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因為出演了茜茜公主,羅密·施耐德一躍成為最受大陸人喜歡的外國女星之一。
這個角色讓年少的羅密一舉成為歐洲頂級明星,卻同時也讓茜茜公主的命運在羅密身上再現:失去獨生子,心碎而亡。
悲哀的羅密,一輩子被困在這個讓她年少成名的角色裡,仿佛詛咒纏身,隻活了短短43年時光。
01 演藝世家小蘿莉
1938年9月23日,羅澤瑪麗·瑪格達萊納·阿爾巴赫生于維也納。她的母親瑪格達·施奈德是德國人,父親沃爾夫·阿爾巴赫-雷蒂則出生于奧地利,兩人都是演員。因為父母忙忙碌碌,是以羅澤瑪麗從小就與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
年幼的羅密·施耐德
羅密的父親沃爾夫是一個三流演員,但他的母親羅莎·阿爾巴赫-雷蒂卻是維也納國家劇院的明星,曾受到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的接見。有這樣基因,小羅密的藝術天分毋庸置疑,她一出生,身上就流淌着演員的血液。
沃爾夫是一個英俊幽默的男人,可他卻将自己的幽默和精力都花在了外面的女人身上。長期風流不着家,與妻女的關系都挺緊張。
年少的羅密也曾經期待父親的疼愛,因為這個男人回來之後,就會将女兒背在背上,帶她四處遊玩。父親與嚴厲的母親不同,他喜歡講笑話還偷偷教女兒講粗話,他在小羅密耳邊與她約定,說的時候一定要背着媽媽。
小羅密咯咯咯地笑了起來,覺得自己與父親有了一個共同的小秘密。隻可惜一次當着媽媽說漏了嘴,被瑪格達狠狠揍了一頓。
羅密·施耐德和母親瑪格達
父親很可愛,但對羅密來說,這個父親太遙遠了,他總是不在家,陪她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有時候他會喝得醉醺醺地回來,還不等羅密與父親說上兩句,父母之間就會爆發一場“戰争”。
幾年後,母親瑪格達又給羅密添了個弟弟,取名沃爾夫岡·迪特。這或許是瑪格達最後一次試圖挽救婚姻,可惜,她失敗了。在弟弟2歲的時候,這個家散了。法院将兩個孩子都判給了瑪格達,而後,母親帶着一雙兒女傳回德國,将兩個孩子都放在父母膝下照看。自此,羅澤瑪麗·阿爾巴赫改名為羅密·施耐德。
年幼的羅密·施耐德
在母親瑪格達的眼中,小羅密并不是一個乖巧平和的小孩兒,她在家是個小霸王,在學校也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數學很差,不喜歡計算,凡是需要和數字打交道的課程,都讓小羅密痛苦不已。在學校所有課程中,她隻喜歡藝術和需要豐富想象力的課,比如畫畫、唱歌和曆史。至于地理和手工課,放了她吧,因為太過于好動,一到這種需要耐心的東西,小羅密就會忍不住發脾氣,以至于老師們都擔心她無法通過考試。
年青的羅密·施耐德
随着無憂無慮童年的結束,羅密必須要離開外祖身邊前往寄宿學校了。瑪格達為羅密選擇了奧地利薩爾茨堡附近的戈爾登斯坦城堡的一所女子寄宿學校,但小羅密在這裡表現得并不好。
02 倔強少女長成
對于羅密來說,一個11歲的女孩兒忽然間離開熟悉的環境,被母親丢進一所離家很遠的寄宿學校讓她很不開心。她并不是那種脾氣溫和,容易和同學們打成一片的類型。當然也不算是校霸的那種類型,羅密心中自有一個小世界。她常常會逃學,隻要有吸引她的電影,就夥同幾個女同學溜出去看電影。常常錯過宵禁時間,被老師訓斥并寫在違紀記錄本上。
年青的羅密·施耐德
然而,無論她受到怎樣的懲罰,羅密都依然屢教不改。以至于瑪格達被校長請到學校,單獨約談。在瑪格達的表述中,她是一個再認真負責不過的母親,但在羅密嘴裡,一切完全換了個模樣。羅密幾乎每天都記日記,在她的日記裡,詳細地記錄着她在寄宿學校裡所度過的時光:
