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劇集裡好像還沒有哪一部能夠如此直面教師性侵學生事件。
又是對岸的台劇,率先邁出了第一步。
最近網飛出品的《她和她的她》生猛地揭開了這層性羞恥的面紗。
觀劇過程中再次浮現了曾經閱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時的壓抑情境。
很難不想到已經離開人世五年的林奕含。
也慶幸總有人沒有遺忘林奕含。
如果她還在就好了,她能看到就好了。
職場女精英林晨曦(許玮甯 飾)業務能力超群,素日裡習慣了獨來獨往。
她拒絕主動靠近他人,也抗拒他人的親近。
哪怕面對相處多年的溫柔男友李皓明(李程彬 飾),也難以敞開長期封閉的自我,維持一段正常的親密關系。
她好像斷情絕愛,任由鄉下獨自生活的母親艱難維生也不加以關心過問。
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擾亂了她的記憶。
似乎是穿越時空,又似乎是平行世界。
她奇詭地發現她的家庭美滿,友情牢固,而本應是男友的李皓明變成了陌生的警察小劉。
昔日學姐顔聖華(賈靜雯 飾)竟成了謀殺高中化學老師謝志忠(陳以文 飾)的主要嫌疑人。
而自己又被師娘口口聲聲呵斥為勾引老師破壞其婚姻的第三者。
中學時期被侵犯被傷害的悲痛回憶終将襲上心頭。
“謝老師沒有孩子,是以把你當成自己的女兒。”
看似溫良恭順的謝老師循循善誘地傳授知識,實則是道貌岸然的僞君子把學識當作獵豔的武器,随時等待狩獵捕食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女,侵蝕她吞噬她。
一心渴望老師認可、追求學業進步的孩子,直到被侵害的那一刻才驚悉一切都是她的誤解。
我想,看到第六集結尾的時候,每一位觀衆都有着相似的絕望感。
好想拯救螢幕裡被圍困的她,以及螢幕外無數遭遇同樣事故在黑夜裡無聲哭喊的她們。
而故事到此也趨向明朗,各種與現實脫軌的奇異事件原來是車禍之後的林晨曦竭力忘卻學生時代痛苦往事而虛構出來的「解離世界」。
解離症,是一種不為大衆熟知的精神疾病。
受到極大壓力或精神創傷的患者會進入自我構想的「解離世界」。
他們對自己所處的時間、地點與身份的認知與現實嚴重不符,常常覺得當下的生活并不真實,創造出一些虛幻的情節。
是以前幾集由林晨曦視角展開的叙事脈絡顯得稍許淩亂無序。
一頭霧水的我們分不清什麼孰真孰假,其實也無需厘清孰真孰假。
劇集便是借「解離症」将一樁假想的兇殺案和真實的性侵案串聯起來。
難得有劇以懸疑驚悚為精神分析做嫁衣,觀衆卻不加以诘難。
邏輯并不重要,她的世界早已支離破碎,雜亂無章。
解離在制造戲劇沖突讓所有劇情變得合理的同時,也揭示了更為深處的悲怆。
事實上,遭遇性侵後整個社會不懷好意的窺探更為殘酷。
家人的無動于衷、師娘的诋毀謾罵、好友的洩密背叛、學姐的沉默怯懦、校方的息事甯人、初戀的有始無終都讓她沉溺于悲痛的過往難以自拔。
沒有人天生願意成為受害者。
任何性暴力都是社會性的,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社會協助施暴者完成的。
而「受害者有害」的輿論仍然無情地對受害者施以重創,逼迫她們自我拷問自我厭棄。
是整個社會的偏見讓得逞的施害者逍遙法外,而僞善的幫兇們也難辭其咎。
師娘是唯唯諾諾的幫兇,作為施害者的妻子不願認錯道歉還倒打一靶。
林晨曦父親是世俗成見的幫兇,他一遍遍氣急敗壞地質問着女兒:
“你是不是在說謊?你沒在反抗嗎?你沒有說你不要嗎?你沒有把他推開嗎?是不是你有什麼問題?”
向來被責備的都該是施害者,而非受害者。
為什麼不去質問施害者為何不能克制呢?
受到侵害無法立刻回避不是受害者的過錯。
未經他人苦的旁觀者卻要苛責林晨曦們為何沒能成功反抗,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對受害者的二次暴擊。
人在極度恐懼震驚的時候會自然失去反抗的本能,隻有瞠目結舌的力氣。
她們血淋淋的傷痕好不容易結痂,卻又被反複撕開觀看。
即使是血濃于水的家人,在性教育的課堂裡也似乎總是在缺席。
明明是他們曠課,卻自以為還沒開學。
是以當年不相信自己的父親和弟弟而後不惜代價的複仇畫面,都隻是林晨曦「解離世界」裡一廂情願的美好幻想。
黃粱一夢令人心酸,但不悲哀。
若幹年後白發蒼蒼的父親佝偻着身子落淚地說道“幸好你還是長大了,雖然比别人孤單點,比别人辛苦點”的場景,想必林奕含也曾憧憬過。
林奕含在自殺前八天的采訪中這樣說道:
“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不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而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集中營尚可以被摧毀,但是性侵暴力永遠不會停歇,其後遺症也難以根除。
為什麼受害者的餘生要隐忍羞愧,而施暴者卻可以繼續體面地活着呢?
