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邬賀铨:防止資料中心“過熱”,不要脫離實際盲目建設

作者:新京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同時,報告還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推動綠色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

為了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實作區域協調發展與踐行“雙碳”, 今年2月17日,“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算力被譽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産力,與雙碳政策的綠色發展相伴相生。

專訪|邬賀铨:防止資料中心“過熱”,不要脫離實際盲目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受訪者供圖

算力被譽為新的生産力,數字時代正在召喚一張高效率的“算力網”。

從首次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概念,到八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10個國家資料中心叢集,“東數西算”國家工程啟動8個多月,緻力于将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資料要素跨域流動,進而打通“數”動脈,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根據規劃藍圖,這樣既緩解了東部能源緊張的問題,也為西部開辟一條發展新路,同時實作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目标。

“東數西算”需要哪些技術突破,如何兼顧算力提升與節能減排,以及加碼布局資料中心,怎樣避免無序競争?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東數西算”工程結合了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分布的區位特點,是适應中國新時期國情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個必要工程。

在邬賀铨看來,“東數西算”中的“西”也不是說西部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去做資料節點,還要考慮該地區是不是在能源、土地以及相關資源上面有一些優勢。對于被選擇作為樞紐節點的西部地區要抓住這個機遇,要承接建設樞紐,同時要帶動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

算力是數字化轉型重要抓手

新京報貝殼财經:如何認識算力在這個時代的作用,“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意義是什麼?

邬賀铨:我們要抓住新一代資訊技術發展的機遇,包括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來發現工作和生産中的一些規律,這就需要運用算力的計算和分析,以及算法和資料的支撐。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講,并不需要自建算力,也不需要購買更多算法軟體,可以利用公共平台上提供的模型、算法和算力以及資料。當然企業會自帶資料,也可以自建一些模型和算法。

通過算力平台的計算,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工業設計、電網仿真、制藥靶點選擇等許多需要進行分析的工作。在各種各樣的生産中我們都會有很多實驗,過去這類實驗實際上是一個試錯的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現在可以通過計算來模拟尋優,代替實際生産中的實驗,大大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是以在數字經濟新時代,算力已經是我們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抓手。

是以,很多國家都把算力作為未來發展的一個戰略選擇。在中國,東部經濟比較發達,東部企業的計算需求也多一些,但是東部缺乏能源,我們需要把大部分電力傳到東部去。現在來看,用光纜傳輸代替電力傳輸可以降低成本,如果把一些對時延要求不敏感的資料的計算和存儲放在西部,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能源的輸送,充分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優勢,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東西發展的不平衡問題。這是結合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分布的區位特點來定的,是适應中國新時期國情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的一個必要工程。

新京報貝殼财經:二十大報告提到綠色發展與區域發展,在你看來,西部地區怎樣利用這次工程将發展效益最大化?

邬賀铨:“東數西算”中的“西”也不是說西部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去做資料節點,還要考慮該地區是不是在能源、土地以及相關資源上面有一些優勢,是以西部四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也是經過一定的選擇。

對于被選擇作為樞紐節點的西部地區要抓住這個機遇。一方面,要承接建設樞紐,同時要帶動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但是僅僅做資料中心畢竟還是重資産,不能完全靠這個帶動GDP,還需要發展上下遊産業,包括資料清洗、标注、前期的處理,資料中心機房安裝服務等産業,以及資料中心的安防、制冷和電力等相應産業。并且通過這些産業來吸引人才,帶動整個西部數字裝置和數字産業發展。

随着資料中心進入西部,我們也希望,在承接樞紐的西部地區,盡快發展相應的綠電,比如風電光伏等。

新京報貝殼财經:“東數西算”工程對大陸雙碳目标有何作用?

邬賀铨:2030年中國要實作碳達峰,這是整體而言,對于資訊産業來說,2030年還做不到碳達峰,因為無論資料中心還是基站總數都會繼續增長。一方面我們要想辦法提升資訊技術産品能效,減少萬元GDP能耗,另一方面,希望通過使用綠電替換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盡管2030年IT裝置能耗可能還不能實作碳達峰,但是大力發展IT産業,有利于幫助其他行業節能減排,是以總體上是正面的。我們發展“東數西算”,實際上更多的也是服務于傳統産業,也會拉動綠電發展,我認為這是一舉多得。

将算力轉化為生産力,可幫扶中小企業上雲

新京報貝殼财經:你之前提過,将算力轉化為生産力的過程中還面臨一些阻礙,這主要指什麼?

邬賀铨:第一,盡管有算力樞紐節點,但也并不是說企業提出個問題,它就可以直接計算了,一般都需要結合企業實際。企業本身在數字化轉型時,需要把資料盤活,比如通過各種傳感器把企業生産現場的一些資料收集起來,隻有有了資料才能去利用算力節點來進行訓練,優化出模型。

第二,算力基礎設施的建立,應該跟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并行,這樣才能促進算力的進一步利用。更多的中小企業可能不僅缺乏資金、人才,也不知道怎麼做,是以很多時候地方政府可以開放資料和應用場景,甚至免費為中小企業提供一些雲服務。算力樞紐本身并不是免費樞紐,但是作為地方政府,也可以為當地中小企業上雲使用算力提供一些經費和技術上的幫助,推動算力應用。