“ 按照我的意願,真想立即成為一名演員,就像媽咪一樣。”
“昨天,我又闖禍了,可這一次真的不是我的責任……”
“黑爾加真讓人受不了。她的床頭櫃裡總留着紙條和鋼筆,随時準備記下晚上不安分守己的人的姓名。我沒辦法和這樣的人相處,我讨厭她……”
年青的羅密·施耐德
寂寞的羅密不停地寫日記:“寄宿4年,母親隻來看過我3次,而父親,我給他寫的信都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沒有了回音。”
就這樣,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小姑娘磕磕絆絆地走到了15歲,她從寄宿學校畢業了。
回到家中的羅密像是變了一個人,不再像小的時候那樣鐘愛梳妝打扮,用母親的唇膏将自己塗得亂七八糟。也不再是兒時那種暴烈脾氣,她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從來不在家中說自己将來想要做什麼,也不染指甲和化妝,根本不像同年齡段的女孩兒。
年青的羅密·施耐德
這是瑪格達永遠也弄不明白的事兒,孤獨得仿佛被放逐的少年時代到底是如何改變羅密的人生。
還有另一件令羅密痛苦的事情,回家之後她才發現母親已經改嫁給了一個叫漢斯·赫伯特·布拉茨海姆的商人。她在此前毫不知情,母親竟然根本沒有想過要告知她。但羅密偏偏一言不發,她渴望着母愛,害怕激怒母親,隻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做什麼都可以。
03 開始拍電影了
羅密結束在戈爾登施泰因學業的三天後,母親瑪格達·施奈德就将她領進了慕尼黑的電影攝影棚。這是影片《白丁香重開時》的試鏡,裡面有一個年輕姑娘的角色還沒有确定演員。羅密試鏡非常順利,15歲的她成功變身為電影演員。
15歲的羅密·施耐德與母親瑪格達
《一個女王的少女時代》、《焰火》的接連上映,讓羅密在德國電影界站穩腳跟。之後,便是幸運女孩兒被導演恩斯特·馬利施卡選中,獲得了飾演“茜茜”這一名垂曆史的角色。17歲的少女在片中展現出自己天真活潑,善良可愛,她讓茜茜公主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整個歐洲為之震動,羅密在出道兩年後一舉成為德國“頂流”。母親瑪格達将自己變成了女兒的經紀人,繼父漢斯更是成為制片人,牢牢把控着羅密的事業。
羅密·施耐德飾演《茜茜公主》
瑪格達總是說:“親愛的,理好你的箱子,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我們要出發了。”或是“微笑啊,羅密,記得要微笑。”
羅密熱愛演戲,但是她拒絕出演同類型的角色,她不想自己被一個角色捆綁住。而電影制片公司和制片人卻希望羅密繼續扮演過去獲得成功的那一類角色,認為這樣可以不用冒風險穩賺錢。當她不願意出演《茜茜公主》第二部的時候,繼父站在制片人那邊反過來逼迫羅密:“為什麼要拒絕這麼多馬克呢?你知道‘茜茜’給你帶來了什麼嗎?” 母親瑪格達也說: “名揚天下與臭名昭著互相依存。羅密,媽咪相信你會選擇正确的道路。”
羅密·施耐德飾演《茜茜公主》
羅密覺得自己被捆綁着前行,“我到處拽着茜茜,就像提溜着一隻雞……當我為減輕苦悶而想哭泣時,茜茜卻要露出可愛的微笑。”
羅密成了母親和繼父的搖錢樹,但沒人關心羅密到底在想什麼,也不關心她已經需要服用鎮靜劑才能完成每一場表演。夜深人靜的夜晚,羅密總是這樣問自己:下一個目标是什麼?眼下我還能幹些什麼?我是不是該去好萊塢闖一闖?
