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第一奇人:身後八載事,皆在預料中

作者:舒城的默默

在民國的曆史上,有這樣一個人被稱為神話般的存在。

他一生從來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卻在死後被追封為陸軍上将,更被後人奉為“軍神”。

一生都在研究中國人要如何才能打敗日本人,後來卻不懼世俗眼光,娶了一位日本姑娘做妻子。

他是中國現代兵學泰鬥,是蔣介石十分倚重的進階幕僚,也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的主要設計者。他編著的《國防論》,被譽為“民國國防思想的奠基石”,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更是被後人稱為中國近代國防思想的創始者。

講來講去,到底說的是誰?

他就是大陸“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的嶽父蔣百裡先生。

祖父蔣光煦不僅是藏書家,而且還是非常有名的出版家。

他的父親叫蔣學烺,因為生下來沒有左臂,差一點被抛棄野外,稍大一點就被送到寺廟裡出家做了一個小沙彌。

後來,寺院的住持師傅對他說:你塵緣未了,不适合在這裡長期修行,還是下山去吧,早日成家立業,幾代之内必出人才。

因為出過家,他還了俗也沒有得到蔣家認可,家族并不接納他。孤苦無依的蔣學烺沒有了栖身之處,到處漂泊。為了生活下去,也因為從小笃信佛理,他決定選擇學醫懸壺濟世,救助世人。

蔣學烺在學醫途中被浙江海鹽秀才、名醫楊笛看中,老師很欣賞他吃苦好學的品性,決定将自己的女兒楊鎮比對給他,妻子溫柔賢惠,對他照料有加,二人也是情投意合,伉俪情深,1882年在浙江海甯楊鎮為蔣學烺生下了一個男孩。

1895年,蔣學烺因病去世,由于生前得不到族人認可,死後也不能歸宗,孤苦無依的母子二人沒有分到蔣家的遺産,生活艱難,可相依為命的日子裡也是樂在其中。這時,他們的兒子已經13歲了,這個孩子叫做蔣方震,字百裡,人稱蔣百裡。

家裡太窮,供不起蔣百裡讀書。他就偷偷地跑到别人家的私塾外面去聽,每次老師在裡面講一遍,他沒紙沒筆就能夠用心記下來,即使是私塾裡面最優秀的孩子,也比不過他。

私塾先生見他天天跑來聽課,就有意考考他,結果這個孩子對老師講的東西倒背如流,讓老師刮目相看,決定收他為弟子免費教他讀書。

得老師指點幾年下來,蔣百裡的學問是突飛猛進,16歲的時候參加科考,一舉考中秀才。

十九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伯樂,被一個知府,一個縣令和一個監院同時看中,三人對蔣百裡的才華贊歎不己,懷着惜才之情,決定贊助他東渡日本去留學。

來到日本的蔣百裡就讀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他這個人可能天生就是日本人的克星,在日本讀書時,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居于一大幫日本同學之上。

1905年畢業的時候,綜合成績又排名第一,畢業典禮上,他當着所有日本學生的面拿走了隻有第一名才能獲得的殊榮:一把天皇的佩刀。

當時讓所有的日本學生都恨得牙癢癢,有些甚至在激動之下差點就剖腹自殺了。

你知道蔣百裡同期的同學都是什麼人嗎?

東條英機,崗村甯次,土肥元賢,闆垣征四郎寫殘害我民族同胞的罪人在蔣百裡的眼裡,都是一些學渣而已。

因為此事,陸軍大學以後專門把中日兩國的學生成績分開記錄,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傷自尊事件。你說他有多牛!

1912年,29歲的蔣百裡回國出任保定陸軍大學校長,第一天上任就對全院師生做出兩個承諾:一和學生同吃同住,以身作則;二要把所有學生訓練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官。

半年後的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事,甚至驚動了全國。

1913年6月18日的淩晨五點鐘,蔣百裡突然召集全校2000餘名師生緊急訓話,他身着軍服,全副武裝,對全校師生說:吾曾說過,吾要你們做的事,你們必須做到,你們希望我做的事,如果做不到,我就懲罰自己。我走後,希望你們鼓起勇氣,擔當中國未來的大任。

說完掏出手槍對着自己的胸膛,砰的就是一槍,幸好當時身邊的士兵眼疾手快拉了一把,子彈打偏了,從他的肋骨旁邊射入,沒有傷到心髒,蔣百裡撿回了一條命。

原來事出有因,他多次向上級讨要學校的經費失敗,學生吃不上飯學校不能正常地運轉,他覺得是自己答應了大家的事沒有做好,決定自殺以謝學生。

這件事情驚動了全國,袁世凱下令找最好的日本醫院給蔣百裡治病,同時下達指令,全額補足了保定軍校的教育經費。這件事情讓大家都贊歎,蔣百裡是個有血性的好男兒。

住進日本醫院的蔣百裡,和照顧她的日本護士佐藤屋登相識了,兩人互相愛慕成了一對戀人。對于世俗的眼光蔣百裡并不在意,身歸國家,心屬自己,愛我所愛,有何不可?頂着世俗的壓力倆人結婚了。

值得一提的是,蔣百裡看人的眼光終歸不錯,佐藤屋登在婚後因為丈夫喜歡梅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蔣佐梅。1938年蔣百裡去世後,她沒有回國,而是投身中國的抗戰中去,用自己所學的醫護知識救助傷員,用她的話說,她已嫁到中國就是一個中國人。

1937年初,在日本即将發動全面侵華戰争的前夕,蔣百裡把平生所學寫成了一本十萬字的巨著《國防論》。

在書中,他頗有先見之明的指出中日兩國必有一戰,他說道:吾所最感危險者,即鄰近富于侵略性的國家。

對于如何與日寇作戰,蔣百裡也最早提出基本防線的判斷,即“将來有這麼一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京漢兩路必被日軍占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為據點,即洛陽、襄陽、衡陽。”可以說《國防論》指明中國抗日戰争的“出路”。

針對日寇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瘋狂叫嚣,他有針對性地提出“持久戰”的戰術思想,要求中國軍隊“不應一味死守、與敵軍大打陣地戰,而是應增強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利用我軍本土作戰、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采用運動戰戰術,給敵以有效殺傷;發動遊擊戰,使之全民皆兵,讓入侵者陷于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當時這些文章釋出在大公報上,轟動一時。國内的軍事家都對這本書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曆史證明,正是中國軍隊貫徹執行了這套作戰思路,才赢得最後的抗戰勝利。蔣百裡的運籌帷幄之功如此之高,可視之為二度擊敗日本陸軍。

非瑜背諾,天不假年。1938年的11月4日淩晨,56歲的蔣百裡因病在家中逝世,終究沒有等來抗戰勝利的那一天。

轉眼已過半個世紀,中國早已在世界上騰飛,這位百年前的傳奇老人如果知曉也該感到欣慰了。

民國第一奇人:身後八載事,皆在預料中

和女兒們合影

民國第一奇人:身後八載事,皆在預料中

日本天皇賞賜的軍刀

民國第一奇人:身後八載事,皆在預料中

一家人

作者原創,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