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顯然在牛津沒學到什麼真東西,學到的話就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進行減稅發債,是不可能被資本市場認同的。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丨老鳳1974
這哥們說的要笑死我了。
他說他兒子經曆了四個财政大臣、三個内政部長、兩個首相和兩個國王,而他的兒子才四個月大。
▲網友就英國首相辭職一事發表評論(圖/截圖)
沒錯,這四個月英國政壇經曆了無以倫比的動蕩,可能在未來的英國史上要把這段時間特别冠名,比如叫秋冬震蕩。
01
剛剛,10月20日,英國首相伊麗莎白·特拉斯發表辭職聲明,宣布辭去英國保守黨黨魁的職務。而這也意味着特拉斯短暫的首相之旅宣告結束,成為二戰後任職時間最短的英國首相。
自從9月5日正式成為首相,到辭去黨魁職務,特拉斯隻在任45天,而在這45天裡她并沒有閑着,有人對她任職45天做出了以下評價:
她在一個月之内送走了女王,以及英鎊、财政大臣和保守黨……
▲英國國王查爾斯會見特拉斯(圖/PA)
确實,在這一個多月裡,英鎊經曆了大幅下跌,在金融市場上的借債計劃也遭到了無情拒絕,進而導緻整個英國金融系統劇烈震蕩,連最保險的養老金都受到了波及,經濟搖搖欲墜。
那麼,特拉斯做了什麼導緻了這些後果呢?
可能她太崇拜撒切爾夫人了,處處向撒切爾學習,連她的衣着和演說時的表情,都有鐵娘子的影子。
我對此的評價隻有一句話:畫虎不成反類犬。
02
特拉斯做了一個形似保守黨魁應該出台的經濟振興方案。
我說的是形似,隻是樣子像。
她的方案是,減稅+擴大政府投資。
說她是形似,減稅這個部分是自由經濟派喜歡做的事,但擴大政府開支并不是。
你要減稅很好,減稅等于擴大了民間的消費動力和投資潛力,但政府不減少開支,依然要做那些完全沒有效率,甚至扭曲市場的投資以及發放福利,那能怎麼辦?隻能通過借債來完成這種沖突的經濟政策。
道理很簡單: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新增債務
圖/網絡
這不是什麼新鮮打法,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許多國家經常選擇的打法。但這跟撒切爾夫人有什麼關系?撒切爾夫人當年的經濟政策,不僅減稅,也堅決減支。
當年的英國,也經曆了跟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的經濟難題,首先是終身俸問題: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已經步入中年。他們是歐洲有史以來人口最多、生活條件最優越、壽命最長的一代人。他們一旦進入退休年齡,就成了純消耗者。
從丘吉爾到希斯,沒人敢動英國人這塊蛋糕,雖然首相們都知道問題所在,但誰碰誰完蛋。直到卡拉漢上台,才搞了一些改革。當年的工黨領袖卡拉漢搞的也是減稅減支的計劃。但立刻就被生活水準下降的勞工們反對,1979年卡拉漢在大規模罷工示威中下台,鐵娘子撒切爾上台。
撒切爾上台後,手腕高超,态度強硬,政策堅決,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那些無效的政府投資,在給社會減負的同時,也毫不猶豫的砍掉那些臃腫的英式國有企業。
1984年,撒切爾堅決關閉了國營的虧損煤礦,還停掉了對煤礦業的政府補貼,遭到了全國礦業工會的激烈反抗。在這場對抗中,撒切爾态度堅決,強行壓平了抗議。
由于淘汰了一批虧損企業,重組了産業聯盟,企業競争力和生産效率大大提高,經濟利潤顯著增長。出售國有資産的巨額收入,也充盈了國庫。在撒切爾執政期間,英國經濟擺脫了泥潭,走上了健康上升的道路。
是以你看,特拉斯和撒切爾的差别,絕對不是那一點表面上的模仿能彌補和掩蓋的。
03
當然,這也許不怪特拉斯,她所處的時代,跟上世紀80年代的情況大相徑庭,歐洲包括英國承平日久,政府不斷以給人民好處的由頭擴大權力幹預市場。是以在這個時代,減稅同時增支,已經成了各國政府本能的選項。
那麼,為什麼到了特拉斯來做首相,就一塌糊塗呢?因為她生不逢時,她遇到了百年大變局中的轉折點:
一是俄烏戰争導緻的能源短缺和價格暴漲,讓英國的通脹居高不下;
二是美元到了收縮期,不斷加息的美元極度強勢,美國債利率的提高,等于擡高了無風險利率水準。
特拉斯顯然在牛津沒學到什麼真東西,學到的話就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進行減稅發債,是不可能被資本市場認同的。
圖/網絡
您還以為你是大英帝國?可以随意在資本市場定價?美國的無風險利率都那麼高,請問您能給多高的利率?加上減稅措施,您打算拿什麼還錢呢?
這可不是特拉斯靠強硬作派能做到的。她可以學習美國加息,世界各國貨币要麼跟着加息,要麼就忍受資本外流。
能源價格高漲,就意味着各項成本增加,包括企業成本和老百姓的消費成本都在同步增加。錢不夠咋辦,隻能降低消費欲望,而這不就是經濟衰退嘛。
在經濟衰退的時候下這種猛藥,我也隻能說特拉斯女士,您走好吧。
04
特斯拉的辭職,也解決了一個英國人前幾天在報紙上的一個公開賭注:特拉斯和生菜,誰能挺得久一點。
▲油管頻道Daily star直播“看英國首相和生菜誰能堅持更久”(圖/網絡)
現如今,答案已經有了,濕生菜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存活得顯然比特拉斯要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