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首隻可投資于南韓股票市場的ETF——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認購代碼513313)今日正式發售,為場内投資者豐富資産配置、低位布局半導體龍頭提供了更多選擇。該隻産品的成功推出也标志着國内QDII投資版圖再次擴大。
據悉,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認購代碼513313)所跟蹤的中韓半導體指數(931790.CSI)由中證半導體15指數和KRX半導體15指數按照等權重合并組成,指數成份股包括三星、SK海力士、紫光國微、中芯國際等,基本囊括了中韓兩國核心的半導體上市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兩國半導體産業的迅猛發展。
半導體處于整個電子資訊産業鍊的頂端,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近年在工程師紅利及産業周期驅動下,大陸半導體行業發展迅速,近期的國際博弈更是加速了國産替代、尋求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南韓在先進制程晶片制造和存儲晶片生産的技術優勢能有效彌補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短闆,同時中國也是南韓半導體産業的最大出口市場。兩國半導體産業鍊供應鍊的高度互補性和巨大的合作空間,使得這隻ETF備受市場期待。
(中韓半導體指數前十大權重股,資料截至2022年10月13日,資料來源:中證指數公司。上述個股僅供展示指數權重,非個股推薦,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境内首隻可投資南韓市場的ETF
據了解,中韓半導體ETF(認購代碼513313)的标的指數為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指數。該指數由中證半導體15指數和KRX半導體15指數按照初始等權重合并組成,包括滬深交易所市場和韓交所市場各15隻半導體主題股票。其中,滬深市場部分選擇業務涉及半導體設計、制造、應用與裝置生産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股票中,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15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韓交所市場部分則選擇GICS行業分類為半導體及半導體裝置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市值排名前15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
分析人士指出,中韓兩國半導體産業鍊供應鍊具備高度互補性及廣闊的合作空間。一方面,中國晶片設計、封裝環節企業已然崛起,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半導體裝置、材料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南韓先進制程晶片制造和存儲晶片生産的技術優勢也能有效彌補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短闆,同時中國又是南韓半導體産業的最大出口市場,兩國近年來已經形成了公司+技術+上下遊訂單支援的合作模式,未來有望将繼續深度合作。
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前三大半導體廠商中,南韓占據兩席,市場佔有率占比接近全球的1/5。于中國而言,近年來半導體國産替代和關鍵裝置自主可控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0年中國半導體自給率僅15.8%,而國務院釋出資料顯示,到2025年大陸半導體目标自給率要達到70%。如果能在供應鍊上實作國産替代,價值量的躍遷和行業地位的提升将使得國内公司迎來一輪戴維斯輕按兩下(資料來源:IBS, Wind,SEMI,華泰柏瑞基金)。
估值低位帶來布局良機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在科創闆注冊制下充分受益。資料顯示,自2019年6月科創闆開闆至2022年8月20日,A股上市半導體公司總數量增加2.1倍到109家,總市值上升到2.7萬億元。公募基金半導體持倉占比從2019的1.2%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末的5.1%,半導體成為中國股票投資中的重要行業之一(資料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營收超6500億元,營收增速達42%,淨利潤增速近100%。複盤2014年以來的半導體業績,2014年-2017年行業增速均在20%以上,國産替代主旋律疊加周期景氣度,2018年以來行業繼續駛入業績增長的快車道,2019年行業淨利潤增速達60%。到2021年,行業營收增速超40%,淨利潤增速近100%。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資料,未來5年中國半導體增速均快于全球,将在2025年達到2230億美元,預期未來業績上行動能充足,有望推動半導體市場出現盈利牛市(資料來源:Wind,中國半導體協會)。
與此同時,近年來南韓也早已成為了全球重要的半導體供應國,長期保持着世界第一記憶體晶片生産大國的地位,市場占有率高達70%;包括記憶體晶片在内的整個半導體産業也是南韓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出口額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0%。得益于5G及遠端工作的增長,2021年南韓半導體出口額達1280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增速近30%。(資料來源 :IC Insights,南韓關稅廳,截至2021年)
目前,A股半導體行業的整體估值已處于近十年的曆史低位。據Wind資料顯示,過去十年半導體(申萬)指數動态市盈率估值在33倍-190倍區間内波動,中位數為89倍左右,目前估值僅為32.37,重新整理近十年來曆史低位水準。
根據成份股計算,中韓半導體指數目前市盈率PE為20.11倍,市淨率PB為2.74倍,與A股市場其他半導體指數及企業類型相近的雙創闆塊指數相比,具有顯著估值優勢,上行空間尤為可期(資料來源:Wind、華泰柏瑞基金;截至2022年9月30日)。
(資料來源:wind、華泰柏瑞基金,資料截至:2022年9月30日)
指數大廠的又一大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這隻産品的管理人華泰柏瑞基金剛在今年7月獲得證券時報“三年被動投資明星基金公司”的榮譽。
作為國内ETF領域的先行者,華泰柏瑞基金擁有16年ETF零差錯管理經驗。據交易所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在突破萬億體量非貨ETF市場中,華泰柏瑞基金管理規模超1000億元,是市場上僅有的3家非貨ETF規模破千億的基金公司之一。
在指數産品大發展的時代浪潮下,華泰柏瑞憑借“指”做精品的運作理念和前瞻創新的産品布局,打造了多隻“人氣”ETF,深受市場歡迎。此次華泰柏瑞中韓半導體ETF(認購代碼513313)的推出,将進一步完善公司科技主題産品的布局架構,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風險提示: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産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适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比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産品。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注意投資風險,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産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檔案,了解基金的具體情況。産品由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産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中證”)編制和計算,其所有權歸屬中證。中證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定指數的準确性,但不對此作任何保證,亦不因指數的任何錯誤對任何人負責。本基金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除了需要承擔與境内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本基金還将面臨匯率風險、境外證券市場風險等特殊投資風險。
(CIS)
責編:戰術恒
校對:楊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