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凡和非門主唱

作者:淡泊故友

蔣凡是什麼人?我們之前已經發表了這個文章,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評論。

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窺探“與非門”樂隊成立的緣由,在“與非門”樂隊大紅大紫的鼎盛時期,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心态與創造力,又是如何面對“與非門”樂隊成員自我發展的。這些由海量情緒引發的疑問,即便是在全網通稿的情況下,也很難得到準确的解答。

蔣凡和非門主唱

在《與非門》成立十周年的時候,三少這個核心成員的去世,讓原本還沒有說完的話,化作了無盡的悔恨。再聽一遍《與非門》剛成立時靈動歡快、灑脫灑脫,有時又溫柔細膩的曲調,“你還以為下一首美妙的旋律會在何時出現,但是這首音樂讓它突然停住了。”

惋惜,讓人飽受,有一種莫名的傷感,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一輛疾馳的火車,在無情的碾過你。

唯獨不變的歌,淺淺的唱出了故事的開頭,點亮了那一度的天堂。

《凡·非凡》與蔣凡

從《這一顆心》開頭的第一句話開始,他就感覺到“咦,這聲音還挺耳熟的”,如果說這聲音能做到拟人化的話,那麼這句話就相當于一種嬌柔、魅惑的姿态。在《與非門》專輯的《01》中,有一首《快樂之夜》,同樣是慵懶的,一切都不重要的曲調。但差別在于,後者早已經跳出了少女時期的癡情小調,蔣凡用“心”來界定人的世界觀,用“内觀”的方式,将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内心裡推,去尋找屬于自己的了解和認知。

蔣凡和非門主唱

“夢”、“幻”、“無常”是這張專輯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三個元素,由詩人紮西拉姆 Doddha用更準确的語言來表達它們,形成相應的意境表達。“夜若琉璃日消隐星,夏空花終歸虛無影,不舍不離燈不滅,虛虛實實更缥缈。”這一段唱出了《觀》,拆開來看,就像一首詩歌,和專輯的核心——“人生無常”息息相關。

站在情感的交彙點,感受着這一刻的蔣凡,已經有了一種經過深思熟慮打磨出來的超然氣質。

蔣凡和非門主唱

懷念當年在電子音樂中沸騰的放蕩不羁,是否還會有濕潤的青春回憶被掩埋?多年以後,我們是否仍是那個不願從夢境中蘇醒的人?在新專輯中尋找許多内在的思考線索,每一處都有伏筆,總有一天會有“驚喜”的一刻。

或許是因為這次沙龍的現場分享,或許是因為一個人的傾聽,真正墜入了這夢幻般的世界,九月二十五日,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那不平凡的樂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