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作者:耳機林sir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周華健有首老歌,叫做《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

人是這樣的動物:總會因為一首歌、一部電影、一個老物件,忽然一瞬間就掉進了滿是舊照片的回憶裡,念舊,乃人之本性。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而在耳機裡,沒有什麼東西會比平頭耳塞更适合用來勾引回憶的了,因為你看身邊,包括蘋果用的都是吹風機造型的配塞,那雖不是入耳但也絕非“平頭塞”,然而在70/80/90後心中,早期接觸的耳塞毫無疑問是平頭的,有些人是以索尼808入的門,有些人是森海MX系列,有些人聽AKG K314P長大,還有更多的人是靠着蘋果當年的平頭小白完成了和耳塞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種款式的新品現今已不多見,是以驟然出現在手邊,真的會有一種往日重制的既視感。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好在總不至于是全無新品,手上這條M200平頭塞,它來自SIVGA,這在我印象裡是一個主要做頭戴大耳的國産品牌,宣發方面比較老實,給人的一貫觀感比較紮實。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塞子的包裝沒啥可說的,收納盒也比較普通,本體則摸得出的可靠:航空鋁合金的外殼做工考究,而且這個腔體它跟之前那些經典平頭構造都不一樣,這會在觀感上給人多一些好感(畢竟各種公模複刻版大家見得太多了),搭配高純度OFC的線芯+編制講究手感佳的線材……仔細回想一下,在平頭塞大行其道的那些年,如果有廠家把塞子的腔體和線材做成這種級别的手感和觸感,那幾乎可以肯定僅憑這一點就足以一炮而紅,畢竟當年那些老平頭來不及在意這些玩意兒,你看看我手上這MX90的線都碎成啥樣兒了……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有趣的是這塞子居然還帶了線控,還相容IOS和安卓,以及配件裡還有線夾和繞耳耳挂,這讓它身上的穿越感又重了一分。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關于單元方面,它這個單元直徑可真大啊,達到了15.4mm,官方說法是“PET透明帶銅環膜片+超高張力銅線音圈+高性能磁鐵”——時代在進步,如今的動圈技術和腔體技術普遍都是明顯超越當年的,是以對于這副售價299元的塞子,我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它在素質上的成本效益,更值得好奇的,是它的聲音審美。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這裡我們折回頭說下平頭塞為何會如此式微:首先一個原因就是隔音需求,早在有線時代,入耳式因為更隔音,于是在更強的密閉效應下低頻表現力會相應加分,這使得它更加容易讨好大衆;再後來無線+降噪的時代一旦到來,入耳式的赢面更加不言自明。但這不代表說平頭塞就毫無優勢——入耳式盡量堵死耳朵的操作明顯會使得耳内不透氣,分泌物也無法及時排出,甚至劣質矽膠套還有導緻過敏和細菌滋生的機率,是以平頭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它戴起來會更舒服。

佩戴舒适度這件事,在疫情當下似乎有些觸底反彈,畢竟很多人出門頻率就是以減少了,在家聽歌舒服比隔音要重要(是以大耳、台式器材、音響器材這兩年銷量反而是普遍在增加的);還有一點就是平頭塞的聲場其實是具備天然優勢的——如果你覺得你當年聽的平頭塞聲場不咋地,那我隻能很坦誠的告訴你,這隻是因為當年你戴的那個型号确實不咋地。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SIVGA M200這條塞子,因為在拆封之後它就是套着原配空心海綿套的,我一路聽下來也覺得戴上海綿套才是它的合理配置,加之配送的海綿套的品質也的确挺不錯(過往碰到過無數奇爛無比的平頭海綿套,都是眼淚),佩戴也更舒服,故而接下來的聲音描述,全是基于帶套的前提下:

