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發現:在同等聰明和适應力的人裡,遇到困難,有些人能夠堅持克服,有些人卻停滞不前。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更能扛事。
遇事扛得住,是一個人能力的展現,也是一個人最稀缺的才華。
都說,一個人遇事的态度,藏着他的人生走向。
一個人能扛多少事,就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真正能扛事的人,往往都具備這三種能力:做事有章法,為人多豁達,難時有韌性。
扛得住事的人,做事有章法
作家蘇岑說過:“人不需要有那麼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一個人,能扛得住事,必定有他做事的章法,堅守的原則。
有自己原則的人,内心自有天地,不會為私利妥協,也不會為人情所困。
堅守自己做人做事的準則,是一個人說話硬氣,做事坦蕩的底氣,因為他們既經得起考驗,又抵得住誘惑。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是個處事很有原則,有一套自己做事章法的人。
她始終堅信:公司裡必須以身作則,杜絕裙帶關系,不要拉幫結派,哪怕被别人罵說六親不認。
早期,格力電器生意異常火爆,很多經銷商常常拿不到格力的貨。
當時,董明珠是格力電器經營部長,武漢的經銷商為了能夠優先拿貨,尋求董明珠的哥哥幫忙,并承諾,事後會有相應的“辛苦費”。
哥哥原本以為事情十拿九穩,興高采烈地找到董明珠,說明情況,沒想到,卻被嚴厲拒絕。
一氣之下,哥哥寫下絕交信,從此20多年不相往來,即便哥哥說要把她移出族譜,董明珠也從未妥協過。
她的所作所為,讓老闆放心,讓員工放心,讓合作者放心,才換來如今的功成名就。
董明珠這種堅決,強硬,不輕易改變原則的做事方式,讓别人形容她:走過的路都不會長草。
就像書籍《力量原則》裡所寫:
“你的力量來自于你為人處世和生活中的原則,這份力量讓他人感受到你對外界的尊重,也讓别人尊重你。”
一個人堅守的原則,就是他行走世界最好的名片。
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早晚會成大事,更能在危機面前扛得住事。
有大格局的人都清楚,守住底線,是一個人立足于世的根本。
現實中卻有很多人,為了一己私欲,而枉顧禮法,肆意妄為。
殊不知,這是把自己推向深淵的開始,最後隻會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唯有那些守得住底線的人,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寬。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對原則堅守的态度,決定了他人生的境界與高度。
做人有分寸,處事有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做到心中有尺,才能無往而不利。
事來能扛是本事,說一不二是格局。
扛得住事兒的人,經得起磨砺,守得住本心,靠自己笑着走到最後。
扛得住事的人,為人多豁達
人生路上,多的是不公與磨難,悲喜态度的不同,取決于看待事情的角度。
很多時候,能扛事,不是拿得起,而是能夠放得下。
作家汪曾祺為人幽默豁達,筆下也盡是人間的美好和溫暖,但他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辛酸往事。
中年落難的他,曾在各地輾轉飄零,度過了暗淡無光的十年。
下放農村改造期間,當時已年近四十的汪曾祺,扛過麻袋、掃過豬圈、挑過大糞,把前半生落下的髒活、累活,都給撿回來了。
有人曾經問過他:“那些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他的答案很簡單,就四個字:“随遇而安。”
面對生活最好的姿态,就在于,既能接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楊绛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内心的從容與淡定。”
遇事看淡不抱怨,為人豁達不計較,是對他人的寬容,更是對自己的成全。
豁達,看似輕松,其實都是曆經世事後的通透,行至水窮處的釋然。
做一個通透豁達的人,事事不較真,善待自己,是對苦難生活最大的反擊。
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交警執勤時,發現一位大爺悠閑地蹬着三輪車,車上卻堆滿了木柴,木柴堆上還坐着一人一狗。
于是叫停了三輪車,對大爺進行詢問,沒想到一連問下去,才知道大爺唏噓的人生:
爸媽都不在了,老婆難産走了,哥哥也沒了,唯一的親人就是這輛三輪車上的傻弟弟和一條老黃狗。
交警不敢置信,繼續問大爺:這些事擱誰身上都特别痛苦,但我看你剛才特别開心,又是為什麼呢?
大爺拿手向前比劃着,說:“往前看嘛,人總要往前看!”
命運待他以刻薄,他卻報之以寬宏,才是一個人活出自我的最佳诠釋。
世間皆苦,人生不過是硬抗,把痛苦融進生命的體驗,而後帶着樂觀豁達的心,繼續走好腳下的路。
當你遇事不怨,不沉湎于失去的痛苦時,放眼前方,就會發現,生命時時有饋贈,生活處處是驚喜。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生活也絕不是你活成的樣子,而是你想要記住的樣子。
能扛事的人,大多豁達,因為他們能夠接納所有的困惑,原諒所有的不足,看透生活的真相後,繼續輕裝前行。
扛得住事的人,難時有韌性
《島上書店》裡有這麼一段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痛苦的那幾年,将人生變得美好遼闊。”
有時,遇事撐不住,你的人生注定充滿坎坷;
撐住了,你會發現,苦難不過是磨砺的另一個代名詞。
加拿大華裔運動員瑪姬·麥克尼爾,從小就被親生父母棄養,生活在異國他鄉,但她從不賣慘,隻會拼命。
有遊泳天賦的她,也曾一度被哮喘困擾,她沒有選擇怨天尤人,而是選擇默默奮鬥拼搏,絕地反擊,書寫自己人生的篇章。
每天都全身心投入到遊泳訓練項目上,不斷挑戰自我,完成自我蛻變,最終在奧運會上斬獲了蝶泳冠軍。
如尼采說得那樣:“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能扛事,并不是毫不畏懼,而是你明明感到痛苦,仍願意迎難而上,堅持到底。
能把苦默默吞進肚裡的人,往往愈挫愈勇,他們會把所有的委屈不甘,都化作前進的動力。
人生這趟旅程,本就是充滿阻礙,關關難闖,但你努力到了極緻,生活自然會拉你一把。
最難熬的時候,往往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傷口疼到極緻,恰恰是愈合的開始。
你有多能扛,接下來的人生就會有多精彩。
電影《奇迹·笨小孩》中的主人公景浩,就是在苦難面前,依舊堅韌生活成長的奇迹笨小孩。
他被父親抛棄,母親因病早逝,相依為命的妹妹患有先天心髒病,為了給妹妹籌錢治病,他铤而走險借高利貸,想要創業開廠,卻屢屢遭創。
但他卻從未被打倒,也不曾放棄,做什麼都拼盡全力。
最終曆經千辛萬苦,他帶着同樣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美國巴頓将軍說過:
“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谷底的反彈力。”
磨難使人成長,隻有在生活漩渦裡不屈不撓的人,才擁有行走世界的本事,創造屬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真正厲害的人,就是那些能将壞日子往快樂裡過,扛住生活的暴擊,嘴角卻始終向上的人。
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行不通的路,生活真正的英雄,不過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選擇熱愛。
在糟糕的人生裡,不厭其煩地持續堅持,等待你的必将是峰回路轉的人生。
▽
白岩松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的時候,你的内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來你隻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争,注定單槍匹馬。
人生在世,沒有人不是磕磕絆絆,負重前行。
遇事能扛,是自我認可的底氣,也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做事有章法,行事有原則,才能心中有底,行穩緻遠;
為人多豁達,不為得失擾,才能過好當下,活出自我;
難時有韌性,遇事不逃避,才能否極泰來,涅磐重生。
唯有如此,曆經千帆,嘗遍百味,方能不亂于事,不困于心,做生活真正的勇士。
作者:有書Jo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