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作者:美麗的回味

11月20日,B站舉辦了2021-2022國創動畫作品釋出會。說起來,這已經是“小破站”第5年舉辦動畫釋出會了。

在本次國創動畫釋出會裡最受人期待的作品,我敢說,一定是《三體》。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我想,《三體》對于中國科幻業界的重要性不必贅叙。就算每個讀者對“《三體》是中國最優秀的科幻小說”的說法見仁見智;但必須承認,中國科幻在世界舞台、在主流讀者心中的地位,是《三體》确定的。

而B站這次的釋出會上,《三體》動畫用短短兩分鐘的預告片,極盡可能用精良嚴謹的視覺效果,還原小說高度抽象畫的描述。你能看到氣勢恢宏的“三體遊戲”虛幻場景,鋼鐵工業風渲染的城市圖景,亦或是在無垠太空中直面三體威脅的太空軍艦隊;橫亘天地間的太空電梯、被三體人鎖死科技的粒子對撞機、聯合國總部門口的鑄劍為犁。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從各個大場景的重制到小細節的描繪,看得出來,《三體》動畫很是用心地打磨還原,給觀衆們以未來三體世界充實的代入感。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是以盡管《三體》動畫從2019年立項開始一鴿三年,但是一出預告片之後,粉絲們還是原諒了這種“鴿子行為”——這不僅是三體粉絲們寬以待人的包容性(笑)和影片肉眼可見的品質,也因為《三體》的影視化改編,一直以來都困難重重。

電視劇從一開始就遭到強烈反對,電影項目也是屢次流産。

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和張靜初主演的電影《三體》,原定 2016 年趁大熱上映,卻至今杳無蹤迹。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那麼,《三體》要拍成電影到底有多難呢?

簡單來說,《三體》就是講述了一個跨越數百年,人類與三體人愛恨情仇的故事。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充滿了力量與美學、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有兩個文明之間的交織與存亡;《三體》從精神、人性、道德、信仰等方面出發,站在科學的角度理性地诠釋人文主義、道德主義、生存法則。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抛開史詩級的故事架構、以及《三體》裡頭涉及的各種高端理論,單單是宏大的星際戰争場面也是中國電影業所很難駕馭的。

劉慈欣本人公開表示,中國電影人目前的能力和經驗還有點不太能夠拍出《三體》;就連知名大導演卡梅隆也認為,要想拍出《三體》原著所表達的深度,至少根據六部電影的大小來拍攝,耗時長也是很正常的。(據說當年諾蘭甚至李安都有接觸過《三體》改編這事,标準答案都是這電影拍不了。)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當年卡神直接對話大劉,曾經給《三體》粉絲們留下無盡遐想

但就是這樣的背景宏大複雜的作品,率先讓《三體》的“影視化”獲得人們認同的,竟然是這部粉絲制作的“方塊人”作品。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在B 站上,評分則有讓人吃驚的 9.9,而且是超過了5萬人點評。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乍一看覺得沒啥,不就是個評分高的番劇嘛,但動畫起初是在遊戲《我的世界》裡搭建做出來——這難度像在現實中用樂高零件拼場景人物,然後寫劇本畫分鏡拍出來差不多吧。

而在一衆三體粉絲的審視下獲得了極高的好評,也不止是因為剛開始時制作的難度——在《我的三體》中,盡管人物和場景設定走極簡路線,但情節則完全忠實于原著,更是還原了書中很多名場面。

比如古筝計劃切割巨輪: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最經典的水滴探測器毀滅人類艦隊,太空2000響: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動畫在這裡配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真有一種悲壯的史詩感

“水滴”就那麼輕輕松松幹掉了整個人類太空艦隊,每艘飛船都結結實實被洞穿,船體崩飛、支離破碎。

原著裡,對“水滴”是這麼描述的: “探測器呈完美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銀河系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得這滴水銀看上去簡潔而唯美。”

而動畫中給出的大特寫,也近乎完美複刻了原著: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那麼前面說了《三體》改編的困難,想要做成這樣的效果想來是大投資、大制作吧?但其實,《我的三體》系列最初是由粉絲自制的。