她不太想離開母親,能與母親天天在一起這是她從小夢寐以求的生活。但她也怕了這樣的生活,在攝影棚裡從早幹到晚,送來的都是同類型的劇本,羅密覺得自己或許應該去進修一下表演藝術,或者參加戲劇演出。
年幼的羅密·施耐德
就在她被生活裹挾着前進的時候,命運将《花月斷腸時》這個劇本送入她的手中。
04 影響一生的初戀
當羅密乘坐的飛機降落巴黎機場時,一個英俊無匹的男人正拿着一束紅玫瑰等在停機坪。這個23歲的法國男人名叫阿蘭·德龍,兩人第一次見面沒有激起什麼火花,但很快,他們倆的戀情就将會登上全歐洲的報刊頭條。
阿蘭·德龍
羅密不會說法語,而阿蘭不懂德語,兩人的語言不通,在拍攝的過程中,甚至兩人擁抱接吻時,腳下一直都蹲着個翻譯。盡管如此,這對俊男美女僅憑眼神和手勢就将戲中的感情燃燒到了戲外,在影片拍攝結束後,羅密不顧事業,也不顧母親的阻攔,毅然搬到巴黎,她想跟阿蘭在一起,誰也攔不住。
母親瑪格達對女兒說:“這麼漂亮的男人絕不會隻屬于你一個人!”
羅密卻回答:“對不起媽媽,我沒辦法不為他瘋狂……”
羅密與阿蘭的訂婚宴
羅密剪斷了将自己束縛在與母親身邊的紐帶,她太渴望愛情了,也渴望展開全新的生活,為此,不惜切斷渴求已久的母愛。
羅密就像飛蛾撲火一樣投入阿蘭的懷抱,在那段時間,她秀美的臉上依然有點嬰兒肥,眉眼中的笑意卻仿佛帶着蜜糖。
羅密與阿蘭
然而,一個中産階級出身的女孩兒,從小衣食無憂,一出道便成就巅峰,對這樣的羅密來說愛情就是生活的全部。可阿蘭·德龍不同,出身底層,父母離婚後将他像踢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他被十多所學校退學,整日在街頭與小混混玩在一處。父親送他參了軍,在軍隊裡也是惹是生非的一把好手,因為屢犯軍紀被軍隊開除,住在巴黎知名紅燈區皮加勒大街的便宜旅館中靠打零工與女人們的資助生活。這樣的一個男人,他缺愛,沒有安全感,也沒什麼責任心,愛他皮囊的人太多了,他隻知道索取。在進入影壇之前,他就是靠臉吃飯,阿蘭·德龍之前有過不少“女朋友”,他都是一副各取所需的情場浪子态度,但遇到羅密,一切都有了不同。
羅密與阿蘭拍攝《花月斷腸時》
此時的羅密已經名滿歐洲,而阿蘭·德龍除了一張英俊面孔什麼都沒有,他沒有錢,沒有地位,也沒有聲名。德國人嘲弄他是一隻“高盧公雞”,雖然阿蘭看上去毫不在意,但内心的自卑卻從未停止過叫嚣。他與羅密在一起時,高興地就像是個孩子,但實際上心底陰暗的自卑仿佛蔓延的荊棘,四處叢生。他不願意被别人輕賤地當做羅密的附屬品,想要功成名就的心從未如此強烈。
阿蘭不想結婚,但為了讓羅密安心,他們在戀愛1年後訂婚。
羅密努力學習法語,幾個月後就能磕磕絆絆地用法語交流。她不在乎曾經輝煌的事業,既然來到法國,她願意從配角做起。羅密為了這段愛情付出了一切,但浪子終究是浪子,有多少真的能為心愛的女人回頭?
