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共二十大報告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10月16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中共二十大是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共産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認為中共二十大報告凝聚智慧、反映民意,總結經驗、擘畫藍圖,傳遞着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擔當,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将對世界産生重要影響”

“中共二十大是在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二十大報告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标任務和大政方針,意義深遠。”巴西共産黨主席、巴西伯南布哥州副州長盧西亞娜·桑托斯說。

“中共二十大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将對世界産生重要影響。”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如是說。

“中國共産黨具有廣泛世界影響力。中共二十大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同樣感慨。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文萊—中國友好協會會長菲爾達斯·拉曼曾來華考察中國扶貧工作,了解作為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典範的閩甯協作成果。“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中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标,向世界證明,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問題專家伊格納西奧·馬丁内斯表示,中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朝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中共二十大為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引方向,為中國未來發展擘畫宏偉藍圖。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表示,中國提出并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着力推進高品質發展,推動建構新發展格局,實作了經濟穩定增長、科技創新發展、民生持續改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規模、外匯存底穩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密切關注中國未來發展,密切關注中共二十大。

“近年來,中國在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法中友好協會聯合會會長阿蘭·拉巴特表示,中共二十大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大會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标任務和大政方針,同時也是因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國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南非大學姆貝基非洲上司力研究所進階研究員譚哲理表示,過去10年來,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到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中國始終在全球性議題上積極擔當作為,是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展現。中共二十大舉世矚目,世界期待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貢獻。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産黨的堅強上司”

“中國發展得好,是因為中國共産黨的政策好。”英國巴斯市副市長餘德爍說,2012年以來,中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作脫貧,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産黨的堅強上司”。

“中國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着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偉大成就。”桑托斯認為,中國共産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

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曆史學教授肯尼思·哈蒙德表示,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創新突破,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在脫貧減貧、技術創新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共二十大是中國發展道路上的又一裡程碑。

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副主席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表示,中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中國的發展成就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以及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研究員内納德·斯特基奇表示,中共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對于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具有重要意義,将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我在中國工作生活20多年,真切感受到中國在民生、科技等領域的長足進步。”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說,中共二十大是世界了解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視窗。“中共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長期積累的治國理政寶貴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将助力中國實作新發展,還将繼續推動全球發展。相信中共二十大将繼往開來,引領中國繼續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流砥柱。”

“願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共創繁榮美好的世界”

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緻力于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桑托斯表示,中國積極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助力開發中國家完善基礎設施,便利國際貿易往來,以實際行動證明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赢、共同發展的理念可以成為現實。

摩洛哥中國友好協會主席穆罕默德·哈利勒表示,近10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定在30%左右,在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将為人類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寶貴力量。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長期關注中國的《菲律賓星報》專欄作家李天榮說,中國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将為包括菲律賓在内的東南亞國家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泰國泰中“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吳森提蘭谷期待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更多成果,繼續造福共建國家群眾。

譚哲理說,中國連續13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持續助力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支援非洲能力建設。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非洲人民期待非中合作繼續結出碩果,“願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共創繁榮美好的世界。”

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創新政策中心執行主任、杜克大學中國事務進階顧問丹尼斯·西蒙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教育、科研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促進合作共赢。中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為解決全球最緊迫問題作出突出貢獻。

“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有利于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庫恩表示。

沙拉夫表示,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發展持續作出貢獻。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到開展國際抗疫合作,再到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等,中國為埃及等非洲國家發展帶來巨大機遇。“我們期待與中國開展更多、更深入合作,實作更大發展。”

(本報北京、裡約熱内盧、華盛頓、迪拜、開羅、曼谷、莫斯科、約翰内斯堡、首爾、倫敦、巴黎、墨西哥城、羅馬10月18日電 記者王骁波、龔鳴、陳一鳴、李志偉、管克江、任皓宇、黃培昭、沈小曉、章念生、孫廣勇、趙益普、隋鑫、鄒松、張悅、邢雪、劉玲玲、彭敏、謝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