2014 年,網友“神遊八方”出于對原著的熱愛,開始在 B 站更新這部“畫作崩壞”的同人動畫。但受限于成本和團隊規模,第一季主要的劇情都是采用遊戲錄屏+旁白的形式展開。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這個粗糙的畫風,據說大劉看了開頭幾段就被勸退了

第一季的片頭還有這種前方預警:初次接觸此畫風可能會使您感到不适,怕眼瞎者請自行右上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而制作人員更是靠着 QQ 群找來不知名的配音演員,甚至還有網上聊來的編劇。就這樣,大家利用業餘的時間拼湊出來了一部作品。

而到了2016 年,擁有《三體》版權的遊族公司,找到了神遊八方團隊,将其收編。從此,野生同人變成了官方作品。這之後,《我的三體》才有機會使用正兒八經的 3D 動畫軟體來制作。但原始風格被延續了下來。是以現在大家看見的人物還是方塊,很多場景仍是像素馬賽克,其實是團隊有意為之。

不過除了硬體上還原了原著中的場景,《我的三體》中做的更好的,是盡管用極簡風刻畫人物,卻依舊把原著中重要角色的精氣神保留了下來。

就比如說羅輯的好基友——大史。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在《三體》第一部中,大史一出場,就帶有一股糙曠橫勁,書中是這樣寫的:

“這人長得五大三粗,一臉橫肉,穿着件髒兮兮的皮夾克,渾身煙味,說話粗聲大嗓。”

我們也能從兩名少校軍官的對話中,側面了解到大史:

“他劣迹斑斑,前幾年在一次劫持人質事件中,他不顧人質的死活擅自行動,結果導緻一家三口慘死在罪犯手中;據說他還和黑社會打得火熱,用一幫黑道勢力去收拾另一幫;去年又搞刑訊逼供,使一名嫌疑人緻殘,是以被停職了……”

從後來大史的行為上看,這段話應該不都是真的,但是百分之七八十應該是能對上号的,是以我們能知道,這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狠角色;

動畫裡的大史角色塑造地非常傳神:臉頰兩邊的黑色是屬于中年男人的性感絡腮胡,還不羁地抽着煙;對羅輯一頓盤問也很有痞氣和壓迫感。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不過最凸現性格的、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這段飙車追逐戲。這裡講述的是羅輯在拒絕成為面壁者後,經受不住沖擊而獨自出走,随後遭到殺手伏擊,大史緝兇的故事。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盡管這一段是動畫原創的劇情,但大史和殺手的貼身肉搏、公路追逐的險象環生,還有殺手逃走/大史抓人時的各種在高樓樓頂閃轉騰挪的心理博弈(可以看出緻敬了不少經典動作電影,看的時候幾乎一下子就讓我想起來成龍的《A計劃》,)還有大史時不時爆的粗口“我管你是美國還是醜國”,都把大史這個人物形象中的狠勁、膽氣、還有狡黠都表現出來了。

事實上,《我的三體》的主創們對原著中人物情感的了解以及将其改編到動畫中的打磨,都到了一個很深的層次。

比如說羅輯與三體文明對峙的那段經典對話,總是被書迷津津樂道。在騰訊推出的《一本好書》節目裡,話劇演員趙立新演繹下的羅輯是一個疲憊又有點癫狂的狀态,用自己的生命做籌碼,厲聲質問三體文明。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舞台劇需要演員用更誇張的表演去打動觀衆

但書中的羅輯,這時喝了很多酒,淋了一夜的雨,又在自己挖的“墳墓”土坑裡睡了一宿,(事實上還被失望的人類打了一頓);到第二天起來時,已經發高燒了,身體特别虛弱。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在《我的三體》裡,這段“挖墳”戲給了很多鏡頭。早已無人打理的墓地,歪七倒八的葉文潔、楊冬的墓碑,徹夜的大雨,将氣氛渲染到非常悲怆的情境裡

設身處地想一想,當時的羅輯應該是非常疲憊、無奈的。《三體》原著中并沒有對羅輯此時的心境進行過多的描寫,但寥寥幾句也能讓讀者感受到羅輯的内心感受。

“我對三體世界說話。”

