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期,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個時候,照相機已經有了成熟的連拍技術、X射線也已經發現10來年,人的肉身能在X射線下瞬間變成透明,這給人帶來的震撼是莫可名狀的。
科技的發展對當時的藝術家同樣産生了巨大的沖擊,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欲望和靈感。
庫普卡 色彩的層次 1910-1911
庫普卡的這幅《色彩的層次》(Plans par couleurs 1910-1911)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畫面中的女子,采用了攝影中逆光拍攝的視角,女子叉腰的手臂,處理成三個大小不同而層疊的三角形,好似相機三連拍産生的連續畫面,充滿動感。整個畫面,從左到右,豎立的長方形色塊由濃到淺,不同層次的色彩營造出一種朦胧感。
庫普卡
庫普卡(František Kupka)1871年出生在捷克,在布拉格和維也納完成學院派美術的養成教育後,自1895年定居法國巴黎,開始了前衛的藝術嘗試和創作。
女子在庫普卡作品前
1912年,庫普卡攜帶三幅同樣命名為《色彩的層次》的作品參加了巴黎獨立藝術家沙龍,這些作品在畫布上進行形色組合的創作,被認為是最早期的抽象主義作品。如今,這幅《色彩的層次》收藏在蓬皮杜藝術中心,另外兩幅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後,庫普卡的藝術嘗試更加大膽,直至徹底放棄具象,畫面中隻有表達情緒、充滿動感的色彩和畫塊。
1914年,一戰爆發。43歲的庫普卡放下畫筆,去前線抵禦法西斯。一年後,由于在戰壕中生了嚴重的凍瘡,庫普卡又從前線撤回了巴黎,繼續藝術創作。
馬塞爾·杜尚是庫普卡的鄰居和一生摯友,他曾說:“大約在五十年前,庫普卡在自己的畫室裡舉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新年招待會。不久之後,正像現在人們所說的那樣,他開始‘看到了抽象’。然而,在當時,字典裡還找不到這個概念呢。”
畫家王衍成
畫家王衍成與您分享現代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