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輛車,是一台2014款的豐田威馳,1.5L自動擋,那台車陪我度過了7年的時光,兢兢業業沒出過任何問題,但是在今年3月份我還是決定換掉它,隻是因為家裡有了寶寶,感覺威馳的空間不太夠用了,經過一番對比之後,最後我提了一輛本田皓影。當時沒選CR-V的原因是我覺得皓影的外觀更有眼緣,這台車空間很大,1.5T+CVT的組合在動力和油耗方面做得比較平衡,缺點是隔音差,尤其胎噪開起來之後非常明顯,另外就是車機太老舊了,和十年前的老年機差不多,好在我買的這台智享版帶CarPlay功能,平時一上車就連接配接手機使用。
上個周末我和媳婦在萬達溜達的時候,看到華為的展廳裡面停了兩台車,當時感到很好奇就進去看了一下,發現是AITO問界M5和M7。作為一個北方人,之前我對新能源汽車一直沒怎麼關注過,因為北方的冬天溫度很低,電池很容易出現衰減進而影響續航裡程。不過聽展廳的從業人員介紹,問界主打的是增程式混動,也就是既能充電也能加油的,是以不用擔心續航的問題,而且這個品牌是由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打造的高端品牌,華為提供了很多技術支援,比如HUAWEI 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Harmony OS鴻蒙智能座艙、HUAWEI SOUND音響等,智能化程度非常高。
聽完從業人員的介紹,我覺得問界M5和M7和我之前見到的新能源車型還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于是就上車體驗了一下,這裡重點和大家分享一下問界M7吧。問界M7的定位是中大型SUV,車内采用2+2+2的6座布局方式,上車之後第一感覺是這台車的座椅非常舒适,真皮材料手感細膩,裡面的填充也非常柔軟,航空頭枕靠上去之後特别舒服。前排中控台配備了一塊15.6英寸的懸浮式液晶屏,内置Harmony OS鴻蒙系統,我簡單操作了一番,感覺使用起來十分流暢順滑,沒有一絲一毫的卡頓現象,而且支援面部識别和語音面喚醒功能,裡面内置了大量APP,如果使用者使用的是華為手機,車機和手機還能實作無縫銜接,更加友善。
來到第二排,我覺得舒适度比前排還要好,第二排配備了兩個獨立的座椅,可以電動調節前後、靠背角度、座椅高低、腰部支撐以及腿托,并且配備了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從業人員介紹說這台車的第二排搭載了業界首款商用AITO零重力座椅,通過結合人體骨骼學和體壓分布實驗,打造壓力分布最均勻的座椅靠背坐墊,增大了人體和座椅的受力面積,能讓使用者體驗到如漂浮雲端般舒适而無壓迫感。對于這麼專業的技術資訊我倒是不太懂,不過坐進去之後真的是非常舒服,甚至有種想睡一會的沖動,而且這台車全車都配了雙層隔音玻璃,關上車門之後車内非常安靜,這種進階感我的皓影根本比不了。
至于問界M7的第三排,我覺得空間算是正常水準,舒适度也是可以的,正常坐人沒什麼問題,不像很多7座SUV那樣第三排就是小闆凳,而且這台車為第三排乘客配備了獨立的音響、空調出風口、杯架以及閱讀燈,可以說是很厚道了。關于問界M7的外觀,我覺得和之前見到的一些新能源車型還是有一些不同,它的前臉并沒有采用封閉式格栅,貫穿式LED日間行車燈點亮之後辨識度非常高,就連車标也是可以被點亮的,從側面看輪廓十分修長,畢竟車身長度超過了5米,而且配備了隐藏式門把手和21英寸的大輪圈,車尾的輪廓也和飽滿,貫穿式尾燈立體感很強,整台車看起來沉穩大氣很有商務氣息。
由于隻是臨時體驗,我也沒有對這台車進行試駕,據從業人員介紹這台車有兩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展廳這台是四驅版,搭載前後雙電機,百公裡加速隻要4.8秒。此外在續航部分這台車采用了1.5T四缸發動機作為增程器,并搭載40度的電池,純電續航裡程是200KM,綜合續航能達到1100KM,平時在市區通勤使用純電模式就可以了,每公裡的用車成本就幾分錢,想要出遠門就用混動模式,百公裡6.3L的油耗也不高,比起純燃油車來說還是挺省錢的。至于安全性,問界M7标配了8個安全氣囊,車輛大面積使用的也都是1500MPa高強度熱成型鋼,前面帶有雙防撞梁,各種主被動安全配置和駕駛輔助功能也十分齊全,安全方面很有保障。
在體驗完之後,我覺得我的本田皓影和這台問界M7相比簡直不像是同一個時代的産物,後者在智能化程度方面占據絕對優勢,而且舒适度、動力性能也都完勝,雖然現在汽油車仍然是市場的主導,但未來新能源車一定會越來越普及,屆時自主品牌将會徹底崛起,期待這一天早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