羅密與阿蘭
羅密與阿蘭
阿蘭一次一次出軌,有男人,有女人。羅密跟他吵過、鬧過、想要離開過,但終究都忍了下來。她實在太愛這個男人了,愛得失去了自我。羅密悲哀地在日記中寫道:“我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我最終不是母親,他這樣的人需要的也許是母親,而不是為他織補襪子、燒飯,在家等他的太太。”
羅密與阿蘭
羅密可以卑微到塵埃裡,與其他男女“共享”夫妻,阿蘭卻不肯。5年後,當羅密拍戲結束回到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束黃玫瑰和一張卡片,上面寫着:“我和娜塔莉去墨西哥了,祝你一切都好。”
這段撕心裂肺的愛情就這樣突兀結束,茫然的羅密割開了手腕。她被朋友救了回來,但自此,酒精和藥物再也沒有離開過她的生活。
05 婚姻是毒藥
與阿蘭分手後,羅密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沒了,她渾渾噩噩借着酒精度日。沒有了阿蘭的法國,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她在朋友的建議下重新開始工作,用工作來沖淡愛情帶來的痛苦。
羅密·施耐德
1965年,在與阿蘭分手2年後,羅密在歐洲中心布拉茨海姆的一家飯店認識了演員兼導演哈裡·邁恩。他是個猶太人,比羅密大14歲,主要工作都與戲劇界相關。羅密本來就對戲劇非常有興趣,他們很快就聊到了一起。此時哈利與安内利斯·勒默爾是夫妻,他為了羅密急急忙忙與前妻離了婚,然後在第二年就與羅密在聖·讓-弗拉角市辦理了結婚手續。
羅密·施耐德
羅密正式告别法國,回到德國柏林定居。很快,她的兒子大衛·克裡斯托弗·豪本施托克在柏林誕生。看着眼前這個小小的生命,羅密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平靜。她的家庭生活幸福平靜,雖然沒有第一段感情那種燃燒一切的、激情澎湃的愛,卻平和安甯,仿佛可以就這樣度過餘生。
羅密·施耐德與兒子
羅密與哈裡·邁恩
羅密在日記中寫道:“婚姻和母親身份可以改變一個人。隻有它們才讓一個人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
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羅密似乎尋找到了生活的意義。1970年,她拍攝了4部影片,在拍攝的間歇,她與丈夫和兒子過上平靜的生活。做家務,和朋友一起看電影,當她以為這一輩子都會這樣過下去的時候,命運再一次給予她重擊。
羅密與哈裡·邁恩
丈夫哈裡·邁恩的事業陷入停滞,為了排解煩悶的心情,哈裡開始酗酒,之後又是吸毒。他開始疑神疑鬼,非要與妻子一起去工作,然後在片場指手畫腳,令羅密十分尴尬。羅密暴躁地在日記裡寫:“我再也無法忍受了,我早就想把這個家夥朝牆上扔過去,我相信,這是沒法再修補的了。”
羅密與兒子大衛
羅密要離婚,哈裡露出了可怕的嘴臉,他要羅密的财産。最終,羅密付出了一半财産的代價離婚并獲得了兒子大衛的撫養權。哈裡搬去了德國漢堡,羅密則帶着兒子傳回法國巴黎居住。
離婚的第二天,羅密就與比她小11歲的秘書達尼埃爾·比亞西尼結了婚,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薩拉,但這段婚姻也在2年後以離婚而告終。男人帶着女兒薩拉遠走美國,隻剩下羅密與兒子相依為命。
羅密·施耐德與第二任丈夫
幾段不成功的情感,讓羅密迅速老去。如果說她與阿蘭分手後,就一下子從少女變成了一個眼中飽含滄桑的女人。那麼經過後面的兩段婚姻,她瘦得厲害,眼角眉梢也全都起了皺紋。曾經那飽滿的蘋果肌變得幹癟,眼神更是透着支離破碎的亮光,仿佛即将燃盡的火堆。
她說:“柏林人讨厭我,因為我不再是甜美的、多愁善感的茜茜了。”
06 生命的結局是荒蕪
在第二次離婚後,羅密寫道:“這些男人對我說,他們愛我,而事實上卻什麼也沒給我。”
神經官能症的問題,讓羅密已經離不開藥物。她總是不斷産生幻覺,在幻覺中,她找不到一個讓自己感覺安全的地方,她會被出賣、會被抛棄,無路可逃。
羅密·施耐德
不停抽煙,喝酒,服用藥物,這就像是個死循環。
