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摘要:數字化轉型是一号位工程,數字化的工具本身就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群《​​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作者:華為雲頭條 。

華為雲Stack 首席架構師,黃征彬:

“華為有句話,定位決定地位,對産品的定位決定你做到什麼高度。我們将ManageOne定位為華為雲Stack比對政企的核心競争力點,幫助客戶打造一朵可營運、能生長的雲,助力客戶實作IT管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這個定位從來沒有變化,目标就是在這個領域做到第一,我們也真正做到了。

還有一句話,團隊要有追求、有定力。當定位、戰略明确後,人是關鍵,特别是核心的架構師是産品的靈魂。華為對軟體架構以及軟體工程的重視和巨大投入,保障了我們雲管平台技術架構的先進性、開放性和可持續性,讓産品可以走得更遠,做客戶數字化轉型夥伴,和客戶一起成長。”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 黃征彬

2021年,華為聯合某知名知識機構推出《華為·數字化轉型必修課》,得到了數萬網友的好評。其中一條熱評寫到:“數字化轉型是一号位工程,數字化的工具本身就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這門課受歡迎的背後,反映出更多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已經是一道“必選題”,然而在答卷的過程中,大多數政企依然面臨着許多的阻力和挑戰。尤其是在“深度用雲”時代,多樣性場景和需求給雲産業帶來了新的變化,我們看到政企從最初的公有雲、私有雲、虛拟化等單一部署模式發展到多雲、分布式雲、混合雲等多種部署模式。

這些新的模式在滿足政企複雜業務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IT治理的新難題,做好雲管理成了政企智能轉型更新的關鍵一步,為了幫政企客戶打造更“稱手”的數字化工具,從2018年,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華為雲的雲管理平台——ManageOne的定位。

優秀的基因是可以複制的

華為流程IT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我們相信,成功是可以複制的。是以,在面向客戶打造數字化工具時,我們始終跟随華為公司的成功經驗。2015年華為開始建立了多雲管理和IT服務平台 HIS(Huawei IT Service),并基于HIS構築了華為的統一運維平台、統一服務平台、數字化營運中心,以及一體化的IT治理管控流程體系。由此,華為很好的應對了企業IT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對于HIS的建設我們總結了四點經驗:

  • 第一,體驗驅動的IT服務化:華為在體驗方面的标準概括為ROADS,R代表實時;O代表按需;A是全線上;D是自助;S是可互動。這形成了華為在體驗方面的模式定義,面向5類客戶不斷地改善客戶體驗。
  • 第二,面向業務場景的IT服務:針對研發、供應、銷售等200多個業務場景提供600多個場景化服務,提升IT供給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IT服務品質。
  • 第三,用AI代替人工:華為對AI沒有提高大上的目标,AI先用于内部效率的提升,特别針對海量重複作業場景的效率提升。
  • 第四,資料驅動的營運:IT服務平台和大量客戶活動産生了海量資料。華為流程IT建立了OCC營運指揮中心,通過資料分析與挖掘,實作從IT基礎設施到産品、流程、服務等精細化營運,推動IT營運能力持續提升。

化繁為簡:ManageOne

為客戶打造可營運、能生長的一朵雲

在過去的大部分時間裡,ManageOne是作為華為雲Stack資源池的配套而存在的。如今,ManageOne已經走過了10年的曆程。在反複的沉澱、複盤華為公司的IT管理的同時,結合對政企客戶了解不斷加深,2018年起,ManageOne決定從配套華為自身資源池的定位,轉換為華為雲Stack比對政企的核心競争力點,幫助客戶解決多雲管理的問題,并且通過為客戶打造一個可營運、能生長的雲,來達到使能政企IT的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願景。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華為人有個很好的習慣,就是在做任何事情時,要先畫一張所有人都認可的Key Message House,這張圖就是ManageOne人心中的教堂,戰略願景直到如今從未變化,并且ManageOne也在伴随着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而快速成長。

馬斯洛有人類需求金字塔,政企IT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從低到高大緻也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是使用者視角“一朵雲”,實作多雲統一管理問題,是底層需求;第二層是運維穩定,這是業務正常運作的磐石;第三層是服務自助,業務友善高效的擷取IT服務;最高層是實作IT營運的精細化,擁有一個智慧大腦和駕駛艙,降本增效、持續創新,打開無限的想象空間。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這是四個關鍵價值,也是ManageOne的四個設計理念。世界上不存在萬能藥,這套使能政企IT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架構,也絕非一天之内設計建成的完美羅馬城。

設計理念一:使用者視角”一朵雲”

使用者視角“一朵雲”的設計理念最早來自于金融行業

我們對金融行業是又愛又恨,給我們提出了最多棘手的需求,也為我們帶來了最多創新的靈感。

金融行業IT的發展一直是比較超前的,也會最先應用各種先進技術,從開始的虛拟化,慢慢到後來的雲化。勇于嘗試的後果是,現網存在各種形态、各種廠商的資源池,一個個孤島成為巨大的曆史包袱。是以金融行業對異構的統一管理是剛需和常态,金融行業對IT管理的高标準嚴要求也成為我們打造競争力的絕佳戰場。

多雲統一管理,需要的是屏蔽多種IT基礎設施的複雜部署模式,實作統一的使用者入口,統一的IT治理管控流程,具備一緻的運維和營運體驗,呈現“使用者視角一朵雲”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ManageOne提供了一個“十統一”聯接使能平台,不同的雲資源池、IT對象能夠統一接入,統一管理,統一體驗。夥伴也可基于平台開發不同的插件,形成聯接生态沉澱下來。“十統一”聯接平台,不是簡單的南向架構或開放API,而是不斷在沉澱華為流程IT和華為雲的最佳管理模型與實踐。

