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塞尚

後期印象畫派畫家塞尚也是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也出生于富有家庭,父親是普羅旺斯的銀行家。他與一個模特兒同居,生下了兒子保羅。當父親知道這事後,他又裝糊塗不承認,父親就縮減了他的開支。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塞尚

塞尚與自然主義作家左拉是中學同學,他們兩人曾經志同道合,但這時左拉已經對印象畫派有了距離感,他認為塞尚隻不過是個失敗的畫家,可左拉還是幫了落難的塞尚不少忙。

最後,父親還是原諒了兒子。不久,父親去世,仍分給了塞尚一份遺産。塞尚富裕後,可以安心作畫了,這時他又愛上了一位女傭,為了避開家人和妻子的耳目,他私下要求雷諾阿作信使。

左拉原來是印象畫派的支援者,後來卻對印象派畫家不以為然。轉變來自梅利,塞尚在1863年将她介紹給了左拉,後來成了左拉夫人。梅利是個孤兒,曾經是個賣花女,也做過那些叫她“寶貝兒”的畫家的模特。

對她來說,塞尚可是她悲慘過去的見證者,是以她十分厭惡塞尚。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後來左拉寫了《傑作》,标志着左拉對印象畫派态度的轉變。主人公克洛德是個無能的畫家,面對無法完成的畫作,他最終自殺了。

不少人說左拉是在諷喻塞尚,其實克洛德是幾個人的綜合體,馬奈的影子多一點,更像莫奈,塞尚的成分其實最少。是以,最生氣的是莫奈,他強烈地譴責左拉。

塞尚則根本沒覺得這部作品跟自己有什麼關系,他從沒有想到過要自殺,而且他認為小說悲劇性的結局很可笑。他對朋友說:“我們不能強求一個不懂繪畫的人講出一些關于繪畫的合理知識,不過,他媽的!怎麼能說一個畫家因為畫了一幅糟糕的畫就自殺呢?一幅畫沒畫好,扔到火裡燒了,重新開始另一幅就得了。”

塞尚後來沒有與左拉決裂,隻是不再來往而已。

我看了左拉的《傑作》,我認為其自然主義寫法在細節方面還是有特色的,他的問題是沒有“思想”,所謂見樹不見林。在這點上,普魯斯特比他好太多了。

故事隻是故事

瓦萊麗安排我們在愛麗舍宮的附近午餐,邀請巴黎的畫商、鑒定師和一位雷諾阿的後代與我們見面。

在巴黎與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的曾孫聊天

與巴黎的畫商、鑒定師和一位雷諾阿的後代一起午餐

後者是雷諾阿的曾孫,現在也快70歲了,他給我們看了一幅雷諾阿的作品,畫裡的一個孩子就是他祖父。他長得很像雷諾阿,這為他與外國人打交道帶來優勢,美國人就會喜歡請他做購買畫作的中介。畫商這行,信任最重要。

至少他對雷諾阿和印象畫派還是很熟悉的。他有說到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人們認為雷諾阿晚年得了風濕性關節炎,手指不靈活,隻能将畫筆綁在手上作畫。幾乎所有的關于雷諾阿的傳記和描述都會強調這個細節,我的印象也很深。也是以我很難想象,雷諾阿晚年是怎麼作畫的。

這位雷諾阿的後代強調,根本沒這回事,是誤傳。我這才恍然大悟。我想類似的誤傳應該還有不少,是以很多印象畫派的故事隻能當故事聽。

我兒子在飯店内問了雷諾阿後代一個問題——雷諾阿與莫奈在當時為人們所接受的程度哪個更高些?

雷諾阿的後代說自己的先祖更高些,因為當時雷諾阿得到了美國客戶的委托,而印象畫派作品的重要買家來自美國而不是法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