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作者:喜歡甜妹的豬腦子

曠視科技和海康威視,代表了目前AI商業化中兩股力量的較量:“AI+行業”還是“行業+AI”?

“AI+行業”,是指以AI技術為核心競争力的獨角獸,想通過AI技術颠覆行業;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而“行業+AI”,是指原有行業裡的“老司機”,基于對行業需求的了解,通過AI技術為行業賦能。

這兩股力量,誰更厲害?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我們分别從算法技術、行業了解、品牌管道、規模化,四個次元來比較。

1)算法技術方面——AI,離不開算力、資料源、算法三大要素。資料源相當于“原材料”,算力是“生産加工裝置“,而不斷優化的算法就是新的“生産力”,可以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類的智能。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其中,算力受時代技術水準所限制、資料源受特定行業的商業模式影響,而算法技術的高低則是直接由人才的水準決定。

曠視科技的創始團隊印奇、唐文斌、楊沐,均出自于清華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唯一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教授所創辦,俗稱“姚班”),并曾多次獲得ACM、CodeJam等計算機國際競賽的冠軍。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此外,曠視研究院還聘請了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算法領域的業界大牛,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孫劍,擔任研究院院長。

目前,其研發人員共有1432人,占總員工比重為61%,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分别為0.78億元、2.05億元、6.12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别為115.3%、65.6%、 43.0%。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另外,也注冊了約250項人工智能相關的專利,同時正在申請約900項人工智能相關專利。

源源不斷地燒錢搞研發,落實到産品上,就是攝像頭等智能硬體。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曠視攝像頭産品的優勢,主要展現在算法識别的精細程度和準确度方面,其可以做到更精細的特征識别,比如動作、表情、狀态等。

舉個例子,其在南京某高校展示教室人臉識别系統,學生進教室後系統,可以自動識别個人資訊,自動簽到簽退,全程監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就連發呆、玩手機等行為均能被識别出來。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聽起來十分炫酷,不過,我們仍然要從本質的研發資料上去和海康做對比: 海康,早在2013年就開始思考AI更新,并組建算法團隊布局深度學習領域。

截至2018年,海康的研發人員高達16010人,研發人員占比46.55%,研發費用高達44.83億元,研發費用率為9%,技術中流骨幹來自中電五十二所。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五集和海康相比,有何競争力?(上)

預知後續,且聽下回分解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前文回顧: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一集獨角獸來了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二集獨角獸,成長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三集增速,這麼高?

計算機視覺算法分析第四集獨特的發展路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