設計理念二:全景智能運維

全景自動化智能運維,解放每一個複雜問題

全景運維是我們在運維上的一個理念,大家在ManageOne運維中心會發現很多類似能力,如租戶應用全景運維、雲服務360、全息鍊路排查、全局拓撲等,這些功能的設計都是為了讓使用者簡單,讓使用者能夠從一個界面統攬全局狀态,一個入口彙聚各類場景複雜資訊,一鍵直達故障點。讓使用者簡單的背後是把複雜留給ManageOne平台。

自動化運維和智能運維子產品是支撐全景運維的兩個核心。

華為的AutoOps自動運維能力最早是給内部的運維人員用的。可以按照場景分類,一線的運維人員隻需要找到相應場景,一鍵打包、壓縮、傳送,快速傳遞給研發來分析,大大提升運維團隊效率。

在我們孵化和不斷驗證這項能力的過程中,很多金融客戶也主動提出優化建議甚至參與聯創,例如:超大規模的運維,是不能單單依賴開源的自動化引擎、網絡架構來實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商銀行基于華為的核心技術實作了幾十萬虛拟機規模化運維。

另一個能力,是我們的智能運維子產品,叫做Operations Insight,它提供開放的資料采集、彙聚、智能分析能力,内置華為的AI引擎和算法,能夠實作智能門檻值自動配置、自動化故障根因診斷、故障風險預測和預防等, 幫助客戶實作運維的智能化,加快故障響應。

設計理念三:場景化自助服務

流程IT與我們懇談了2個小時,後來有了場景化自助服務

早期我們的雲管理平台在和華為流程IT内部對标的時候,流程IT的專家大概花了2個小時懇談IT服務很難用起來。

我們事後反思,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比對企業IT治理管控的訴求,不能提供場景化的服務,都是一堆零散的服務能力,無法一站式解決客戶的一個完整問題。

華為HIS針對200+場景提供了超過600個場景化的IT服務。小到研發環境的滑鼠、鍵盤的申請發放,大到華為智慧門店、數字食堂、數字辦公室等,在華為的HIS平台上都是以服務方式提供的,相關業務部門可以線上按需申請。

是以,場景化自助服務是ManageOne服務中心的設計理念,基于華為服務建構器,聯合夥伴将客戶的雲平台的原子能力、傳統IT能力整合編排為真正場景化服務,實作開箱即用的自助服務。同時将服務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治理管控的能力都封裝在了架構中,讓使用者隻關注服務的業務邏輯開發。場景化服務可以像真正的雲服務一樣被治理、管控、度量,通過資料驅動的持續營運來不斷提升服務水準,實作新的IT供給模式。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設計理念四:資料驅動的營運

為了讓IT部門從成本中心轉向價值源泉,察打一體的CXO駕駛艙是抓手

隻建不營,是目前很多企業IT管理現狀。業務數字化搞得轟轟烈烈,而IT管理自身的數字化卻落後了。IT管理從運維轉向營運,才是推動IT改進和創新的主要抓手。

營運的本質是對資料價值的挖掘,通過數字世界來洞察實體世界。然而,我們看到很多公司建OCC,僅僅是建了幾張大屏,并不能指揮行動。

華為的OCC是“察打一體”的,即洞察和“打擊”的一體化,不僅僅是做了一個資料平台能夠洞察到營運的風險或問題,并且能夠通過“運維、服務、營運”三位一體的内嵌協同機制,幫助CXO快速指揮、解決、閉環風險和問題,而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資料,還能沉澱下來幫助未來更好的洞察。

一個好的營運平台,考察的是一個整體的架構、模型和理念,而不是某個單點技術。單點技術的門檻,其實突破起來是相對容易的,解決方案級或者系統級的門檻反而是很難被超越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華為的資料之道》這本書,感受這一套模型的設計思路。

建構一個優質生态系統:

平台+生态,端到端滿足客戶個性化IT管理需求

完整的雲管了解決方案由華為開放平台和夥伴生态共同構成。

華為雲Stack首席架構師:打造“稱手”的數字化工具,答好政企IT數字化轉型這道必選題

夥伴們基于ManageOne開放平台形成了4類生态,滿足客戶最後一公裡的需求。

聯接生态:攜手内外部的夥伴,如HiCloud、光華冠群等開發各類插件,将異構的雲、資源池聯接到雲内,幫助客戶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一朵雲。

運維生态:把專業運維能力沉澱為标準化腳本以應對超大規模、高複雜度技術棧的挑戰。夥伴或客戶可基于AutoOps低代碼的圖形化界面開發各類運維腳本。

服務生态:基于服務建構器的圖形化編排能力、内置的IT治理架構,夥伴可建構各類可營運、可治理的XaaS場景化IT服務,實作IT資源雲化重生。

營運生态:OCC提供圖形化自定義主題服務,夥伴可以根據營運場景需要,定義資源使用率、服務的SLA保障、問題工單等各類次元的營運主題。

ManageOne于2021年位列中國雲管理軟體市場佔有率No.1,已連續五年排名榜首,在中國雲管理軟體中處于上司者地位。ManageOne憑借“三位一體”的IT使能平台定位和理念,基于AI和大資料進行智能化運維、場景化IT供應模式、精細化營運的探索和創新,在政府、營運商、金融、交通等行業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和格局性優勢,以"先進技術、豐富實踐"雙輪驅動,持續引領産業發展。

華為夥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

華為雲Stack将在6月16日 下午 14:00

線上直播主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