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10月14日,劉天池更新了社交平台的視訊動态,是一條記錄舞台劇《驚夢》演出的vlog。化妝、上台、謝幕……一條普通的日常vlog,依然能夠感受到她對每個細節的珍視。

《驚夢》是劉天池時隔13年後回歸舞台的第一部舞台劇,講述的是一個解放戰争年代昆曲戲班艱難求生的故事。

出演《驚夢》,不止是因為偶像陳佩斯的力邀,劇中角色和奶奶經曆的重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劉天池的奶奶是評劇演員出身,14歲出科後當班主一路北上,後創立吉劇。看到《驚夢》的劇本後,劉天池覺得劇中自己的那個角色和奶奶颠沛流離的經曆特别像,如果可以在舞台上緻敬奶奶,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對劉天池來說,奶奶一直都是自己從藝路上的精神支柱。從小奶奶就對她說,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烤地瓜也要比别人烤的好吃。奶奶這句話一直影響着劉天池,也讓她成為了行業内優秀的表演老師。

成為老師之後,除了日常的指導訓練,她還在一些綜藝節目中擔任表演指導老師,像《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我就是演員》……她享受這種和演員共同創作的表演方式。

和劉天池聊天,不止于舒服,更多的是一種“獲得感”,她在向你解惑,卻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俏皮的神情有點像下飯神劇裡的鮮活的秀娥,大部分時間,仍然是那個溫柔堅韌的池媽。

——以下整理自劉天池的自述:

我當老師更合适

很多人說,老師這個職業是枯燥的,但我并不覺得。

作為演員,需要把所有注意力放到開發自我中,更像是孤軍奮戰。

而作為老師,要做的是雕琢别人,啟發他人。這是一個由自我開發到開發别人的過程,看起來無聊,實際上你獲得的是另外的快樂。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之後,學生給了我新的力量,是所有的學生讓我覺得,我當老師更合适。

陪伴他們,看着更多的觀衆因為他們的表演獲得笑聲和感動,這種成就感超出我自己去演戲時的滿足感,我就知道,對我來說,這是一份對的職業。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我剛出道拍的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活着》。那會兒我問導演,你覺得我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怎麼選擇?他當時反問了我一句: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演員?

我那時候特别想成為鞏俐那樣的演員,但是導演說我想多了。他說你想成為鞏俐一樣耀眼的演員,可能在外形上會比較受阻。

但導演也告訴我說,雖然成為不了她那樣明星款的演員,但不妨礙我能成為一個好演員。導演還提醒我,可以去加深一下内在的東西,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好的老師。

那是1995年的事。2011年,拍《金陵十三钗》,我幫張藝謀導演輔導那些演員。我就對他說,今天有勇氣坐在你旁邊,幫你調教30個演員,完全出于您當年跟我說的那些話。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15年過去了,我突然發現,能像老師一樣輔導更多的人,并沒有讓我喪失表演的能力,反而讓自己對表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張藝謀導演說,關上一扇門,另一扇窗就打開了。其實對我來說,門還開着,隻是又打開了一扇窗而已。

随着接觸的學生越來越多,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學生畢業後,到工作崗位上,沒有辦法快速适應。

任何職業都有個實習期,都需要有比他經驗豐富的人去帶他。但演員的職業很特殊,很多學生一畢業就要承擔很重要的角色,難免會很難快速融入到整個劇組當中。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于是我就想做一個工作室,去陪伴這些孩子。是以在2016年,我創辦了劉天池表演工坊,希望向行業輸送一些更好的演員。

戲劇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一套工具。生活中我們會有各種場景,每個人一生當中也會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是以,我特别希望能夠普及戲劇,讓戲劇不局限于舞台和銀幕,融入生活,排解現代人的焦慮。

我想跟大衆一起去玩戲劇,想讓更多人可以在戲劇當中感受自己。基于這兩個原因,我做了表演工坊這件事。

我不是争強好勝的人,但如果要幹一件事,就要盡我所能,把事兒給搞明白。我做事的目的,其實很純粹,無所謂是演員還是老師,隻要沉浸在裡面,獲得快感,就是對的事。

還有人記得秀娥

我特别開心,到現在還有人記得“秀娥”。用角色陪伴了觀衆,還在觀衆心中留下了那麼深的印象,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殊榮。

《父母愛情》劇本本身就特别好。我看到劇本的時候,就在那哈哈笑。孔笙導演問我,覺得這個角色怎樣?

我說這個人物太可愛了。既然這個角色本身就這麼可愛,那我就要把她塑造得更可愛一點。

表演首先是要夫妻,要愛所要表演的那個人或者那個角色。愛一個人後,才能诠釋好她。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我那時候特别愛秀娥嫂子,因為她真的就是個普通人,但又那麼善良,性格裡帶着國人常有的那種淳樸,還有那種小的雞賊。不是那種被高學曆沾染過的角色,她就是我們這片土地上長出來的蕨菜,鮮活又堅韌。

這樣一個可以“被留存”的角色,編劇、導演和演員都功不可沒。

藝術作品不是孤芳自賞,它是共同參與,服務于觀衆的。如果一個角色在觀衆心中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記的話,那這三個人都應該挨打。

很多人問我,還想不想再去塑造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對我來說,我願意和角色去相遇,而不是刻意去尋找。

這跟談戀愛差不多。你說你談戀愛非要找個人,雖然一些婚介所也能給你促成,但也需要你很多次相親,才能确定你愛的那個人。當然也有那種一見鐘情,不期而遇的。

我要保留這樣的狀态,我期待和那個角色去相遇。

演戲是潤物細無聲

有的時候我挺害怕聽到演技天花闆,或者演技炸裂這些話的。不能誤讀演技,能看到的演技,未必就是好的表演。

每個人演戲都會緊張。表演技術,就是抛開那些有意識的幹擾性東西,用技術能力,把“我”隐藏起來成為另外一個人。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觀衆覺得演技炸裂,一定是感動了你,你被它“擊中”了,是以有時候就會誤讀一些好演員呈現出來的技術。我們看到的表演一定不是炸裂的,演戲是潤物細無聲的,你看不到他在演,那才是真的技術。

演員這個職業相對來說,比較帶光環,有光的地方大家都願意去。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事這個職業,我覺得你應該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個職業到底是幹啥的。

如果你都不知道這個職業是做什麼的,它需要訓練什麼,它需要掌握什麼技術,隻靠一腔熱情就要進來,最後卻一團糟,我特别想對這些人說,一定要冷靜,越是選擇進入這種光鮮的行業越要冷靜。

時代面孔|劉天池:最怕聽到演技炸裂這種話

去年,我開始在短視訊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觀點。如果我的這些生活、工作的感受,或者也可以說是經驗,在網友們成長過程中,或者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能夠和他們産生一些共鳴,那我覺得就夠了。

很多網友問我,教過那麼多的“明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實對我來說,就還是老師和學生,沒有三六九等,他是誰不重要。我跟學生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表演有一個标準,我們兩個是這個标準在衡量,而不是你聽我的或者我聽你的這種關系。藝術本身有它的創作規律,我們遵循這個規律就好了。

策劃|張強

撰文|麗醬

編輯|波仔

校對|老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