始作俑者中風癱瘓了還能閑情雅緻地吹風看海,忘卻一切,安度晚年。
隻有林晨曦一直被困在那個未成年的暴雨天。
她的人生本該美好絢爛。
可今後再怎麼奮力向前,思緒也不斷倒帶回那個房間的天花闆。
“我用意志力讓自己日常回到正軌,但我的靈魂無時無刻都在分崩離析。”
于是,難以和自己和解的林晨曦就将靈魂解離成了兩個她。
一個她,是得不到了解就隻好自我吮吸傷口、掙紮着自作堅強的她,是看似完整的她。
另一個她,是十來歲就被困在那個逃不出來的房間絕望地盯着天花闆的她,是破碎的她。
這便是她和她的她。
也都是孤獨的她。
破碎的完整—宋念宇(《她和她的她》主題曲)音頻:00:0004:06
她隻能在「解離世界」裡撿起破碎的她,盡管是破碎的完整。
千千萬萬個她,千千萬萬個林晨曦,千千萬萬個房思琪,千千萬萬個林奕含。
她們受過傷的靈魂,都有着無形的疤痕。
林晨曦擁有和房思琪一樣令聞者黯然神傷的經曆。
所幸,她沒有被安排房思琪的結局。
李皓明的設定大概是近年來女性向劇集中最讨喜的男主角了,近乎和孔劉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飾演的溫柔丈夫一樣,都是完美無瑕不離不棄的伴侶。
即使另一半深陷多麼苦痛的磨難,他們都會無微不至地開導和陪伴。
像林晨曦這樣的女強人照樣遭到職場霸淩和莫須有的誣陷尚能成立。
但無法自我撫平的創傷終究要深愛她的男友救贖的處理還是有些經不起推敲,不免存在浪漫化苦難之疑。
或許,「解離世界」裡行俠仗義的孤勇者警官小劉更是林晨曦盼望自己男友真正呈現的形象。
哎,難道女性走出傷痛的必備條件就是需要一個無限包容她照顧她的完美男友嗎?
這是創作者們美好的願景,但過于烏托邦的結局并沒有真正觸及到女性自我蘇醒的獨立意識。
此刻的感動隻具有即時性,不具有社會性。
因為其個人境遇的改善并不來自本人的自主抗争,這種似乎回到正常軌道的生活說到底是被他人修複、被讓渡的。
最後開朗起來的林晨曦大概是另一個世界不再逃避現實不再委屈自己的林奕含。
而當年同為受害者卻忍氣吞聲想着以後長大就好的顔聖華,也勇敢地與家庭暴力的丈夫離婚,并且冒險搜集丈夫對林晨曦職場性騷擾的證據對其發起狀告。
她們遲到的相擁充滿girls help girls的溫馨動容。
林晨曦和顔聖華是上岸了,但現實中仍有無數的房思琪陷于泥潭中,卻并沒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拉她一把。
像林奕含就永遠地定格在本該擁有無限可能的26歲,未能如願走出青春的夢魇。
如果每個受害者都擁有爛俗卻大團圓式的happy ending,那也挺好。
而房思琪式的悲劇從未停止,當下這一秒還會有慘案在不同的角落發生。
這世間依然有無數謝志忠,無數李國華。
誰也沒有資格替房思琪們原諒。
“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幫我接住這件事。”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和過去和解。
撥雲見霧真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無限消磨人的耐心與韌性。
無論何種創傷,任何人的撫慰、勸阻哪怕是風雨同舟的陪伴都不會讓你大徹大悟如釋重負。
“我的靈魂某些碎片被留在受創現場,我一直困在那裡,我的人生卡住了,哪裡也去不了。”
這種被卡住的感覺或許難以消散,但人生總是要繼續。
被卡住的人生也能聽到風聲雨聲心跳聲。
林晨曦,不僅要在「解構世界」裡做個勇敢的小朋友哦。
雖然背負着沉重的過去,但也要試着向前邁出微小的一步。
每個人都要主動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林奕含也曾說過: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僞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
她試圖告訴所有同樣遭遇不幸經曆的女孩子們:
勇敢地行使生氣的合法權利,不要為難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過錯去懲罰和折磨自己。
這世界雖然糟透了,但依然存在很多美好的事物。
“我也是被愛的,被整個世界所愛,被日光所愛,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你的未來不會被灰暗遮蔽光明,你依然值得被愛,也依然有人愛你。
房思琪們,你們站起來了,才會有無數個李國華倒下去。
一個女孩能平安健康地長大真的很不容易。
可即使她能平安健康地長大成人,今後的漫長歲月裡還是會遇到職場性騷擾、性别歧視、被潑髒水造黃謠或者家庭暴力。
“希望你以已婚人士的身份來就職。畢竟像你這樣單身又美麗的女人,在公司很容易惹來一些麻煩。
“你是不是把我們的視訊傳給你朋友看,你不是答應我你不會外流的嗎?”
