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差點被搞成日落
1990年,“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宣布辭職,結束了其長達11年的首相任期。2022年,同樣作為英國女首相,曾被稱為“鐵娘子”第二的特拉斯,就在上周五(10/21),在其成為首相後的第45天之後,尴尬的宣布辭職,注定将成為英國曆史上最短任期的首相……
趁着這瓜正熱,魚頭也帶各位來看看,這個一度差點引發全球金融恐慌,堪稱今年最大鬧劇的英國首相,到底幹了啥?
01
鬧劇開端—超級減稅計劃
特拉斯,請各位留意,不是特斯拉,一個搞政治的,一個搞科技的,雖然都注定會在曆史上留下名号,但一個是曆史笑話,一個是科技颠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哈~
作為6年來的第四任英國首相,特拉斯從他9月輔上任之際,就展露了他的野心,希望能夠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援度,讓自己能夠在這個位置上做久一點。怎麼讨好呢? 特拉斯跟許多zz人物學習,用了最簡單的手段—發錢。
魚頭這邊不一一介紹政策細節,整體政策大緻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減稅",一部分是"補貼",整個方案大緻需要花450億英鎊。
其實這種招數不算新,近年來用這種手段名為刺激經濟,實在拉攏群眾的zz人物不在少數,特别是美國,像是拜、特兩位上司者,都用過比這規模還大還粗暴的政策。
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特拉斯跟他的馬仔克沃滕應該經濟沒有學的太好,居然在最不該的時間下推出了這個政策,不僅導緻了一場全球性的金融恐慌,也差點讓日不落國直接成日落國了。
02
鬧劇延燒—市場做空英國
為什麼說特拉斯在最不該的時間推出了這個政策呢?我們大緻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評判一下。
首先,魚頭剛剛提到,其實這類刺激短期經濟的手段很常見,特别是在2020年YQ剛暴發的時候,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使用,英國也是其中之一。長期的财政問題加上短期的刺激手段,讓英國目前的債務負擔來到了08年以來的新高。
本來想2021年跟今年經濟修複,可以讓債務問題稍微喘口氣,結果一連串的俄烏紛争,中國經濟放緩,美國激烈加息等,本就對經濟造成不小沖擊,結果你特拉斯上來又搞這麼一出減稅大戲,市場對英國未來債務問題加劇,償債能力弱化等預期升高,不信任感增加後,開始抛售英國資産,造成股彙債市開始下跌的現象。
其次,就是這個時機剛好落在英國央行緊縮的時候,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跟其他的歐美盟友一樣,英國目前也面臨了相當嚴重的通脹問題,9月通脹同比增加10.1%,來到40年高位,即便去掉能源與食物,核心通脹也是6%以上,是以目前英國央行也參照的美聯儲的路徑,采用加息/縮表的緊縮貨币政策。
回到特拉斯頭上,财政本來都已經吃緊了,還想要花這麼多錢,怎麼辦?看來隻能搞"借錢"這條路了,是以便出現了政府借錢=發債券->英國債券供給增加的情況。
同一時間,英國央行這邊一方面在搞縮表=向市場賣出債券->英國債券供給增加,一方面搞加息=市場收回資金->債券需求減少。一邊供給增加,一邊需求減少,從供需法則來看,導緻了英國國債下跌。
03
問題擴散—英國養老金的暴倉
英國國債的下跌,也導緻了一個無辜的機構遭殃—英國養老金。一般來說,養老金這種機構,會把資金配置在比較安全的地方,也就是國債市場,特别是英/美這種大國市場的國債。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英國養老金負擔着越來越重的支出,但這種國債的利率一般偏低,是以,多數機構都會采取一種方式—加杠杆。
簡單來說,我本來100元買國債,可以獲得3%的利息。同樣本金100元,我加2倍杠杆,借入200元,買入等值300元的國債,就可以獲得9元的利息,整體收益一下增長到9%(不考慮較低借款成本),就可以支應我養老金的支出。
看似一個完美的解法,但金融市場中收益與風險永遠互相比對,這種加杠杆的作法,在市場一路享受向上或小幅波動下問題不大,但在面對市場極端下跌的時候,就會出現風險。簡單來說,借你資金的機構也不是笨蛋,為了避免自己的損失,在資産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就會要求你在一定的價位下補充額外現金或是砍倉賣掉債券,不然他們就會幫你砍倉,收回借給你的資金。是以當市場開始大跌時,爆倉事件屢見不鮮。
我們剛剛提到的英國養老金,由于持有太多的英國國債的倉位,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現金來補充,是以就被迫賣掉手上流動性比較高的資産,像是持有的英國國債,或是歐美股票資産來補倉,是以當時出現了一種英國國債下跌-養老金暴倉-養老金賣國債-英國國債下跌的負循環,也導緻了英國國債成為特拉斯政策下跌最慘的标的(債券下跌=債券收益率上行),當然,當時由于養老金的抛售,也出現英/歐/美股票市場的震蕩。
說到這邊,夥伴們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一個這麼常見的政策,會引發金融市場這大的動蕩,魚頭這邊也整理一張圖來做個總結。
由于再搞下去,英國養老金可能真的要歇菜,英央行不得不跳出來整理一下爛攤子,說會在一定時間内進行有限度的收購英國國債,也出現了曆史難得一見的奇觀,央行一邊緊縮,一邊寬松買債。
04
鬧劇收場—同樣不安的未來
這場鬧劇一直持續到了10月14号,特拉斯才公開發言承認政策錯誤并将修改,并更換了其原先最堅強的盟友,财政大臣克沃滕,市場對英國的信心才開始恢複,不過那時候,也有許多人就開始猜特拉斯距離下台也不遠了……
可能也是在戰略考量之下,原先十分強硬不辭職的特拉斯在10/21号正式辭職,後續将由英國保守黨再次進行選舉,選出下一任首相,目前呼聲比較高的有三位,特拉斯當時競選主要的對手蘇納克、前任首相強森以及下院領袖莫當特。
不過不管誰當選,要面臨的問題可是一個都少不了,不管是因為俄烏問題引發的能源危機、高通脹問題、經濟下行、甚至是脫歐到現在還遺留的邊境困境與資本流失等問題,一個個對當局都是相當棘手的問題,下任首相能堅持多久,我們拭目以待。
點贊的你,股票都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