首先它不難推,32歐的阻抗114的靈敏度,絕對不是PK1那種高阻潛力貨,不需要你去玩什麼大力出奇迹,實際上我拿萬元級的海貝RS8+凱音C9推下來,比R5ii提升也不算大。是以這個小家夥的定位就是給想買平頭塞的人一個選擇,它不挑前端是真的,随便整個入門小尾巴也夠用。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然後它的聲音,素質上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銜接良好的三頻,刻畫完整形狀标緻且明顯偏大的聲場,背景透明度不錯,層次感和樂器定位都有條不紊,然後給你很細密的解析力——這個解析還不隻是細密有線條有骨相,甚至它還藏着份内秀在裡頭,就屬于越聽越有,越琢磨越豐富,泛音也裹得分量合适,且更重要的是有潤澤勁兒,給空氣感。限于價位它對每個細節的刻畫都談不上多有厚度多飽滿,但是細節是給足了的,再考慮到它僅僅299元的售價,這個表現力我是很贊賞的。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而且在這裡也要提醒下大家(包括我自己),我們目前絕大部分人對于塞子的審美,是基于入耳式的稽核架構。可是在當年事情并非如此,比如M200這個低頻量感,在現在聽來一定是偏少的,哪怕套了海綿套都是偏少的,設定肯定是被定性為“偏上半身”的。可若縱向比較當年的那些平頭塞,它這個量感未見得算是偏少,比如我手頭這條K314P,橫向比較的話M200的低頻量感怕是還要再多一些,對低頻樂器的形體還原還要更佳更豐厚少許。當然了,K314P的素質尤其是解析,跟它原本也就不是一個段位的,M200如果有幸坐上時光機穿越回2008年,那麼它的素質妥妥是500+的級别,甚至跟B&O A8掰掰腕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A8貴也主要貴在音色上,它的素質依然不會比K314P強出很多,畢竟那時代15.4mm的動圈振膜會很欺負人。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素質漂亮之餘,更值得稱道的是M200的音色:現如今做平頭塞,你做PK1那種大動靜大氣勢實際上很不明智,因為時代變了,物質條件和試聽條件都豐富了,大家在入耳、大耳、音箱上見過太多氣勢雄渾的東西,平頭塞你還能反了天去?是以M200走的這種——中性幹淨、強調寬松、明顯潤澤、背景透明、又拿很多細節悄咪咪“藏”在聲音裡的表現力,就很對路。它讓你聽起來首先沒有侵略性,不會因為高頻太亮而刺激到你(實際上這個高頻還是比較來勁的,隻是帶了空心海綿之後自然會降一點亮度,摘除之後會相對更直白),也不會因為整體欠缺活力讓你沒心情繼續聽。它首先給的氛圍就是又自然寬敞、又松弛簡單的、也沒啥染色、再加些上面說過的寬松潤澤。然後你就毫無負擔的去聽吧,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聽過去了,耳朵也不覺得累,心也不累,細節也一直不斷有出彩的點讓你颔首——很有點兒道法自然顯真義的勁頭。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如果讓我打個不大恰當的比方,那可以這麼說:不是很多同學玩鞋麼?這個鞋舒服那個鞋限量的?然後你回到家穿啥?穿拖鞋!拖鞋才是最舒服最沒負擔的,這條SIVGA M200給我的就是這個感覺,當然這樣的比方廠牌肯定覺得不大妥,我也覺得未必很妥,不過大家應該一下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如果你從外面回家,還想用耳塞聽會兒音樂(也可能是怕擾到家人),那麼一副入耳和一副平頭,你會覺得哪個更舒服?如果這個塞子的聲兒恰好還挺對你胃口,你會不會考慮嘗試一下?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當然了,也會有人說:哎呀林sir不瞞你說我就是戴不好平頭塞,我當年就一直是平頭塞戴着不舒服——那這個你可别勉強,任何一種構型的塞子,哪怕威士頓UM1那種造型的,我都遇見過有人就是戴着不行,是以平頭塞戴不好,或者你沒嘗試過平頭塞的人,就别盲狙這個了。

但如果你不屬于上述人群,你說你戴過平頭塞,你想要在兩三百價位再買一副平頭塞給自己聽着玩兒,聲音不要求特别驚為天人,但是要有些“嚼頭”聽着有些意思,且不挑前端,且做工用料不擔心放兩年自己灰飛煙滅了……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SIVGA M200這樣的平頭塞?

那麼,SIVGA M200,你,可以考慮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