝病和膽病;為了家族的傳承,埃米爾不得不将自己的計劃提前,将京特.匡特從柏林召回在身邊培養,并在六個月後将匡特家族正式托付在了京特手中。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京特.匡特

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語所說“虎父無犬子”京特也是一個如同他父親一樣的人傑,比之其父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京特執掌家業後,摒棄了父親保守的作風,大量向銀行貸款拓展業務。在京特執掌家族企業初期,京特經過大量觀察調研後分析,當時的首都柏林以及全國其他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必然會導緻棉織品需求大量增加,是以京特斥巨資收購了一家親戚家規模較大的紡織廠用于生産棉織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倉促應戰的德國軍隊對于棉織品的大量需求促進了德國棉紡織業的發展,為了拿到德國軍隊的巨額訂單,京特從降價讓利和供貨商的管道兩方面下手,拿下了德國軍隊的訂單。京特紡織廠的産量迅速拉到平時的四倍之多,白花花的銀子流入了匡特家族的口袋裡,匡特家族的資本猶如滾雪球般的迅速擴張。

戰争結束後,德國背負上數額驚人的巨額戰争賠款,國内經濟凋敝,人民在戰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衆多家庭破産。失去了勞動力的家庭又碰到了通貨膨脹,德國國内一片哀鴻遍野。但是匡特家族排除在外。

京特趁着戰後的通貨膨脹迅速擺脫了自己所欠下的貸款,并在戰前将自己手中的現金流購買大量的實物資産,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損失。一戰過後,京特開始将目光投向了紡織業之外的行業;在京特猶如老鷹般銳利的目光下,蓄電池廠股份公司(AFA)猶如兔子一樣進入了京特的眼中。

經過缜密的研究,京特推測AFA具有巨大的實物價值。基于此,京特為了不引起老謀深算的AFA創始人阿爾道夫.穆勒的注意,開始有意識地從交易所系統的買入AFA的股票。最終,京特成功成為了AFC的大股東,匡特家族正式進入了重工業領域。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罪惡與血腥的積累

無獨有偶,京特通過收購AFA的手段同樣收購了德國最大的軍火生産集團德意志武器和彈藥廠(DWM)的股票,并成為了DWM的監事會主席,DWM旗下的毛瑟工廠具強大的武器和彈藥生産能力;至此,匡特家族實質性的掌控了兩家軍工企業,同時也與納粹的聯系日益加深,這與二戰匡特家族的血腥積累埋下了伏筆。

在阿道夫.希特勒擔任總理的一年半以前,京特在商業上的犀利眼光引起了這個幹瘦的小胡子的注意,希特勒親自召見京特并詢問他如何解決經濟危機。是以,京特向希特勒提供了“擴大公共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崗位,擴大内需”的經濟改革建議。基于此,京特被希特勒引為知己,這項經濟改革深得希特勒的認同。

希特勒上台後僅用三年時間便将德國由經濟赤字的國家變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與此同時,希特勒将人民的苦難歸咎于一戰德國的失敗,發誓要一雪前恥,奪回失去的一切,戰争的陰雲再次籠罩歐洲,德國境内的大富豪們,成了希特勒第一個開刀的對象;曾經在德國叱咤風雲的猶太财團,一夜之間淪為了階下囚,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奢望。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于是,希特勒引為知己的京特與同時期的克虜伯工廠一樣,京特.匡特的工廠們也開始接受大量納粹政府提供的“低成本勞工”即蘇聯戰俘和猶太人。匡特家族甚至直接與黨衛軍進行合作,在漢諾威的電池工廠建造一個集中營,在這裡工作的勞工在六個月内會死于鉛中毒。在惡劣環境和高強度勞動下,匡特家族的工廠變成了一座座“死亡生産線”。

由衰轉盛的寶馬集團

二戰過後,僥幸逃過清算的匡特家族開始低調了起來。1959年12月,寶馬集團(BMW)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被病入奔馳的計劃被迫提出,這座百年車企正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就在寶馬集團被收購之際,京特.匡特的長子赫伯特.匡特站了出來,購買了寶馬集團的大量股份,成為了寶馬集團的掌權人。

匡特家族:寶馬公司的背後資本,一個建立在血腥與罪惡之上的家族

為了改變寶馬集團的頹勢,赫伯特.匡特将目光放到了中産階級的身上,将寶馬集團的重心改變,開發大量經濟美觀的車型,成功将寶馬集團起死回生。寶馬集團也由此成為了德國汽車的“三駕馬車”之一。

由于京特的納粹黨人身份,匡特家族的成員不得不在二戰結束後低調下來,來掩飾自身的罪惡,這同時也是匡特家族不像别的大富豪那樣為人所知的原因。

參考文獻:

《駕馭寶馬的德國最神秘家族》仲繼銀

《匡特家族四代傳承路徑》蔡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