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作者:倉巴鹿人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如果你不熟悉電影《法蘭西特派》,那麼或許對前幾期中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略有印象。這兩者的風格如此相像,顯然是導演韋斯·安德森的作品。

由于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對于本片我并沒有非常深刻的思考,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依舊給我帶來了一場感官上的奇幻體驗。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單元式叙事風格,環環相扣

整部影片講述了20世紀,在法國一個叫“無聊至極”的小鎮上,雜志編輯小阿瑟·霍維茨将旅行系列專欄轉型為《法蘭西特派》,他集結了當時最優秀的駐外記者,組成自己的團隊,每周報道國際政治時事、通俗藝術,以及各種人們感興趣的故事。

如何介紹一個20世紀巴黎的美國報社,這是個很有難度的問題。無論是從曆史、人文還是民俗,都需要花費不小的工夫,然而巧妙地是,導演從三個小故事切入,展示了這個報社所涉及之廣、角度之奇。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單元式的叙事方式其實在文學和影視中并不少見。

很多小說和電影就曾用過這種方法來講述,看似毫無聯系的幾個小方塊,組合在一起,就是整個故事的完整拼圖。然而雖然故事不同,但他始終圍繞着一個不變的主題,這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組合方式。

三個故事分别是:《具象的傑作》、《修訂宣言》、《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廳》,被判終生監禁的藝術家為看守缪斯作畫,藝術經銷商買下他的畫,并且大肆炒作,進而引發巨大轟動。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革命學生們以自由為目标而奮鬥,并在“五月的事件:一本巴黎筆記本”的啟發下,撰寫了兩篇文章。

奈斯卡菲中尉是警界的烹饪高手,一次偶然機會,他成功破獲了一起綁架案。

每一個故事都圍繞着一個或數個權力機關展開:監獄/畫廊,學院/廣場,以及警局。每一個長鏡頭則由無數小的細節建構出精妙的社會結構,這是媒體與社會的關系,也是時代與人類的關系。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色彩、畫幅、靜态畫面,保持一貫風格

導演的風格其實已經十分明顯了,形成格調,是一種超高的藝術修養。

在影片的展示過程中,導演以一位旅行記者的視覺來展示報社所處的社會環境:無聊鎮。無論什麼時候,這位記者都不曾離開腳下的自行車,十分符合影片荒誕的基調。

整部電影都在黑白和彩色之間時不時地切換。黑色的部分是整饬的,彩色的部分是明媚而冶豔的。一個非常驚豔的色彩運用的例子:畫家和模特的互動出現在黑白鏡頭中。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當兩人離開房間,随着鑰匙扭動關閉房門的清脆聲音,畫面瞬間從黑白轉換成彩色。聲音和色彩打了個出乎意料而嚴絲合縫的配合,同時讓你思忖,黑白和彩色分别象征着什麼。

而近乎正方形的畫幅比,讓你不得不将自己的視線聚焦在螢幕中間,時刻關注故事的走向,用來刻畫故事的氛圍感。

在靜态畫面中,更是給人一種一頓一頓的節奏感,有點類似定格動畫的感覺。每個靜止的畫面,都充滿了導演要表達的語言,我覺得這正是節奏的有趣之處。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或許講到這裡,你會猛然想起安德森制作的定格動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雖然動畫在前,但你依舊能感受到導演把控節奏的影子。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選景和影像材質,真的需要大膽一些

在選景方面,導演也選擇了一個“感覺像是巴黎但又不像當今的巴黎的城鎮——更多的是一種巴黎的記憶”的地方。

背景和構圖總是讓我覺得心情舒爽,果然“對稱狂魔”的稱号不是浪得虛名。人們常常會覺得對稱構圖缺乏新意,可導演卻将它運用到一個極緻,所謂極緻對稱,不過是信手拈來罷了。

影像材質也十分有趣,在後面敵對雙方激烈對抗的時候,動畫形式充分表達了這種緊張和刺激感。略顯誇張又充滿幽默感,兩者之間的随意切換讓我沒有任何不适,不得不承認,這真是精彩。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随着自媒體的興起,傳統媒體早已被擠兌到邊緣,然而這并不僅僅是媒體形式的更疊,還有在表達方式上的去個性化、去思考性以及去嚴肅性。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自媒體能夠更大的展現個性化,然而在我看來,當海量的資訊向人湧來時,你很難保證自己不被這些資訊所淹沒、吞噬。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法蘭西特派》| 一份寫給傳統媒體的情書

當自媒體人群為了擷取流量時,某種方式就會被大量模仿,你很難看到不一樣的内容。然而當真正有人發出比較個人的聲音的時候,又會因為太過小衆而被忽視。

是以說導演的目的,在我看來與其這是一次傳統媒體的結束,不如說更是一場隐形的思考:個性化的表達還有多少生存的空間,而你,又有多久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了呢?

主編/倉巴鹿人

撰文/阿森

圖源/《法蘭西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