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起義和攻取冬宮的上司人之一
(1884—1938)
1884年3月9日生于切爾尼哥夫城後備步兵團的一個中尉家庭。父親是沒落的貴族,1902年去世時的軍階是上尉。1901年安東諾夫-奧弗申柯畢業于沃羅涅什武備中學并升入尼古拉軍事工程學校。數月後因拒絕宣誓“效忠于皇上和祖國”而被關押了11天,然後由父親具保獲釋。拒絕宣誓的理由是“本性厭惡黩武主義”。1901年冬參加華沙社會民主黨大學生小組(在這以前安東諾夫-奧弗申柯沒有任何革命方面的熟人,抗議黩武主義是出于“自己的思考”,是武備中學和軍校那卑鄙下流、淩辱人的環境所給予的印象造成的)。1902年春離開老家,在彼得堡亞曆山大羅夫港當粗工,接着在“動物保護協會”當馬車夫。1902年秋為争取做革命工作,考入彼得堡士官學校,同社會革命黨人組織保持聯系,從那裡獲得革命書籍。在學校士官生中開展廣泛的鼓動工作。1903年經斯托莫尼亞科夫同志(黨内化名庫茲涅佐夫,現任外貿部部務委員)介紹同布爾什維克組織建立了聯系。1904年8月攜帶非法書籍被查獲,關押了10天,根據賣弄自由主義的前大公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的個人指令獲釋。出來後任駐守華沙的第四十科雷凡步兵團軍官。在學校留下了一個有力的社會民主黨小組。1904年秋受彼得堡布爾什維克組織的委托巡視莫斯科、葉卡捷琳諾斯拉夫、敖德薩、基輔、維爾納,使和他一起從軍校畢業的軍官組成的小組同黨建立了聯系。在維爾納同當地的軍事組織建立了聯系。在華沙同社會民主黨、波蘭社會黨、無産階級黨和“崩得”建立了聯系。建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華沙軍事委員會(後來蘇裡茨同志——我們的駐土耳其大使、博哥茲基同志——我們的駐瑞士代表,參加了該委員會),在軍官和士兵中進行了鼓動工作。1905年春獲得優先赴遠東的任命。在社會民主黨以及尼古拉同志(菲爾斯滕貝爾格)的幫助下轉入地下,赴克拉科夫、利沃夫,同時保持同波蘭社會民主黨人的聯系。兩星期後傳回波蘭以上司預定兩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旅在新亞曆山大裡亞的起義。起義沒有成功(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在《火星報》第100号上記述了這次起義,文章署名“施蒂克”)。
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赴奧地利,抵達維也納,同所謂“黨總委員會”(孟什維克的)接上頭,受命赴彼得堡,于5月底抵達。在孟什維克的軍事委員會和鼓動小組中工作。6月底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和士兵小組會議上被捕(名叫“尼古拉金眼鏡”的奸細告密所緻,此人即多勃羅斯科克)。以他人的名字于十月大赦中獲釋。參加了由諾根(“馬卡爾”)上司的聯合軍事委員會。由軍事委員會選入彼得堡委員會(聯合)。編輯取得很大成就的地下《軍營報》。1906年4月初在莫斯科召開的軍事組織代表大會上同葉梅利揚·雅羅斯拉夫斯基、捷姆利亞奇卡等一道被捕。5天後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葉梅利揚同志以及另外三位同志在牆上挖洞逃出蘇舍沃警察局。數月後根據中央委員會的訓示,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赴塞瓦斯托波爾準備武裝起義。起義于6月突然爆發。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在街頭被捕,那時他正從被警察和巡邏隊封鎖的舉行戰鬥隊代表會議的房子裡鑽出來。回擊無效。在獄中關了一年,身份始終未查明,作為一個自稱卡巴諾夫的身份不明的人被判處死刑,8月後改為20年苦役。又過一個月,1907年6月,在從塞瓦斯托波爾發送服苦役的前夕,他同另外20人在放風時炸毀院牆并向獄吏和哨兵開槍射擊,越獄逃脫。越獄是由從莫斯科來的布爾什維克康斯坦丁同志組織的。在山上呆了一個星期,然後赴莫斯科。在路上為躲避暗探從火車上跳了下來,曆經艱辛到達莫斯科,在這裡找到了中央委員會俄國局的秘密接頭點。中央俄國局派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去芬蘭,兩個月後借助于“特别可靠”的護照來到彼得堡,開始在“軍旗号”快艇的水兵中工作,但由于監視嚴密,不得不離開此地赴莫斯科。在莫斯科開始在蘇舍沃一馬裡莫區的勞工布爾什維克小組工作,但不久即轉到公開組織中工作,同“取消派”建立了聯系。1908年冬組織了勞工合作社:“生活”合作社在列福爾托夫區,“勞動”合作社(在普列斯尼亞)、“聯合”合作社(在李科裡尼奇區)。同時在印刷工會工作(同布爾什維克柳比莫夫同志一起編輯周刊)。協助布爾什維克勞工奪取了列梅爾托夫“戒酒協會”,建立了“合理娛樂倶樂部”,倶樂部開展了廣泛的革命工作,但不久即關閉。這項工作是和布爾什維克勞工一起幹的。1909年春參加了下諾夫哥羅德的秘密代表會議(有下諾夫哥羅德、索爾莫沃、莫斯科和博哥羅茨克的社會民主黨秘密組織的代表出席),會上決定在莫斯科出版一份由安東諾夫-奧弗申柯主編的普列漢諾夫傾向的秘密報紙。在參加(由勞工合作社選派)莫斯科工廠醫生代表大會時,(由于馬林諾夫斯基告密)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和其他一些人在社會民主黨人會議上被捕,三天後獲釋,動身去基輔,但由于組織遭破壞,又傳回莫斯科,在這裡再度被捕。在獄中關了6個月。在德文斯克縣“确定身份”之後(為“辨認”事傳遞了由大部分勞工組織募集的400盧布),于1910年2月以安東·古克的名字獲釋。莫斯科組織遭破壞,無法找到可靠的護照,不停的監視,迫使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越境出國(1910年7月)。