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貝教育 | 「技術文章」信創下的資料庫運維與服務

作者:白鳝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FJBteqHB6UAhKiLPHBLzw

這個周末比較巧,好幾個以前的老客戶老朋友打電話來咨詢資料庫的事情,無一例外都是和信創相關的。他們的上級集團公司要求他們近期上報信創資料庫的方案,不過對于方案之外的資料庫運維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

這幾個都是我十多年二十年前服務過的Oracle使用者,IT規模不算很大,運維能力也較弱。他們以前用的是Oracle資料庫,每年的運維經費也捉襟見肘。他們剛剛問我的時候,我還開玩笑說,準備多點錢,就不怕沒人給你提供服務。他們認為,雖然自己的IT經費不太充裕,不過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也隻能向上面要求增加經費預算了,這個問題反而好解決,不好解決的是以後采用什麼樣的運維模式,以及誰能給他們提供服務的問題。

經過交流我發現他們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僅僅他們的集團公司旗下就有幾十家類似的企業面臨類似的問題。他都是在2000初開始引入Oracle資料庫的,目前的版本還停留在11.2上,不過最近這十年他們基本上也都沒怎麼變更了,系統運作也較為平穩,平時在資料庫上的運維費用不高,而更換資料庫之後,他們面臨着巨大的運維壓力。

首先是自己的人肯定沒有一個人懂國産資料庫,以前他們用得比較熟悉的工具大部分也将會被淘汰。新的工具是否有這麼豐富,用起來是否習慣壓根不清楚。最大的問題還是服務,以前用Oracle的時候,他們就用不起原廠服務,不過好在第三方服務價格還能接受,品質也還可以,是以他們希望更換國産資料庫之後,服務價格可以貴一些,但是服務品質能夠有保障。

對這一點,我建議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做好基本上沒有服務的前提下先讓IT系統能夠正常運轉,做好各種應急預案,先把主備高可用搞好,把故障切換預案做好,而不要把運作保障依托在服務廠商身上。同時在應用遷移上多預留一些費用,一旦有些問題資料庫解決不了,那麼就從應用角度先繞過去。對于他們這種IT規模的企業,資料庫原廠服務的覆寫肯定是不好的,而第三方服務在國産資料庫的覆寫上也很差,是以想要獲得品質較好的第三方服務也十分困難。在明年國産資料庫的起步階段,這一些都必然是客觀存在的,既然國産化替代工作必須要做,那麼這個階段就隻能挺過去。

實際上,資料庫國産化替代這件事因為目前的國際形勢,變得勢在必行,這一點不是某些人覺得怎麼樣就能改變的,而順應這種改變,也是必須要去考慮的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很多做Oracle資料庫服務的廠商以及很多 Oracle DBA 。對于這些廠商來說,這件事肯定會帶來較大的沖擊,不過也面臨着巨大的機遇。

根據我和一些客戶的溝通,在未來的五年内,這些要做資料庫國産化替代的企業,在資料庫采購、應用遷移、資料庫運維服務等方面都預算了比以往更多的資金。國産資料庫廠商的服務能力存在較大的缺口,是以第三方服務的機會肯定是很多的。隻不過國産資料庫的DBA培養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一個優秀的DBA絕對不可能是在自己的實驗室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必須有大量的實戰案例才能培養出真正的高手。是以在資料庫國産化替代的初期階段,資料庫服務支撐能力不足肯定會存在一段時間。

要想用好國産資料庫,就必須縮短這個服務空窗期,盡快培養出一大片國産資料庫的運維支撐人員出來,這對于建構國産資料庫生态十分關鍵,實際上目前打造這個服務生态的關鍵還在于國産資料庫廠商。不幸的是,我們的國産資料庫廠商并沒有把這件事當成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來做,他們的工作重點還是在一些比較大的客戶身上,這些客戶一般會花較多的錢來購買許可證,并會大量購買現場支援服務。如果資料庫國産化工作僅僅限于一些大企業,這種做法是無可厚非的,隻不過在目前的國際國内大形勢下,大量的中小型企業也會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我們的國産資料庫廠商也需要考慮一下這些企業使用了自己産品後的服務問題了。

一方面需要加速服務團隊的建設,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使用者數量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強售後服務生态的建設。不要認為某些第三方服務廠商搶了你們幾個運維服務的單子就不爽,如果他們能把服務工作大多數都接過去,讓你們能夠專心把資料庫産品做好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嗎?

我們的資料庫廠商應該為廣大第三方服務廠商與DBA提供好服務,搞好文檔、學習教材、知識庫等基礎的運維支撐材料,廣泛地開展免費的DBA教育訓練,加快第三方服務能力的建設,實際上是國産資料庫發展的必要支撐。現在很多國産資料庫廠商的市場還沒做起來,不過也學起了Oracle,搞起了了各種收費的專家、大師教育訓練。實際上Oracle也是已經實作了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後才開始這種增值業務的,我們的資料庫廠商學的有點早了,有時候免費的生意也是很賺錢的買賣。

也有些朋友和我聊天的時候在抱怨,Oracle用的好好的,折騰這些幹什麼?實際上他們忽略了兩點。首先他們決定Oracle用的好好的,因為他們用的都是盜版Oracle,如果每套Oracle都要求他們按照實際上使用情況付費,哪怕給他們半價,可能也是用不起的。在法治越來越健全的今天,總是用盜版資料庫産品,對企業來說也不見得是件好事。第二個問題是,目前的國際形勢并不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短時間内無法解決的問題,是以去掉Oracle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是必須做的事情了,對于必須做的事情,再去分析為啥要去做,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隻有想辦法怎麼用最小的代價去做好。

在每次危機之中,危中必然有機。對于資料庫服務廠商和DBA來說,現在執拗的說去Oracle是有病,是勞民傷财,那實際上隻是在錯失這個危機中的“機”,最終獲得的隻能是“危”。順應潮流,自己快速地完成調整,做出必要的改變是解決這個危機的最好的辦法。

在這個轉變之中,社群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力量,當一個人的力量太弱的時候,借助社群的集體力量,共同積累國産資料庫的運維知識,共享國産資料庫運維案例,形成共同共享的工具與經驗,可以讓大家的學習與轉型成本都得到有效的下降。我想國内比較活躍的IT社群今後也将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當年Oracle的第三方服務能力也是依托了itpub、csdn等社群才快速發展起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