“你快生了吧。你們部門這麼忙,你突然懷孕真的很不負責任。”
《她和她的她》幾乎拍攝了所有當代女性會遇到的各種窘境。
沒有公德的企業利用女員工招待客戶陪酒賺錢、即使是富家名媛也會被傳播私密視訊、女上司惡意刁難懷孕女職員...
受到性暴力的女性還互揭傷疤用貞操羞恥審判彼此,越看越窒息。
其實也沒有誰想比較誰的疤痕更深,雌競沒有勝利者。
女性困境确實是整個社會應該重視的議題,關于女性創傷的構想很好。
但是本劇羅列了許多典型遭遇,把現今女性被物化的不公和苦痛一股腦都丢進去,想展現的東西太密集反而顯得有些刻意求之、畫蛇添足。
支線劇情浮光掠影提到的其他女性議題與主線明顯較為割裂。
主創把控不到位,于是最後被迫端來一碗其樂融融的雞湯一筆勾銷。
女性配角們為主角服務的目的性太過強烈,和主題的呼應也不夠順暢,拍得太單薄了。
一本書裡也不是所有帶血的章節都值得無腦觸動,抽離出來看或許更客觀一點。
畢竟,女性的困境永遠也說不清道不盡。
許多台劇也都是創意好、概念好、題材好,但是執行效果不夠絲滑。
我們不要神話台劇,也不要捧殺台劇。
文字雖是冷媒介,但在空間的描述和情緒的表達确實比影像更扣人心弦。
本劇前期一直以懸疑做宣傳,結果僅是強行營造懸疑氛圍,不免有些蹭主流類型而故弄玄虛。
雖是九集的篇幅,但處理起來并不夠精簡,叙事節奏過于緩慢,觀衆不一定有耐心看到結尾。
還有些細節硬傷和遺憾,比如幾個不知所雲的角色登場(如郭雪芙客串的盲人)、塑造單薄的聖人男主、過于刻意的巧合安排(吳慷仁所飾演的職場性騷擾上司恰好是對顔聖華家暴的丈夫,某種程度上推動林晨曦顔聖華重遇聯手抗衡父權的工具人)、有些生硬的劇情剪輯以及缺乏力度、被诟病粉飾太平的幸存者偏差結局。
不過瑕不掩瑜,這些不足并不折損整部劇的立意以及觸發的思考。
至少有人鼓起勇氣去講述這個主題,并且提倡大家積極面對創傷。
也算是今年目前為止沒有陣容詐騙的一部台劇了,觀感上也沒有不适。
能引發廣大女性後怕的便是即便你沒有遭遇性侵,但是你還是不經在回憶中搜尋那些離危險相近的時刻,細思恐極地尋思災難發生的可能性。
雖然猶如觀看命題作文,然而大陸的我們連這樣發人深省的題目都沒有。
盡管劇集撬不動要害,那也比某些諱莫如深轉移重點自我閹割的女性向劇集要強得多。
試圖效仿南韓影人的對岸至少表面工夫做足了,而不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真誠本就是一種力量。
能發出寶貴的聲音并能被聽見,怎麼樣都值得鼓勵吧。
他們是可以做得更好,那我們還會有資格做得更好走出國門嗎?
題材上赢麻了的台灣未來還會有更多揭露社會陰暗、挖掘複雜人性的影視作品如春筍般湧現,野心勃勃地沖擊海外市場。
後續無論成相如何,我們也還是隻有羨慕的份兒。
這種隻能豔羨同胞創作自由的失落會持久嗎?
“生小孩到底哪裡有錯啊?我們不是應該對懷孕的女性更多體諒和包容嗎?”
拍性侵到底哪裡有錯啊?我們不是應該對開拓影視創作邊界的作品更多體諒和包容嗎?
直接聚焦未成年少女性侵前後過程并深度描寫的影片《嘉年華》不該隻是昙花一現。
這種題材就沒有什麼高分低分,隻要拍了沒有消費任何一個房思琪就是佳作。
林奕含,沒有人比你更值得擁有幸福。
如果可以,我要給你一百個棉花糖的擁抱。
你曾說你是馊掉的柳丁汁和濃湯,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
不,你是新鮮的柳丁汁和濃湯,是永不凋謝的玫瑰和百合,是夜空中最亮的北極星。
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的你,一切安好。
願每個女孩都被溫柔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