羅輯說,聲音并不高,他本想重複一遍,但是沒有,他知道對方能聽到。

“對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對兩個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會忏悔,因為這是唯一的選擇。”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我的三體》也确實把這個名場面處理的更為恰當些。羅輯的語氣從滿含歉意到正式談判時的不卑不亢,再到說出“無言是最大的輕蔑,我們忍受這種輕蔑已經兩個世紀了”時的稍顯激憤,這一系列的情緒轉變都更加自然。此時的羅輯沒有偏激、沒有憤怒,他想到的是兩個文明的未來,至少,要握住地球文明的未來。

而在得到了版權方遊族的認可後,有了一定的資源支援,《章北海傳》也是我三系列真正實作“技術爆炸”的一季。

希恩斯在冬眠醒來後,與妻子山杉惠子在量子領域的計算機中行走的場景,無論是制作團隊對原著描述的還原,還是實際光影、畫面的表現,都到達了我三系列的一個新巅峰。

在《章北海傳》裡,也同樣設計了部分原創劇情用來塑造章北海的人物形象。

例如這段章北海與章爸爸關于保家衛國的對話,就讓粉絲在原著以外對章北海這個人物後來的行為轉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另一段靈感來源于《讓子彈飛》的鴻門宴的原創劇情中,面壁者希恩斯與章北海的為了誤導智子而進行的、鬼話連篇的隐晦對話,在人物表情的表現力上同樣獲得好評: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影帝對飙演技

兩人在想什麼互相門兒清,可在智子的監視下隻能互相裝糊塗,最後目标一緻的希恩斯和章北海達成了合作,露出一絲絲微不可查的微笑,而一根筋的三體人在兩人心照不宣的微笑中被瞞天過海、“騙”了個幹淨。

而在《章北海》傳中,同樣有十分傳神的場景複現:像是丁儀作為科學家代表接收水滴,最後時刻的那句“傻孩子,快跑”,還有章北海帶領自由選擇号脫離艦隊時的“自由選擇号,前進四”;

當然還有讓我感觸最深的父子醫院對話:

“北海,我隻能告訴你,那以前,要多想。”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深沉又令人感傷,很好地還原了書中的氛圍。這番話是父親對章北海的最後指導,增加了他對自己計劃的堅持。

不過章北海思想堅定,但從不是什麼“信念戰勝一切”的盲目自信;他從來都是十分理智的,從最基本的原理推測出最佳政策,然後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

就像書中解釋章北海這一切行動的理由時,流露出那種矢志不移的信念:

“我不需要思想鋼印,我是自己信念的主人。這種信念之是以堅定,是因為它不是來自我一個人的智慧。早在三體危機出現之初,父親和我就開始認真思考這場戰争最基本的問題。漸漸地,父親身邊聚集了一批有着深刻思想的學者,他們包括科學家、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他們稱自己為未來史學派”

在經曆過從第一部到《羅輯傳》畫面質的飛躍後,我對《我的三體》後續的畫面更新已經很難産生當初的震撼感。而感情細節的打磨,作為《章北海傳》這次的着力點,顯然是《我的三體》更為關鍵的部分。

誠然,《我的三體》無論從劇本、音效、畫面特效都達到了同人作品的天花闆,但并不代表這是一部真正“完美”的作品。最起碼,它“方塊人”的粗糙風格就勸退了一大批人。

三體動畫要來了,但我更想聊聊9.9分的《我的三體》

但我想,讓有創意和毅力的粉絲去産出優秀的同人作品,反過來刺激和推動官方生産出更好的作品,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支援的事。

如文章一開始所言,《三體》影視化難度極大。尤其是在國産科幻水準還沒有達到足夠成熟的這個階段,想把《三體》拍好懸之又懸。

時至2022年,劉慈欣另外兩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改編自《鄉村教師》)都已經完成了影視化的改編,而最出名的《三體》依舊在路上,希望這次三體的正式動畫化,能夠開一個好頭。

好作品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沉穩蓄力積累經驗,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三體》世界會完整的呈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