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座26層高樓,震驚國人與世界

作者:遠方青木

文章作者:北風雪林

這座26層高樓,震驚國人與世界!

今天的文章同樣是大家想象不到的“産業更新文”!

在當今中國,層數200層,高度600米以上的高樓,都無法震驚老百姓了。

這座26層高樓,震驚國人與世界

我今天要說的,隻是中部小城湖北鄂州,一座26層,總高不足百米的大樓,憑什麼震驚國人,甚至世界?

關鍵的就是這座大樓的用途。

這座26層高樓是全國甚至世界最大,單體高樓養豬項目。

你沒看錯,這座打破全球多項紀錄的大樓,是給幾十萬“二師兄”建造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

壹,高樓養豬,規模和優勢震驚世界

投資最貴的,足足達到了40億

這個在中部小城,湖北鄂州投資的高樓養豬項目,總占地面積高達60畝,建築面積高達40萬平方米,大約相當于600畝,總投資達到40億,主要建築為兩棟26樓的生産大樓。

每棟大樓每一層能夠養豬1.2萬頭左右,是以一批次能夠養30萬頭,因為養豬周期是半年左右,是以一棟大樓一年就能出欄60萬頭,兩棟大樓的産能達到120萬頭。

這座“二師兄”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所有的設計都彰顯一個“大”字。

除了樓房占地面積大,内部的貨梯空間“也是破紀錄”的大。

樓房内部有大小貨梯,小的貨梯,承重品質為10噸,樓房最大的一部貨梯,承重品質為40噸,面積也是很大,幾乎相當于一個遊泳池的“二師兄”和飼養員一起升降。

這座超級大樓的每一層設計,就像“智慧大廈”,地下一層是自來水池、中水池,實作整棟大樓的生豬飲水、污水循環處理、噴淋與噴霧降溫。

位于一樓是一個中央控制室,統一制定每層樓、每個養殖點位的飼料、飲水智能投喂。

一樓的智能控制系統,是彰顯“高樓養豬”最産業更新的地方,這裡的飼養員數量比傳統養豬場大範圍減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懂計算機與智能系統的年輕高學曆人才。

從二樓開始,每一層從南到北劃分6個區域,有母豬豬舍、産房區、保育區和育肥區。相當于“豬媽媽”的生産醫院和育英醫院。

每一隻種豬擁有一個單間,它們将會通過前文講的超大電梯,從底層向上運送,一次240頭種豬,被運送到不同的樓層,根據年齡、種類和性别的不同辦理入住。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這個項目迎來了“第一批種豬”,從深圳分兩批遷來的3700頭種豬。

它們将乘電梯上樓,在這裡不斷繁衍後代。

貳,高樓養豬,在财報裡也不新鮮

最近一周,“高樓養豬”項目在産業新聞裡持續破圈,因為看到幾十萬頭豬住進兩座相鄰的超級大樓,就仿佛建成一個幾十萬人的超級大社群一般。

大家對養豬的印象,還在于農村家庭散養與大型養殖場“平房豬圈飼養”。

突然來一個“幾十層樓的高樓大廈養豬”,會不會是放衛星項目?

湖北鄂州項目雖然創下國内與全球多個高樓養豬紀錄,但他隻是最大,而不是唯一。

在鄂州項目,全國最大的“高樓養豬項目”,居然建設在超一線城市的廣州南,總層高為17層,項目的目标,就是探尋“超一線城市”直接供養新鮮豬肉,但又要破局“土地成本”的問題。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尤其是新世紀二十年,我們基本實作了“吃肉自由”,雖然西方對大陸的豬肉食用量很多诟病,但是大陸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現階段,豬肉依舊會是接下來許多年的“肉食第一選項”。

是以我們的豬肉産能“還遠遠不夠”。可是要使用更多豬肉,大家糧食産量和工業發展,城市發展都要兼顧,就會出現尴尬的“人與豬争地”的問題。

其實大家如果仔細閱讀養豬大戶們的上市财報,會發現牧原,雙彙等大型集團,早就将“高樓養豬”項目,作為接下來擴大生豬産能的主要方向。

隻是雙彙和牧原的在建項目,多半還是6~10層,占地面積更大,但是層高更小的項目,如果硬要類比,就是這些大型養豬上市企業基本停留在房地産的“樓梯房階段”。

這次湖北鄂州26樓的養豬高樓,之是以震驚全世界,就是将“高樓養豬”從“樓梯房時代”,進化到“電梯房時代”。

叁,老百姓還是“轉不過彎來”

我看到兩棟26樓的超級大樓,每年出産120萬頭生豬,第一時間也是不敢确信是否是假新聞。

然後查到了“鳳凰财經”,“湖北經視”等較大的财經與官方媒體報道,可見這個項目是真實營運的。

而我就在檢視“鳳凰财經”的新聞的時候,發現評論區的“百姓民意”,清一色都是負面的。

顯然,高樓批量養豬,改變了他們的傳統認知,他們認為這樣的豬“品質差”,環境差,誰敢吃這樣的肉?

我看了許多負面評論,結合我調查的項目情況,試着解惑幾個,平息絕大多數人的疑惑。

第一:覺得項目不接地氣,豬接觸陽光少,肉質差。

對比小農戶散養的土豬,高樓養豬的活動空間或者陽光确實少一些,可是高樓養豬項目從誕生之初,就是為了取代大型養豬場的平房養豬的。

對比平房養豬,高樓養豬節約了20倍以上的土地,而且每樓都選擇“超大落地窗設計”,陽光和活動量都超過平房豬圈養豬。

第二,除了節約土地,看不到其他優勢

在“人與豬争地”,豬與農争地的現狀越來越嚴峻之後,節約20倍用地,确實是高樓養豬最大的優勢,但絕不止于此。

一方面,高樓養豬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同時,全智能的飼料喂養,飼料集中采購運輸,規模集中下,各環節成本都有極大下降。

第三,投資40億的項目,每年幾十萬頭豬,盈利能回收麼?會不會推高豬價?

大家應該看過青木以前豬周期的文章,農戶和大型飼養企業,在漫長豬周期裡,一半時間賠錢,一半時間大賺。

這座26層高樓,震驚國人與世界

一頭豬的利潤,高的時候,能賺1500~2000,賠的時候,也會賠500~800,是以綜合下來,一頭豬平均利潤在800元左右。

一年120萬頭豬的項目,一年的毛利是10億元,對比40億的前期投資,應該是很劃算的項目。

許多朋友調侃豬都住上高樓了,比年輕人住的都好。

我倒覺得豬住上高樓,産業更新才能讓年輕人回歸自然!

我是遠方青木,未來幾個月會在新公衆号“海中青木”更新文章,歡迎大家關注,希望每天晚上都能和大家在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