越境時被普魯士憲兵逮捕,但由于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幹預未被引渡回俄國。1914年戰争以前一直在巴黎參加孟什維克集團,同時在協助社會民主黨杜馬黨團小組以及各種出版事務中和布爾什維克(弗拉基米羅夫、洛佐夫斯基、索柯裡尼柯夫)一道工作。曾任由工團俄國支部代表組成的巴黎勞動局的書記。1914年9月同德·曼努伊爾斯基(當時是前進派成員)編輯、出版國際主義日報《呼聲報》。報紙很快得到了鞏固,許多著名的國際主義者馬爾托夫、托洛茨基、盧那察爾斯基、米·波克羅夫斯基、沃隆捷爾、洛佐夫斯基、弗拉基米羅夫等參加了該報的工作。在安東諾夫-奧弗申柯的積極參加下,該報以不同的名稱一直出版到1917年4月。1914年底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因孟什維克集團同社會愛國主義分子妥協而退出該集團,在“我們的言論派”集團工作,同布爾什維克(格裡沙·别連基等)一起參加社會民主黨國際主義者俱樂部,站在《呼聲報》(《我們的言論報》)編輯部等左翼的立場,在所有根本問題上追随布爾什維克。1917年5月獲赦傳回俄國。回國後立即去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并正式加入黨,公開聲明同“區聯派”決裂。在赫爾辛福斯工作,編輯《浪潮報》,由于參加黨委會和市蘇維埃,還在彼得格勒工作(鼓動員)。1917年7月15日在赫爾辛福斯被捕,在“十字監獄”關了一個月。曾任芬蘭區域委員會委員,按照黨的提名由北方戰線選入立憲會議,任北方蘇維埃委員會書記和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書記。1917年10月25日上司攻占冬宮和逮捕臨時政府的官員。被選入人民委員會——陸軍人民委員部。任彼得格勒軍區總司令。1917年12月6日赴烏克蘭,任同卡列金及其幫兇鬥争的總司令。上司了反對卡列金分子、科爾尼洛夫分子、拉達分子的鬥争。1918年3月至5月任南方各蘇維埃共和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曾任共和國軍事委員會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陸軍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1918年9月至10月指揮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從11月11日起指揮庫爾集團軍,1919年1月至6月指揮烏克蘭方面軍。1919年8月和9月任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駐維切布斯克省征糧特派員。1919年11月至1920年4月任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駐坦波夫省特派員、省委會主席和省執行委員會主席,1920年4月任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總委員會副主席、勞動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1920年11月至1月任内務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和小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自1921年1月中旬至2月初任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駐彼爾姆省特派員(蘇維埃主席,播種組織與協助委員會,省委會,省政治教育委員會)。1921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任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肅清坦波夫省土匪的全權委員會主席。1921年10月起任薩馬拉省執行委員會主席,上司了克服饑荒的鬥争。1922年秋至1924年2月任共和國紅軍政治部主任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24年2月起在外交人民委員部任職。
鄭異凡 譯
安東諾夫-奧弗申柯續志
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在十月武裝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攻占冬宮逮捕臨時政府官員的軍事上司人之一。國内戰争中南征北戰,1922—1924年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在1923年黨内争論中支援托洛茨基。托洛茨基1923年12月發表《新方針》,安東諾夫于12月24日釋出政治部第200号通告呼應。政治局要他收回此通告,安東諾夫回應說:“如果敢動一動托洛茨基的話,整個紅軍會起來保衛蘇聯的卡諾的。軍隊會讓那些大膽妄為的領袖們老實的。”1924年1月17日安東諾夫被解除政治部主任的職務,由布勃諾夫接替。此後安東諾夫被派去東歐各國擔任蘇聯全權代表。把反對派分子派到國外工作以阻斷他們對國内影響,是當時對付反對派的一個手段。1928年聲明脫離“左翼反對派”。1934年起任俄聯邦檢察長,1937年起任俄聯邦司法人民委員。西班牙内戰期間,任蘇聯駐巴塞羅那總領事,蘇聯通過此地把大量軍火運進西班牙,安東諾夫作為軍事顧問給予共和國軍隊以巨大的幫助。
1937年底安東諾夫被召回莫斯科,旋即被捕。1938年2月8日以參加“托洛茨基恐怖間諜組織”的罪名被判處死刑,10日槍決。其妻也遭槍決。臨刑前安東諾夫同朋友們告别,脫下上衣和皮靴留給他們,說“我請活到自由的人轉告人們,我安東諾夫-奧弗申柯過去是布爾什維克,一直到死仍然是布爾什維克”。
1956年2月25日獲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