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作者:隔夜也很宅

#頭條創作挑戰賽#

要說十月末尾的這兩天熱度最高的話題,那一定要數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這個争論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該句子出自于孟子所創作的一篇議論文言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章借用舜、傅說等古代聖賢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奮發努力而終于大有所為的經曆,進而論證出個人使命,乃至國家存亡的核心思想---“居安思危”。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一直以來,該課文都是中學國文課本裡的重點教材,回想起那時候上學,老師不光要求大家将它背得滾瓜爛熟,還要一字不差地默寫出來。

換句話說文章裡的一字一句,在座的各位都記得清清楚楚。

在這件事出來之前,很多網友也都對“故天将降大任”這一段話的内容深信不疑,認為那些字句就是這麼寫的,直到某一天,有人翻出了一堆塵封的資料......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你的記憶被篡改了?

最近,有位網友在網上釋出了一篇“震驚體”文章---《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據他在文中講述稱,自己在上學那會兒,課本裡的那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明确寫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句式。

可是,當他翻看到現在的國文課本時卻發現,這句話被寫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這下他傻眼了,趕緊回去翻了翻十幾年前的國文教材。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無論是10年代版的、00年代版的,甚至是上世紀80、90年代版的人教版課本,文中寫的無一皆是“是人也”。

這件事被傳到網上去後,很快也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都驚呼:明明我學的就是“斯人也”啊!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為了幫群眾們求證,10月26日上遊新聞的記者專程走訪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國文編輯部,據獲悉該出版社從1961年收錄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課文以來,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從未有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同樣的,教育部統編中國小國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向媒體記者表示,課文所選自中華書局的《孟子譯注》,并沒有改過論文内容,本來就是“是人”。

然而,網上有投票調查顯示,94%的網友都認為自己記憶中的是“斯人也”,但也有5%的是人也,剩下的那1%則表示記不清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群眾的看法與教育部的看法截然相反,感覺有些匪夷所思。

不過,出版社的人也強調了,其實無論是“斯人”還是“是人”,兩者都是指“這個人”,意思完全相同。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盡管人家都說意思都一樣,但是面對這種記憶認知上的不比對,大家的求知欲非常強烈,都想搞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但随着事件探索的深入,很多答案的存在都跟大家所想的事與願違,人們的反應也更不淡定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一時間内,這個話題引起全網群衆對于集體記憶的熱議,面對事實與記憶相沖突的現象,一些人甚至隻好用“曼德拉效應”來解釋這一切。

“曼德拉效應”屬于一種集體性表現,指大衆對曆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該說法的起源是世上很多人都認為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的監獄中死亡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2010年之前曾有人提出,自己清楚記得曼德拉在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在監獄中離世,該人陳述了當年自己看過的報導、葬禮的電視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遺孀賺人熱淚的演講,該說法傳開之後,得到大量網民回應,表示有相同記憶。

但事實已證明,曼德拉一直活到2013年才真正地離去,與很多人先前所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順便一提,Beyond樂隊在1990年為曼德拉創作了其代表作《光輝歲月》,而且他本人在聽了這首歌後也是潸然淚下,這段事迹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也被CCTV5頻道提到。

如果曼德拉當時真的已經在獄中過世,那這個聽光輝歲月淚目的事迹又從何而來?于是“曼德拉效應”的說法由此傳開。

而面對這樣一個詭秘的現象,也有不少人将其解釋成“集體被修改記憶”,亦或者是“集體穿越了平行宇宙”,來到了對應事物被修改後的那個空間。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事實上,曼德拉效應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很多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東西都有出現過分歧,同時這些分歧也強化了這種“科幻式”的認定,讓更多人轉發起《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這篇文章。

比如那首《愛我中華》,我們都以為開頭的歌詞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而紙上寫的歌詞卻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木蘭辭》的末尾那句話究竟是“安能辨我是雌雄”還是“安能辨我是雄雌”?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真、具、直這三個漢字,我們小時候練習寫都是中間加兩橫,但是有人猛然發現這三個字中間其實是三橫。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也比如前段時間曾說過的《魔方大廈》結局問題,這部原定26集的國産動畫,最後因為畫風陰暗寓意深刻而被裁剪成目前的10集,同時那些被裁掉的劇情如今在網上也找不到蹤影,就連截圖也找不到。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基本可以斷定《魔方大廈》是沒有播出過大結局的,但耐人尋味的是,直至今天仍有不少網友信誓旦旦地強調自己看過結局,還能有模有樣的描繪出結局場景:主人公來克從魔方世界出來,發現隻過了幾分鐘,然後抱着媽媽一邊哭一邊說自己以後也不會淘氣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諸如此類的現象,讓不少人都覺得是不是有誰偷偷地篡改了自己的記憶,為什麼那些口耳相傳的常識會變得和自己所認為的不同了?

