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作者:古籍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由于元朝統治者尊崇道教,而道教又是漢人的宗教,是以在元明交替時進行的戰争中,雙方兵戈都對龍虎山的道教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害。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想利用道教為其政治服務,早在他尚稱吳王與群雄争奪天下時,就開始拉攏龍虎山的張天師。

公元1360年,朱元璋攻下信州後,曾張貼榜文尋訪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同時下令對龍虎山的道教宮觀加以保護。當時張正常知道朱元璋青年時當過和尚,又見天下大勢未明,心存疑慮而隐匿不出。後來局勢逐漸明朗,張正常先寫一封信寄給朱元璋,試探他的态度,後于公元1366年到南京正式拜見吳王。朱元璋對他十分尊敬,待以上賓之禮。兩年後朱元璋登帝位,稱太祖皇帝,張正常又趕到南京朝賀。

明太祖正式授封張正常為“正一教主嗣漢天師”,領道教事,給銀印,視同正二品,設“贊教”、“掌書”兩職官佐助天師理事,又賜白金五十镒(一镒為二十四兩),用以修葺天師府。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這年八月間,明太祖臨朝時自己突然提出問題:“至尊為天,豈有師也?以此為号,亵渎甚矣!”又革去張正常的“天師”稱号,改稱為“正一真人”。整個明代,曆代天師在朝廷所受封号都是“正一真人”或“正一大真人”,而在民間則仍然被稱為天師。

從天師稱号的變更和設官職監督天師,可以看出明太祖既要拉攏和利用道教,又想設法控制它以防不測,這比元朝統治者的手段更為高明。此後他又設立一整套的道司機構,采取編制宮觀冊籍、考試道徒經典、限制度諜發放,以及經常糾察道觀、檢查戒律等措施,對道教嚴密控制。這雖然使道教某些方面受到限制,但客觀上也使道教徒的素質得以提高,教風得以純潔。而就張天師這方面來看,改稱真人後官爵卻得以提高(元代僅是三品)。

“領道教事”是在禮部統轄下,協同道錄司處理全國道教事務,具體分管了江南諸多宮觀的正一教。天師的身份更像個朝廷命官,手中更有了實權,所穿的服飾是禮部頒定的式樣,外出辦公可以享用沿途官府供應的驿路車馬船隻和糧米,視察和檢查各地的大小宮觀。

上清鎮天師常住的府第也兼而成為處理各種道政的“道司衙門”,在道教界具有更顯赫的地位。是以龍虎山的道教在元亡後不但沒有衰落,而且在明代得到更為實際的發展。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張正常死後,長子張宇初繼位成為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博學多才,不但精熟道教經書,而且貫通儒家典籍,工詩善文,也能繪畫。明初大文人、官居翰林學士的宋濂稱譽他為“列仙之儒”。

張宇初曾在明初的京師(今南京市)掌管全國道教事,後受朝臣的中傷被貶歸鄉,在龍虎山東南十裡處的黃箬峰下,構築“岘泉精舍”,潛心于修道和著作。張宇初的文章學術成就斐然可觀,著有《岘泉集》十二卷,其中的《玄問》《太極釋》《先天圖論》《河圖原辯》諸篇,都是儒道兩家共同探究的頂尖課題,義理深奧,非一般文人所能解。

張宇初的論述,卻讓儒道兩家都為之歎服,《四庫全書總目》評價說:“其言既合于理,甯可以異端之故,并斥其文乎?”對他的學問成就給予了肯定。張宇初還編輯有《龍虎山志》十卷、《漢天師世家》一卷,為龍虎山的曆史文化儲存了大量珍貴的資料。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在張宇初的表率下,明初龍虎山道士的文化素質普遍較高,不少人的真才實學被世人贊賞,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如吳伯理,任上清宮提點,“博通經史,工詩文,精箓隸,亦能作(畫)枯木竹石”;道士歐陽楚翁,“善畫山水、枯木竹石、水墨梅花、四時之景,尤工畫龍”,名字收入《圖繪寶鑒》條目,是知名畫家;道士張仲毓,“嗜學,工詩,尤善鼓琴”;道士張迪哲,“箓隸書俱精”;道士盧大雅,“工詩,有《石矼樵唱》”;等等。

