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今年五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針對 2022 屆畢業生的演講中說,那些克服了疫情帶來阻礙的畢業生們,需要成為成功應對 “全球氣候變化緊急狀況” 的一代。為此,他敦促畢業生們 “不要為‘氣候破壞者’工作”。

可持續發展無疑是一個值得投身的行業,外部的政策環境在利好、越來越多企業增加了與之相關的崗位、對于這方面的技能要求也在與日俱增…… 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實作年輕人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的小心願。那麼,那些真正投身于可持續行業的年輕人的現狀都是怎樣的呢?是真的會更有成就感嗎?他們的困惑又是什麼呢?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圖源:Media Bistro

LEED GA 作為 LEED 初級專業人士的象征,它的持有者以學生以及初入職場的 “萌新” 為主。我們在今年 6 月針對 LEED GA 群體發起了一項調研,了解他們的就業及職場體驗,近 60 人參與了調研。根據我們收集到的結果,發現 LEED GA 并不一定是 “準綠建從業者”,他們所學多樣,從事的工作也非常豐富,他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有着打勞工的彷徨與掙紮,但同時有着一顆想要引領變革的野心。在這一期『LEED 幕後』中,我們引入了 4 位 LEED GA 的真實職場故事,結合問卷調研的結果綜合展現 LEED GA 的職場滿意度、困惑與思考,希望能給後浪們帶來更多參考。

本期采訪對象:

Allen,畢業于邁阿密大學建築學院,現就職于知名物流企業,擔任建築設計師。

Jayden,畢業于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現為創業公司合夥人,公司以智能化的手段做建築設計為主營業務。

Fairy,畢業于同濟設計創意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現在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做設計咨詢。

Gigi,大四學生,現在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就讀環境科學和空間學。

成為 LEED GA 的 4 個理由

Allen 正在考慮将自己的 LEED GA 資質更新為 LEED AP,一方面因為既然都需要花費精力進行維護,LEED AP 的含金量更大一些;另一方面,手頭的工作也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他所在的物流巨頭公司正在考慮将旗下項目進行 LEED Volume 批量認證,項目團隊中需要有一個 LEED AP * 的角色。

*(小編注:在一些項目認證過程中,項目團隊中有 LEED AP 可以獲得加分)

Allen 在大型物流企業的建築設計團隊工作,此前他對 LEED 的認知主要來自大學及碩士階段老師的介紹,尤其是在美國讀研期間,教授對 LEED 進行了詳盡的科普,并鼓勵學生們去考 LEED 專業人士的證書。Allen 記得很清楚,因為考試有學生折扣,他那一屆同學幾乎都參加了考試。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同樣出身于建築設計專業,Jayden 對 LEED 的了解則是在工作中一點一點加深的,他的第一份實習就職于澳門最大的一間建築師事務所,在這裡工作期間他跟進了澳門離島醫療綜合體項目,也是這個項目上讓他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綠色建築。随後的幾個項目經驗,則不斷加強了他的了解。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Jayden 回到北京後,師從一位對德國本土綠建标準非常熟悉的德國建築師,并從他身上學習到了如何實作綠色建築的方法以及做綠建的意義。後來他去了廣州的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大灣區工作室,接觸到了更多真正的 LEED 項目,比如廣州太古彙、成都 IFS 等等,那個時候,公司在内地的 LEED 項目還需要從香港調配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人員。于是 Jayden 決定先考個 LEED GA,希望之後可以親手打造 LEED 建築。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10 年 3 次獲得 LEED 認證的廣州太古彙項目 © 廣州太古彙

學校的專業學科教育、企業對 ESG 闆塊的重視,都提升了 LEED 的重要性。而也有一些嗅覺敏銳的從業人士,在 “雙碳目标” 中感覺到了市場對職業素養的新要求。

Fairy 在一家全球知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上海辦公室工作,她讀書期間主修室内環境和空間設計,畢業後主要承擔辦公咨詢的工作。她也是入職以後才知道公司做過很多 LEED 明星項目,也非常倡導可持續發展。Fairy 說,“公司對于員工的資質并沒有硬性的名額,但是非常鼓勵大家一邊工作一邊學習”,LEED 本身對考生沒有資曆方面的要求,這給了她很大的動力。再加上 Fairy 感覺到近年來國内聊起綠色、低碳、碳中和這些話題的頻率越來愈高了,是以有個 LEED GA 的資質,至少 “在和業主溝通的時候,能讓對方感覺到我很關注這些前沿的東西”,也能在向對方提建議的時候,有更多知識來支撐她的觀點。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那段時間正好 Fairy 也碰到一個做設計和咨詢的國際業主,業主很注重可持續發展,甚至想單獨聘請一位專職的可持續發展顧問,但他也不确定應該做哪類綠色建築認證。Fairy 感覺 LEED 的背景知識在溝通中是一個加分項,能更好地推進這次合作。