第三,我們說“東數西算”,相對而言東部是主動的,西部是被動的。東部的熱資料在東部計算,相應的冷資料要到西部去存儲,西部在建立算力樞紐的時候,需要跟東部進行協同,否則如果建完沒有市場 ,就容易形成浪費。

第四,為了促進算力樞紐綠色化,我們應該有一些政策措施促進綠電使用,提升在這方面的使用比例。

第五,發展算力,同時要帶動算力節點包括算法等軟硬體的技術開發,目前一個伺服器的PUE值(電力使用效率)還比較高,這影響到能耗,要在這方面加大開發力度,降低伺服器自身能耗。

第六,整個算力網絡要注重安全,其中包括樞紐本身和災備,東西之間網絡也要安全可靠。另外,比如一個算力樞紐同時為很多企業服務,那麼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料需要隔離,怎麼保障利用算力時企業敏感資料不洩露,敏感資料不跨境等,這些都是我們要做到的。

最後一點是人才,西部地區盡管有土地資源、能源供應,但是比較缺人才。有人說東部的專家遠端維護就可以,實際上根據經驗,可能還是待在西部樞紐現場、有相應專業維護隊伍,才能夠及時排除故障,保障算力樞紐正常運作。可以利用資料清洗、标注等服務,先培養一些低端人才,逐漸提升支撐整個算力樞紐的人才能力。

新京報貝殼财經:現在建設了多個資料中心,但是存在協同度不足甚至重複性建設問題,如何提高這種協同度?

邬賀铨:基本上算力樞紐還是由各個企業在建,比如華為、騰訊、阿裡、電信、聯通、移動等,這些企業肯定會考慮東部和西部之間的協同。還有一些比如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需要同時把資料放到東部和西部,也會考慮比例配合的問題。

現在沒有協同的主要是,比如在西部的算力樞紐,一些地方政府覺得既然這個地方被定為樞紐,那麼我自己也要支援建很多伺服器機架,但是可能其本身直接開發市場的能力并不強,是以建了以後得不到很好的應用。同時,西部政府建的這些項目跟東部政府之間并沒有協同關系,國家有關部門還需要東西部資料樞紐之間形成一種産業聯盟關系,定期交流。

新京報貝殼财經:這麼多算力樞紐資料中心運作,如何保障海量資料安全?

邬賀铨:除了裝置本身的安全,資料中心尤其要考慮内容安全。首先,我們要存儲資料、計算資料,要有接入和通路的認證,需要檢查接入到這些資料的權限。其次,還要關注敏感資料會不會外洩。此外,要特别防止違規利用資料。比如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不能跨企業調用資料。對于涉及國家安全保密的資料,更應該有嚴格的授權才能接入。

尤其還要警惕類似于勒索病毒這種外部入侵,它會惡意通路資料中心,是以資料中心本身的接入安全相對其他IT裝置要更嚴格。當然,資料安全也包括資料中心管理人員的誠信安全問題,了解接觸這麼多資料,不應該将資料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手段,比如買賣資料、洩露資料等。

資料中心的安全是IT安全的一個代表,因為其本身重要性,對于安全要求更高。

建設資料中心要與需求同步,防止揠苗助長

新京報貝殼财經:“東數西算”除了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能帶動上下遊産業,這方面有沒有實際案例?

邬賀铨:貴州貴安新區很早就往大資料上發展,引入了包括富士康、騰訊、三大營運商等算力節點落戶,後來伴随這些節點又落戶和發展了一些大資料産業,并且也争取了一些國内外IT産業在當地進行産品組裝,使貴州IT産業幾乎從零開始很好地發展起來。

當然,當地現在也在做資料開發,包括資料挖掘、資料交易等,應該說有了一個比較好的起點。其他西部地區相對于貴安新區起步要晚一些,但是這些地方也會注意到,不隻是簡單建一個樞紐,而是要帶動上下遊産業發展。

新京報貝殼财經:“東數西算”工程還面臨哪些困難或挑戰?

邬賀铨:首先,怎麼讓資料中心建設跟我們的需求同步發展。其次,建完資料中心,如何讓更多企業去上雲利用。現在很多企業有資料,但是并沒有很好地利用,甚至即便建立了樞紐,有算力,它也不會用,這導緻可能建完了資料中心也不能充分發揮效益。

在應對方案上,很多城市通過各種補貼幫助中小企業做上雲服務,像華為、騰訊等也在部分城市推動了一些優惠政策,輔導企業上雲。

新京報貝殼财經:目前很多主體建設資料中心和相關算力工程的熱情高漲,如何理性布局?

邬賀铨:長遠來看,我們要向資訊社會發展,上雲用數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手段,而且算力樞紐的建設會為上雲用數打好基礎,實際上它是一個數字基礎設施。從這點來看,用國家行為來引導發展,肯定是必要的。

但是,算力樞紐的建設本身是市場行為,由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建設,企業是算力樞紐建設的主體,在投資建設時肯定會有它的理性考慮。我們要防止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揠苗助長,比如除了八大算力樞紐,現在很多城市比較迫切地建設本地資料中心。如果本身有計算需要,這樣做未嘗不可,但是脫離實際盲目建設,将來就可能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

另外,我們并不主張在東部過多地建設資料中心,還是要按照自身實際需要。更大的資料能力包括冷資料處理,還是盡可能放到西部。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