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兩年前,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突然與日本軟銀達成協定,将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國ARM公司。英偉達并購ARM公司的消息一經傳出,瞬間震驚科技界,蘋果、高通、華為等企業先後上書相關部門,要求否決此次并購,中國院士倪光南也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

倪光南院士表示,一旦英偉達成功并購ARM公司,美國将手握X86和ARM兩種架構,将會徹底壟斷晶片設計架構市場,屆時,華為等中企很有可能再也無晶片架構可用,即便是能用,也不會那麼舒服了,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此次并購,并開發一款自主可控的晶片架構。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晶片架構是半導體行業的上遊,貫穿設計、光刻、封測等晶片制造環節,是以,如果沒有架構廠商的授權,晶片制造就無從談起。

如今,倪光南院士的預言成真了,雖然英偉達放棄了并購ARM公司的計劃,但中企在未來很有可能再也不能舒服地使用ARM架構了。

近日,ARM公司打赢與美國高通的專利技術糾紛官司後,突然宣布修改規則,要求世界上所有使用ARM架構的公司在2024年之後,不能在Soc晶片中使用第三方GPU、NPU或者ISP。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蘋果、華為、高通、三星、聯發科等巨頭使用的都是ARM架構,但為了讓晶片産品烙印上自己的屬性,在設計晶片的過程中,并沒有使用ARM公司的GPU、NPU或者ISP技術。

現如今,随着ARM公司的攤牌,蘋果、華為、高通、三星、聯發科等巨頭所設計的晶片将再無很大的“差異”,若想讓晶片維持現狀不變,這些企業就必須尋找“替代品”!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ARM公司一直聲稱ARM架構是“公平、開放”的架構,但是在各大半導體企業的幫助下,ARM架構成為“巨無霸”,但随着“二選一”的局面出現,預示着ARM公司開始不再僞裝,漏出“資本家”的真實面目。

ARM公司此次修改規則,讓蘋果、高通、三星等巨頭“騎虎難下”,但對華為等中企的影響并不大。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華為晶片事件還未發生之前,倪光南院士就開始呼籲國内企業對ARM架構的依賴,打造自主可控的晶片架構。所幸的是,國内企業采納了倪光南院士的建議,在幾年前就開始基于開源的RISC-V架構設計晶片,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中科院、華為、阿裡巴巴、紫光展銳都釋出了多款基于RISC-V架構的晶片,且性能完全不弱于“ARM架構晶片”,甚至在某些方面實作了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RISC-V架構雖然是開源的,但其歸屬權隐隐地屬于我們,因為RISC-V的14個進階會員機關有11家是中國企業,高通、蘋果等海外企業若想使用RISC-V架構,就很有可能使用到我們的RISC-V架構生态,那時候,很有可能會發生不少“有趣”的事情。

ARM公司修改ARM架構使用規則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一直有人為倪光南院士打抱不平,認為如果堅持晶片自主的倪光南院士沒有受到某人的排擠,“中國芯”就不會喪失二十年的黃金發展期,事實證明,倪光南院士的才華因為某人而被埋沒了,如果那個人能夠再站得高一點,少為自己謀點私利,華為等中企今天很有可能不會遭遇晶片被卡脖子的糟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