不過關于這種問題,一些專家倒是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其中比較直白的一個說法是:人類本來就是很容易記錯的生物。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大腦也會騙自己?

據網上一些科學解釋,人類大腦的記憶系統并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精确無誤,相反它很混亂、沒有秩序,甚至還會産生一些奇怪的内容,進而形成一定的虛假記憶。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人們自古以來都深信自己的大腦是不會欺騙自己的,畢竟連自己都信不過,還有什麼東西是能相信的,你說對吧?

但理論提出,人類的大腦并不擅長記錄細節上的東西,可一切有關曼德拉效應的現象無一都展現在細節方面,例如時間、字型、名稱等等。

就像“斯人”和“是人”這兩詞明明都是一樣的意思,卻是不同的表達形式,這便是細節上的不同。

其實關于這個“斯人也”是否真的存在,28日就有媒體記者經多方調查,發現了至少有三種教材屬于“斯人也”版本的。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其中包括有,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國文》(九年級下冊)、冀教版國小國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國文》等等。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那麼,這兩個說法的出現有沒有比較合理的依據呢?當然有,那就是大衆語言含義的變更和習慣。

浙江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路偉對此提出過“約定俗成”的理論,“是”作為“這”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已很少使用,大衆對這種用法相對陌生一些。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同時一些地方的方言裡,人們平翹舌音發音不标準,也很容易将翹舌音的“是”發成了更快、更好發音的平舌音的“斯”。

更重要的是,“斯人”一詞在許多名詩名篇中都有出現,并且生活中“斯人已逝”這些常用的表達使我們對“斯人”這個詞較為熟悉,也更符合我們對于古代文人氣質的了解,是以對于“斯人”的印象也更深。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汪啟明教授在不久前的相關采訪中也表示,在古代文獻中,這兩個用法都有,主要原因是在唐代發明雕版印刷以前,文獻都是手寫形式,抄的過程中倉促之間就容易出現不同的版本。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加上古代也沒有現代意義的定版,時間長了自然會“以訛傳訛”,甚至是“取代”原版。

古人的口口相傳,以及現代人對于曆史文化的一些普遍印象,讓人的大腦自然而然地傾向于自身所認為的那個可能性,以及一些細節記憶上的不完整,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初的傳播者便會對原本的正确答案産生了解偏差。

在沒有及時指正的情況下,時間長了就會認為原本的正确答案就是這樣子,然後再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擴散開,由此為後續的“曼德拉效應”埋下了伏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說到底,當我們遇到曼德拉效應的時候,根本就不用扯什麼超自然力量、什麼大神文明對記憶的篡改,因為這些解釋,與其說是解釋,還不如說是引出更大的問題。

因為你得先論證這系列強大力量和文明是真實存在的,否則也就隻能落得過“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笑柄。說到底,還是人類的記憶不夠牢固,太容易被其它資訊影響所導緻的---比如每隔一兩年就會有某個娛樂明星“被死亡”的新聞出現,這就是對人類記憶不可信的最好證據了。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結語

話題扯到這裡,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斯人也”還是“是人也”,其實沒必要去争論哪一個才是正确的,最好是兩種用法都共存。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

就像專家說的,這兩種用法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且都早已形成了長久的文化環境,如今再去改正和強調我覺得意義不大。

約定俗成一旦改動,短期内群眾不習慣,很難改口,還不如讓兩種說法都可允許使用,“斯人也”說得順口就說“斯人也”,“是人也”也是同理,反正兩者的意思都一樣。

“是人”和“斯人”引爆的輿論恐懼,是曼德拉效應下的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