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堅果,公衆号“堅果前端”

最近好多小夥伴問我技術路線如何選擇!
技術路線的選擇重要但不具有決定性
最近google在技術上連續有大動作,dart的空安全支援,flutter在三月的釋出2.0,九月釋出2.5
于是好多人問我,該學之前的flutter1.22,還是直接上手flutter2.0,亦或者2.5,就和有人問我學
go
,還是
Java
,感到很困惑,問我該怎麼辦。老實講,這樣的問題我無法回答,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所應該采取的态度和解決方案也不同。從我自己來講,其實技術路線問題也曾長時間地困擾我,是以我想把我現在的一些想法攤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羅列如下:
1.根據我長期的觀察與其他部落客的交流,做開發技術的人按照其人生路線設計,可以分成幾類。
第一類是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一項事業上。
這樣的人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而且有能力把技術當工具來實作自己的想法和事業。這裡所說的事業是廣義的,并不是說你非要自己開公司當老闆,而是說你認可一件事情,比如促進人們交流和言論自由,帶給大家更多娛樂,提升大衆身心健康水準,增強國家國防實力,或者提升某個行業的資訊化水準,然後你能夠以技術為手段,在這個事情上做出成績。這種人做着自己認為值得一生投入的事情,願意領略這一追求帶來的人生起伏并且無怨無悔,我認為這是做技術的最高層次。我寫部落格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第二類是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組織和團隊上。
這種人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但是技術水準出色,而且綜合素質突出,勇于變化,能夠把技術當敲門磚進入某個優秀的團隊,以團隊的目标為目标,依據團隊的需求而轉型或者堅持,跟團隊一起幹出一番成績。這類人有令人羨慕的職業背景,在大公司裡高薪厚祿,生活比較安定舒适,但是中年以後會經常自問到底做了什麼自己想做的事情,為自己過于風平浪靜的人生感到惆怅。但總的來說,這個層次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種是把命運寄托在技術上。
這種人有能力成為技術的專家,然後就希望奇貨可居,待價而沽,把技能當商品出售謀求富足人生。這種人沒有大的人生目标,不想把自己的命運跟企業群組織綁定在一起,也不願意做什麼改變,隻是滿足于技術高手的層面,寄希望于其技術專長能夠長期值錢,有點投機主義者的意思。
第四種是還處于出賣勞動力的階段,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想說的是,在過去很多年裡,很多技術人實際上是把自己定位在第三種人裡。而實際上,隻有成為第一類和第二類人,才算達到了比較成功的狀态。第三類人實際上最危險,因為技術的變遷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的。他們要麼馬上被淘汰,要麼追得老了累了追不動了以後被淘汰,被淘汰隻是時間問題。 是以,如果你認為某個軟體技術的興起或者衰落對你個人的職業生涯構成了決定性的影響,那麼你可能正走在錯誤的路線上,應當盡快改弦更張。
2.對獨立軟體人來說,什麼是核心競争力?
