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Foresight News
原文标題:三分鐘讀懂 Hyperlane:區塊鍊之間的網絡通信層
多鍊生态系統正在成為加密行業的未來,因為這類方案在解決區塊鍊三難困境上展現出了相當強的競争力,并有望徹底改變使用者與各種協定的互動方式。然而,這些變化給開發人員帶來了新的麻煩,因為他們現在必須在生态系統之間進行選擇并處理分散的流動性。每條鍊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狀态島」,而建立「跨鍊」解決方案一般來說不得不去使用一些并不夠安全的資産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或在每條鍊上部署旨在支援的協定。如果我們想要真正迎來可靠的多鍊生态環境,我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跨鍊技術必須進步。加密技術廣泛采用的基礎在于促進無縫的區塊鍊間通信和開發人員體驗。
為了實作真正的鍊間協定,Hyperlane 正在區塊鍊之間建立一個網絡通信層。可以為開發人員提供跨鍊消息 API 和 SDK 等工具以減少建立跨鍊所需的時間,并使工程師們能夠專注于提升使用者體驗和安全性。
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目前的區塊鍊擴張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許多學校、公司和政府都有一個私有以太網,但它們是分散和封閉的。計算機網絡之間的通信沒有标準化,不過在 1983 年,TCP/IP(傳輸控制協定 /Internetwork Protocol)引入了一種新的通信協定,允許公共網絡開放和共享,一種通用語言連接配接所有網絡。
與網際網路類似,Hyperlane 的子產品化和創新架構允許任何人将新鍊連接配接到鍊間消息傳輸的高速公路。該解決方案為區塊鍊帶來了網際網路的互連性,并将加速加密世界網絡效應的成長。
發展現狀
現如今,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諸如橋梁之類的資産互操作性解決方案來實作鍊間的通訊和連接配接,使用者可以通過在某個區塊鍊上鎖定一定數量的數字資産來使用這些解決方案進行資産跨鍊轉移,中心化交易所也已經進行了不少這方面的嘗試。盡管區塊鍊互操作性不斷提高,但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跨鍊橋已經成為了黑客的「糖果盒」。2022 年跨鍊橋相關的黑客攻擊占所有加密領域黑客事件的 69%,造成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損失。随着跨鍊橋接入更多的鍊,用于保證橋正常運轉的智能合約數量會指數級增加,而其中任何一點漏洞都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要實作跨鍊應用的進一步普及,必須擺脫目前相關基礎設施缺乏足夠的安全保障、可擴充性和高成本等困境。同時還需要為多鍊平台設計新的解決方案,以友善開發人員為去中心化金融和經濟系統建構未來範式。
Hyperlane 如何解決應用跨鍊存在的痛點
Hyperlane 通過 3 項關鍵技術實作應用跨鍊:
- 消息傳遞 API
- PoS 機制保障通信安全
- 主權共識
區塊鍊郵箱
與 TCP/IP 類似,Hyperlane 使使用者能夠通過 Hyperlane 郵箱在鍊之間傳輸和接收資訊。每條鍊都有 n-1 個收件箱用于接收來自其他鍊的消息和一個發件箱用于發送消息。Hyperlane 郵箱可以在任何智能合約鍊上配置,并允許應用程式發送和接收鍊間消息。
發送和接收跨鍊消息需要三個步驟:
- 在源鍊上,應用程式調用發件箱聯系人。使用者可以通過指定目标鍊的收件箱域名、收件人位址和消息内容來發送鍊間消息。這些消息會被插入到發件箱的 Merkle 樹中。
- 源鍊的驗證者簽署新的 Merkle 根。
- 中繼器通過針對步驟 2 中的簽名根送出消息的 Merkle 證明,将消息發送到預期的接收者。目标鍊上的收件箱合約在接收者鍊在其收件箱中接收消息之前驗證 Merkle 證明。
提高欺詐成本
憑借獨特的驗證器保護來自每個區塊鍊的消息,PoS 共識方法可確定 Hyperlane 消息傳遞的安全。使用者可以通過質押代币并委托給一個或多個 Hyperlane 驗證者來提供安全保障。驗證者負責監控其鍊上的發件箱合約,并在傳輸新消息時不斷簽署 Merkle 根。如果他們試圖拒絕或過濾消息,可驗證的欺詐證明可以要求不良行為者支付罰款并剝奪其驗證者權益,進而提高消息傳遞協定的安全性。
可配置的鍊間安全性
在 PoS 提供經濟安全性的同時, Hyperlane 還引入了主權共識,這是一種防禦系統,使程式員能夠更改應用程式的跨鍊安全子產品 (ISM)。ISM 是指定應用程式安全模型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式可以使用主權共識修改安全模型并分散信任假設,以便最好地滿足其要求。借助這項技術,安全性從靜态解決方案轉變為子產品化解決方案。該團隊正在建構更具前瞻性的安全模型,例如獨立區塊鍊狀态的 ZK 證明,并将它們合并為 ISM。
ISM 的目前示例包括:
- 多簽配置:一個簡單的 t-of-n 安全模型。可以使用權益證明擴充卡合約來改變成員資格,以反映提供最經濟安全性的 Hyperlane 驗證器。
- Optimistic security:Optics 開發的一種安全方法,将安全要求前置。Optimistic ISMs 嵌入了一個欺詐視窗,在此視窗中,n 中的一方可以停止系統
- Dynamic:根據消息内容或應用程式狀态随時間改變其配置的 ISM。
團隊
Hyperlane 由設計并推動衆多協定落地的行業資深人士創立。Asa Oines、Nan Chi Hoai 和 Jon Kol 是 Hyperlane 背後的核心驅動力,旨在建立安全的通信網絡以實作互操作性。在 Galaxy 期間,Jon 管理投資團隊并參與了 Solana、FTX 和 Chaos Labs 的投資。Asa 和 Nam 作為 cLabs 早期工程團隊的一員,上司了 Celo 協定的實施。Cosmos 和 IBC 的創始人 Zaki Manian 和 Diem 的聯合創始人 Morgan Beller 是顧問團隊成員。團隊中還擁有多位谷歌分布式系統和 cLabs 協定工程方面經驗豐富的工程師。
小結
僅在 2021 年,就有超過 1312 家區塊鍊應用初創公司獲得了資金支援。區塊鍊世界中跨鍊活動的規模正在迅速增加,而針對這個領域安全問題的痛點也暴露在了所有市場參與者以及開發者面前。随着區塊鍊和生态系統數量的增加,顯然需要建構和內建更好跨鍊解決方案,以確定使用者和協定的安全。通過開發者平台和 API,Hyperlane 提供了支援下一代跨鍊應用程式所需的基礎設施。該協定目前适用于每個主流的 EVM 鍊,還會很快實作對于非 EVM 鍊的支援。
責任編輯: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