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惡性良性腫瘤(BPDCN)是一種侵襲性、罕見的樹突狀細胞系髓系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其預後不良。BPDCN的診斷基于細胞表面标志物的不同形态和表達,特别是CD123(白細胞介素3受體α)。既往白血病或淋巴瘤的聯合化療方案不能使BPDCN患者獲得持久緩解,且複發率高。橋接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是BPDCN患者的最終治療目标,但通常無法通過誘導化療方案實作。
Tagraxofusp(TAG)是一種靶向CD123的治療藥物,包含有截短白喉毒素融合的人白細胞介素-3,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準許用于治療≥2歲的BPDCN患者,并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準許用于新診斷成年BPDCN患者的治療。
0114研究是一項非随機、開放标簽、劑量遞增及擴充的多中心研究,目的是評估TAG在BPDCN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近期,MD安德森惡性良性腫瘤研究中心公布了0114研究(NCT02113982)的長期随訪(中位随訪時間:34.0個月)資料。小編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研究方法
這項多中心研究評估了TAG單藥治療成人初治(1L)或複發/難治性(R/R)BPDCN患者的療效。主要納入标準:(1)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分類或血液病理證明診斷為BPDCN;(2)患者經組織學/細胞學确診為BPDCN,并可測量治療反應(包括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和在接受過至少一種BPDCN全身治療後,患者外周血、骨髓、脾髒、淋巴結、皮膚或其他部位病竈持續存在或複發患者);(3)年齡≥18歲;(4)ECOG體能狀态評分0-2分;(5)心、腎、肝等髒器基礎功能良好。
21天為一個治療周期,患者在每個周期的第1-5天靜脈輸注TAG。主要研究終點是完全緩解(CR)+臨床CR(CRc:存在殘留皮膚異常的CR并不代表疾病處于活躍期)。
研究結果
- 臨床特征
本研究共納入89例患者,有84例患者接受TAG(12μg/kg,每日1次)治療,且療效可評估,其中IL BPDCN 65例,R/R BPDCN 19例。中位随訪時間為34.0個月。表1總結了患者的基線特征。
表1
- 療效及生存分析
1L BPDCN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75%,CR+CRc率為57%(95%CI,44.0-69.2)。中位至CR+CRc時間為39天(範圍,14-131),中位CR+CRc持續時間為24.9個月(95%CI,3.8–未達到)(表2)。中位治療周期為4(範圍,1-76),總緩解率(ORR)為75%,中位達緩解時間為23天(範圍,14-97)。中位總生存期(OS)為15.8個月(95%CI,9.7-25.8)。第1周期中位用藥次數為4次(範圍,1-5),緩解率未因第1周期用藥次數的不同而變化。≥2周期中每個周期的中位用藥次數為5次。
表2
51%達到CR+CRc的患者橋接了HSCT(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uto-HSCT]6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HSCT]13例)。HSCT前的中位治療周期為4(範圍,2-8)。達到CR+CRc并接受HSCT的患者中位OS為38.4個月(範圍,3.4-58.1),HSCT後中位随訪34個月(範圍,19-47),72%的患者在HSCT後≥12個月仍處于緩解狀态。24個月的生存率為66%(95%CI,43-88)。18例達到CR+CRc且未接受HSCT的患者中有4例緩解持續時間較長(>6個月),其中2例患者的緩解持續時間分别為27個月和52個月。
19例可評估療效的R/R BPDCN患者的ORR為58%(95%CI,33.5-79.7),包括1例CR和2例CRc。中位至緩解時間為29天(範圍,21-82),中位治療周期數為2(範圍,1-7)。中位随訪33.5個月,中位OS為8.2個月(95%CI,4.1-11.9)。1例患者病情緩解,接受allo-HSCT。
- 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
表3總結了常見的任何級别以及≥3級TEAE,大多數TEAE發生在第1周期。輕中度骨髓抑制僅限于第1-2治療周期,且可逆,持續TAG治療未出現血液學毒性累積。最常見的TEAE為谷丙轉氨酶(64%)或谷草轉氨酶(60%)升高和低蛋白血症(51%),大多數發生在第1周期,且為一過性。18例(21%)患者發生毛細血管洩漏綜合征(CLS)(7%患者≥3級)。從開始治療到CLS發病的中位時間為6天(範圍,3-51天),CLS中位持續時間為6天(範圍:3-69天)。
表3
研究結論
本研究證明了TAG在BPDCN患者1L治療中的療效,同時TAG也是R/R BPDCN患者的合理治療選擇。在這兩組患者中,TAG可作為HSCT的橋接治療,或作為在未橋接HSCT的患者中的誘導/維持治療。此外,患者對該藥的耐受性良好,且具有可預測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Naveen Pemmaraju, Kendra L. Sweet, Anthony S. Stein, et al. Long-Term Benefits of Tagraxofusp for Patients With 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 J Clin Oncol. 2022 Sep 10; 40(26): 3032-3036. doi: 10.1200/JCO.22.00034.
審校:Wenting
排版:Wenting
執行:Wenting
聲明:本平台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資訊。本平台釋出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資訊被用于了解醫學資訊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台對釋出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将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