這時候,哈裡死亡的消息傳來,他終于還是沒有抵抗住抑郁症的侵蝕,在寓所中用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羅密被前夫的離世打擊的精神恍惚,曾經在一起的時候覺得每分每秒都是煎熬,當他去世後,卻又回憶起當年那些平靜快樂的時光。
羅密·施耐德與第二任丈夫
羅密·施耐德與女兒
羅密·施耐德與女兒
在前夫去世後,已經成長為一個小少年的兒子大衛告訴羅密:“媽媽,我不想再跟你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根本見不到你。”羅密感到非常震驚,她覺得已經将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大衛,卻沒想到自己和當年母親瑪格達一樣,都是一個讓孩子感到孤獨的不負責任的母親。
她收拾情緒決心振奮起來,參加戒酒療程,打算帶着孩子重新開始。但多年藥物和酒精已經讓她的腎髒上長出了一個惡性良性腫瘤,1981年,羅密·施耐德不得不摘除了一顆腎髒。
羅密·施耐德與兒子大衛
缺了一顆腎髒的羅密艱難的想從手術後的虛弱中掙紮爬起,她答應了兒子要與他一起好好生活,她會做一個好母親。正當羅密計劃後面的生活時,噩耗傳來,兒子大衛因為沒帶鑰匙,在翻外祖父母的圍牆時被上面的尖頭刺穿動脈,搶救無效身亡。
那一天,羅密的日記上隻寫了一句話:
1981年7月5日
媽媽,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死了……
羅密·施耐德與第一任丈夫和兒子大衛
被初戀阿蘭·德龍抛下,羅密咬咬牙走了過來。前夫一個死去另一個遠在大洋彼岸,羅密用兒子大衛的陪伴強撐歲月。現在,幫助她活下去的力量從何而來?
“ 誰知道我還能幸運地活多久,我也許活不長了,可能要發生可怕的事情。生老病死對任何人都是難免的。”
羅密·施耐德
她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動力,沒辦法繼續工作。但是狗仔們并不肯放過她,閃光燈照的她幾乎當衆崩潰。羅密躲在家中,将所有的窗簾都關得嚴嚴實實,不敢開燈,躲避狗仔們的跟蹤。她沒辦法睡覺,又重新拿出了酒和藥物,隻有這些才能幫助她勉強入睡。羅密的好友讓·克洛德·布裡亞利邀請她去鄉間的别墅小住,女兒薩拉也從美國回來陪在她的身邊,想讓她鼓起生活的勇氣,但羅密終究是找不到維持生命的意義。
40歲的羅密·施耐德
1982年5月10日,羅密寫下遺囑,将所有的遺産都留給了洛朗·佩廷和女兒薩拉·比亞西尼。19天後,她倒在了工作台前,再也沒有醒來。
羅密·施耐德
醫生證明羅密并非自殺,她是因心髒病發,心碎而亡。
羅密·施耐德的死亡到底與阿蘭·德龍有多少關系?現在已經很難說清楚。男歡女愛這等事,向來是你情我願,不能完全責怪任何一方。
羅密·施耐德
羅密曾經深深愛着這個男人,抛棄所有,用盡全身力氣。而在阿蘭之後,她的每一段婚姻似乎都在争吵中結束。羅密不再是當年那個忍氣吞聲,哪怕與其他人分享男友也絕不離開的女孩兒。她開始歇斯底裡,在愛情中斤斤計較。或許遺憾當年在愛情中将自己放得太過低微,之後的愛情羅密都在追求完美,無法接受婚姻中的龃龉。
羅密·施耐德
愛情是救贖,婚姻是新生活,羅密似乎将所有的耐心都在與阿蘭同居的5年中耗盡,她需要人包容她,呵護她,而她卻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對方,從不肯讓步。
羅密的悲劇,來源于自身的性格。這個聰慧,好強的女孩兒,不懂得人情世故,她逃避媒體的采訪,鄙視新聞界的幹擾,為此四處奔逃,就像是受到驚吓後四散奔逃的小鹿。她像是孩子一樣純真明媚,也像孩子一樣任性固執又變化無常,這讓她诠釋的茜茜公主如此精彩,而她的一生也像被詛咒了一般與茜茜捆綁在一起。
羅密·施耐德
破産、生病、喪夫、喪子,一切接踵而來,如果是你,你能承受嗎?羅密不過是個普通的敏感女子,多年以來全靠心愛的演藝事業和兒子苦苦支撐,當兒子死去的時候,她便知道一切到此結束。
羅密·施耐德
人到中年,遇到個影迷,紳士地上前詢問:“您是茜茜公主嗎?”羅密内心絕望,她不是茜茜公主,隻是一個普通的、不幸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