還有一位名叫李仲冶的道士,鑽研陸象山的“心學”,在金溪半山講學,“相與劇談本心之說,一座盡傾,鹹曰:‘此小鵝湖也’”,成為陸學的出色傳人。張宇初的胞弟張宇清,“得兄指授”,“博通儒經子史,工詩文書翰,尤善作山水”,著有《西壁文集》傳世。兄弟倆“相與唱和,人羨以為雅”。這些頗具才華的儒雅道士,給明初龍虎山的道風,增添了許多清新高尚的氣息。

張宇初一生為道教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有兩件,一是想方設法重建了上清宮,二是殚思竭力地主持編修《道藏》。

龍虎山上清宮在元末時因失火而燒毀,明初國家财政困難,一時無力修複。張宇初召集僚佐們商議,認為“苟不圖興複,且将堕教基而損先烈”,決定采集向社會募捐的方法籌款,重建上清宮。

張宇初親自到南京,通過禮部上奏,獲得明太祖的準許。返山後分遣弟子38人往四方募化,“官僚士庶聞風而樂助者嗡然”,明太祖後來也賜寶鈔五千貫資助。

工程自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冬季動工,至1393年秋季竣工,前後曆時四年。重建後的上清宮,有玉皇殿、三清殿、玄帝殿、真風殿、玄壇、虛皇壇、元壇祠、棂星門、鐘樓、鼓樓,以及衆多的廳堂房室等附屬建築物。“規制悉如其舊,而雄傑壯麗,視昔有加焉。”重建後的上清宮,規模不但沒有縮小,而且比以前更加壯麗輝煌。

王冰泉 何長生: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與《道藏》的編修

《道藏》是道教文獻的總彙,在曆代帝王的支援下,由道教界自己彙集和編纂的巨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學術文化價值。

唐代彙編有《開元道藏》,宋代五次增修,至南宋中期編成《瓊章寶藏》。龍虎山道士王道堅,參與了第四次修藏。另一位道士留用光,粉黃金為泥寫經書,在龍虎山建構專門的藏室,儲存了一部宋代《道藏》,可惜後來毀于宮火。

元代時,《道藏》兩次遭到帝王下令摧殘,全國很多經書及雕闆都被焚毀,至明初時已成殘缺餘篇。龍虎山的經書因得到張留孫在朝中的苦心救護,幸存的較多。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兩次敕令張宇初“編修道教書,可早完進來,通類刊闆”。張宇初接到這項浩大的文化工程任務,“喜懼交集”,深感責任重大而又榮幸。

他組織弟子們展開工作,具體情況史無明載,但可以想象出這部卷秩繁浩的巨編,要經過資料的搜集、整理、勘誤、分類、編輯、校訂、譽清等一系列的操作工序,所付出的心血勞動是何等的艱巨!

也許是由于這個主要原因,張宇初于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不幸逝世,享年僅五十左右。

張宇初臨終時,以未竟的事業囑言于胞弟張宇清:“國恩未報,爾其承此以圖之。”由于他對道教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天師門庭的又一位佼佼者,後代天師把他和張繼先以及祖天師張道陵視為“三尊”,共同敬奉在宮觀内。

張宇初死後,他的胞弟張宇清繼任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承兄志,繼續主持《道藏》的編纂工作。

自永樂九年至二十二年,又付出了十餘年的艱辛勞動,編輯工作基本完緒。後因明成祖駕崩,不久張宇清也逝世,《道藏》編纂曾一度擱置。直到明英宗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才由另一位高道邵以正校訂完成,世稱《正統道藏》。

《正統道藏》刻印後,明英宗特賜一部給龍虎山上清宮安奉,“永充供養,聽所在道官道士看誦贊揚,上為國家祝厘,下與生民祈福”。後來,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又奉明神宗之命,纂修校刻了《續道藏》,世稱《萬曆續道藏》。

現今存世的《道藏》,就是明代刊刻的,它包括了《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兩藏共收道書1476種,計5485卷,字數之多,難以統計。龍虎山的幾代天師和衆多的弟子們,為這兩部傳統文化巨編立下了卓著的功勳!

本文摘自王冰泉、何長生所著的《龍虎山史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