不是時間差,不是技術,不是基本功,不是什麼思想,也不是聰明腦瓜,而是你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
有人看到新技術出來了,急急忙忙趕上去嘗鮮,以為自己快人一步,就能如何如何,實際上這種想法根本不靠譜,最多在論壇部落格,社群裡風光兩天,等這項技術投入實際應用以後一點便宜也占不到。
有人把某個技術、架構、平台研究得裡外通透,以為這樣就能奇貨可居。實踐中,這種人能紅火一時,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确實會有較的發展。
但是,與此同時,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能夠靠讀書看文章讀代碼做練習學會的東西沒什麼門檻,智力正常的人隻要願意花功夫,都不難達到你的程度。有的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駕馭技術潮流,哪個紅學哪個。我在技術行業裡不敢說閱人無數,見過的高手上百是有的,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能夠連續抓住兩個以上的潮流并且始終處于領先位置的人及其少見,一隻手就數的過來。更常見的情況是,上一個階段的成功會成為下一個階段的障礙,所謂随機應變屹立潮頭之說,往往隻不過是當紅小生給自己壯膽的狂言,時過境遷之後,他就隻能聽着新一代當紅小生的豪言壯語而默默苦笑。
有人強調基本功,這是對的。在任何技術性行業裡都一樣,基礎打得越深,上面就能造得越高。,可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現實中,基本功紮實的人很少見,這跟中國教育的弊病有關,是以基本功好的人,一般應變能力強,學習速度快,比較受歡迎。但說基本功是核心競争力,還是沒有抓住本質。我們經常能看到基本功差不多的兩個人,一個發展的很好,一個發展平平,這表明基本功是職業生涯的是重要條件,但不是決定因素。
有人強調這個那個思想,實際上軟體行業裡的偉大的思想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個,窗戶紙一點就破,其他衍生出來的思想,就跟技術風潮一樣,各領風騷三五年,成不了你核心競争力。要想各領風騷數百年,還的抓住核心才是。
還有人強調自己的智商,聰明腦瓜,覺得自己比别人聰明,自己的聰明是核心競争力。大學生、剛畢業的人持這個觀點的比較多,然而有過人生閱曆以後,自然會對這種觀點不以為然。本質上這是因為社會對于“聰明”的定義與學校不同,一個解題高手在學校裡可能是受人仰慕的聰明腦瓜,但在職業人生中則可能是個大傻蛋。畢竟一個人對于知識的遷移和應變能力,才是重重
那麼核心競争力是什麼?
我觀察圈子裡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術人,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個人的核心競争力是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這個行業裡擁擠着上百萬聰明人,彼此之間真正的不同在哪裡?不在于你學的是什麼技術,學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沒有的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如果這種組合
- 1,絕無僅有;
- 2,在實踐中有價值,
- 3,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那你就具備核心競争力。
是以,當設計自己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獨特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而建構自己獨特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實踐,其次是要有意識地構造。關于這個觀點,話題太大,我不打算贅述。
3.雖然技術路線的選擇不是核心競争力,也不應該具有決定性,
但對于個人職業路線還是具有比較重要的影響力。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應該煞有介事地把自己歸于Flutter,go,java,或者其他技術陣營,整天捧本書吭哧吭哧啃。正确的态度應該是着重于你要幹的事情,然後認真把這件事情做好,通過必要的學習将所需的知識體系構築完整,在整個過程中及時更新知識體系。隻有心理沒譜的人,才會為新技術的推出感到惶恐,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看到什麼東西出來了都以為如果不學就會落伍,才會覺得是個壓力,日積月累,才會痛苦彷徨嚷嚷怎麼辦。相反,如果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會發現,其實必須及時更新的知識變化并不頻繁,大多數新鮮玩意根本不在自己關注範圍内,任他三仙落地,五佛升天,與我何幹?是以完全可以安步當車,穩紮穩打。
4.我剛實習時,還在糾結用go,還是Java,我現在卻做起了flutter+go+vue。
現在回過頭看,其實當時無論你選擇那條路,如果認真做下去,搞些實事,别玩虛活的話,現在都應該有成就了。當然,客觀上來說,這幾年技術變化是比較快,彎彎繞得比較多,話說回來, 所有的技術變革并不是沒有章法的,今天的技術架構,早在每一次改版就已經明明白白地公諸于衆,隻不過因為某些微妙的原因,一些跟随者這幾年被帶着兜了一些圈子,浪費了一些精力,比較辛苦。不過,現在技術體系的塵埃基本落定,從體系結構上看,相對穩定的時期已經到來,投資go,或者flutter技術可以放心。
Flutter官網
https://flutter.dev/
https://flutter-io.cn/
5.不過我相信未來不同技術流的應用領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分化。
在中國,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命脈産業和關鍵行業的服務端要害系統,國産化改造是阻擋不住的潮流,就從目前的鴻蒙系統的發展來說,就可以得到證明,
希望自己每天努力一點,能在技術和認知上都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