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幾何倍率增長的資訊,你對這些資訊的記錄會采用什麼方式?記錄在電腦中?手機中?還是八百年不用的移動硬碟中?面對海量的資料存儲,似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案,而對于我們這些内容創作者而言,無論是視訊還是圖檔的存儲既要保證高效高速,又要在多裝置之間互相傳遞,這并非易事。
網盤雖好,但我們急着想要一些資料時,要麼選擇開通會員下載下傳,要麼就要等待慢吞吞的下載下傳完成。其實對于内容創作者而言,除了讀取速率以及多裝置相容之外,更主要的還是體積小巧友善攜帶,面對慢吞吞的網盤,我甯願棄之不用。
雖然移動硬碟有着不錯的讀取速率,但對于便攜我們還想要更出色的表現。在搜尋相關産品時看到了一款将固态硬碟優秀的存儲速率與小巧便攜的U盤互相結合的産物,固态U盤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結合了幾個賣點展開和大家聊一聊。
高效傳輸更友善,使用持久不發燙,滿盤讀寫不掉速
“時間”永遠都是最值錢的,雖然網盤的容量和友善性要優于所有的移動裝置,但面對10Kb的下載下傳速度,我甯願選擇速率讀取慢一些的U盤之類,而拿到了aigo U393固态U盤之後我就解鎖了更多的場景。
接口方面采用Type-C與USB 3.2 Gen2雙接口設計,這樣我們手機中的視訊内容可以更輕松的移動到電腦端,而不會出現在外面到處借資料線的尴尬場景,相比于傳統的U盤而言,U393的讀取速度最高可達520MB/s,寫入速度最高為420MB/s,而在實際的測試中也能看到讀取速度略高于官方指導速率,面對更大的視訊檔案可以憑借更快的速率傳遞。
對于大檔案傳輸可能很多人沒有這個概念,給大家一個設定,假如你剛錄制了一個4K或者更高清晰度的視訊,按照60幀來計算,視訊的大小也要有3-4GB左右,如果這個時候你手裡有這個U盤的話,可以以更快且友善的速度将視訊傳輸到電腦或者其它裝置中。
1G檔案不到2秒的時間傳輸完成并不是忽悠,甚至高于傳統的U盤十多倍,其實能夠提供高速的讀取速率與優質的存儲媒體有關,這款固态U盤采用的時NAND Flash,可以幫助我們内容創作者大幅減少等待時間,提供更穩定的讀取速度。
其實經常使用硬碟的應該會發現,傳輸資料時間久了就會出現異常發熱的情況,而這時若裝置的發熱控制不好會令傳輸速率大打折扣,是以這個時候選擇一款散熱更好的儲存設備會增強我們的工作效率。
固态U盤不同于傳統的U盤,它在高速讀取資料時會産生熱量,若材料或散熱不夠充分可能會影響整體的讀取速率,增加等待時間。為了給出更好的散熱體驗,U393采用了金屬機身,在金屬機身充分保護的前提下,能夠更快的将熱量傳遞到外面,以達到長時間使用不發燙的優點,起碼長時間使用不會因為發熱而導緻傳輸速率變低。
多裝置相容,即插即用,更友善
作為内容創作者而言,身邊的手機、電腦、平闆等裝置很多,而在這些裝置之前的資料傳遞、資料備份很是頭疼,有時候不得不用電腦當作中介互相轉換,而有了固态U盤之後,我們可以更輕松的傳輸資料,不受資料線的束縛。
Type-c與USB-A雙接口的設計幾乎可以涵蓋市面上的所有系統平台,比如MAC、安卓、Windows都可以無縫連結,即插即用。面對不同的存儲空間需要,還提供了128GB/256GB/512GB/1TB四種存儲容量,不過個人建議選擇128GB以上版本,按照經驗來說傳輸速度會更快一些。
最後通過我的了解和入手分析,aigo U393無論是在設計、讀取速率、傳輸穩定性還是散熱方面都給我不小的驚喜,而對于我們内容創作者而言,雙接口的設計能夠在不同的裝置之間快速切換資料,突破了大檔案在不同平台的快速傳輸,大大的減少了我們的等待時間,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儲存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