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賦
文/劉忠全
蒹葭,俗稱蘆葦,又名蘆荻。其繁殖力極強,它偏愛溪旁池畔,尤喜沼澤泥塘。春時,嫩芽玉琢;盛夏,碧色如帳。其壯麗在深秋,其穗如拂,潔白如霜,在微風的吹拂下,此起彼伏,觀之,令人心馳神往。
在我的故鄉,有一條通往我祖母娘家吳亭凱塆的路旁,有一口池塘,在我離鄉近四十年裡,原來潔如明鏡的水中,不知何時擠滿了密密麻麻的蘆葦秧,每到秋時探看,便見其萬杆如荼,蔚為壯觀。
說起這口池塘,它是我兒時的傷心地,亦是我現今的哀思場。因為,我逝去的二胞兄,曾在這裡溺亡。他學名劉忠武,乳名崇新,當時他年不滿十周歲,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因拾谷穂口渴下塘喝水不慎滑入水中不起而亡。當時我年齡甚小,隻模糊的記得打撈他遺體及悼念他的情形,塘水中擺放着無數的紙船,是以寄托着祖母及父母的哀思,以超度他那永遠童貞而不朽的靈魂。
懷着這份虔誠,在我離鄉的日子裡,隻要我回鄉,無論春夏秋冬,亦無論刮風下雨,我都要到這口池塘旁祭奠憑吊,惟有如此,才能寄托着我心中無限的哀思,用無聲的淚,去感恩他對幼小時的我的潛心呵護,甚至用他僅有的知識,教我學文化。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那口載着我兒時不幸記憶的池塘猶在。如上所述,所不同的是,昔日水光潋滟的池塘上,長滿着如火如荼的蘆葦,并在秋時,展示着它那潔白的蒹葭!這是我二胞兄不死的靈魂,是他站在白雲之上,以藏族同胞的禮儀,獻給他的親人,也包括我這個曾是他的小随從的“哈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所謂伊人”,不就是我逝去的二胞兄麼?不,他永沒有離去!他用他的童貞,年複一年的化作這滿池塘的蒹葭,并借此對曾經生于斯養于斯這方山水的報答!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是以為賦。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