在調研中,有近八成的受訪者均已邁向職場,仍在讀書的學生并不多,Gigi 是其中之一。今年開學,Gigi 就正式成為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大四學生了,就讀環境科學和空間學專業的她,在高二時就開始關于環境科學的課程,并參與了一些比如去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筒參觀的主題體驗活動,這些經曆激發了她對于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濃厚興趣。上大學後,她觀察到校園中有許多學術建築上都有 LEED 标志,由此産生了對 LEED 的好奇心,在大二的空閑時間,她拿下了 LEED GA 的證書。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像 Gigi 一樣帶着這樣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我們的調研中,在校學生考 LEED GA 證書的,有七成是因為想要直接從事綠建相關的工作,考取資質為履歷加分,而另外三成則單純因為 “對可持續發展的興趣” 考。經過 20 餘年的發展,LEED 體系已經成為全球最為完善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之一,同時由于其不僅兼顧了建築環境的方方面面,還涉及生物多樣性、人的健康福祉、社會公平等跨領域知識,成為心系地球、想要更進一步學習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環保人士的一本入門 “綠寶書”。

在不确定性加劇的職場裡,多學點新技能總沒錯

Gigi 是最認可 LEED GA 證書對求職的重要性的受訪者。她發現個人興趣對她的求職影響很大,同期的大多數同學還不太會尋求綠色職業,但由于她本人對可持續發展的濃厚興趣,是以在找實習的過程中也會特别關注對環境或者 ESG 投入比較多的公司。而顯然,這類公司也更認可 LEED GA 這個資質。

“我在 LinkedIn 上會查找一些心儀的公司,這些公司的員工,很多都會标注自己是 LEED AP,還有一些 ESG 分析師也會考 LEED,是以感覺在綠色領域内,LEED 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個資質。”Gigi 說。

作為受訪對象中唯一一個在讀學生,我們也很容易感受到 Gigi 對可持續的一腔熱忱 —— 這是一種鮮少受到現實因素影響的純粹。而對于已經就業的 LEED GA 來說,他們對于 LEED 資質能發揮的作用則有着不同的了解。

參與我們調研的職場人士,對于 LEED GA 在求職過程中能發揮作用的認可度在 6 分左右(滿分 10 分)。例如 Allen ,他從自己的求職經驗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的建築事務所招聘時大多要求候選人掌握兩項基本的 “技能”,一個是 BIM,另一個就是 LEED,它更像是一個 “标配”;回到中國以後,在以 “建築師” 為導向的求職經曆中,Allen 發現鮮少有機關會要求這個資質。在他看來,這可能和國内工作節奏過快、職能過于細分有關,比如建築師往往隻負責建築,綠建由單獨的團隊來做,就像一條流水線,大家各司其職。而這些職能在國外可能會是一個團隊兼任。入職現在這家公司後,也有很長一段時間 Allen 覺得這個證書沒有 “用武之地”,直到有一個項目投标,外部業主要求參與人員需要懂 LEED 和 BIM,他才亮出了自己的證書。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在建築領域,ESG、可持續發展都已成為熱門話題 圖源:The Atlantic

在用人市場上,對 LEED 專業人士資質提出明确要求的也大多是綠建咨詢顧問公司,還有部分是招聘 “可持續經理” 職位的企業。

Jayden 在去年 11 月份成立了自己的團隊,從 “打勞工” 轉型為團隊的負責人,Jayden 表示他也沒有要求團隊成員去考這個證書,但他會建議這些新入職的年輕人去學習綠色的理念,就像他在當員工是所受到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一樣。他還記得在北京時,盡管當時的事務所老闆也沒有要求他持有綠色建築類的證書,但會一直在他的工作中埋下可持續的種子,比如在參與瑞士大使館翻新項目時,建築師要求他記錄場地内的所有樹木、植被,這個舉動非常耗時耗力,Jayden 感覺很不了解。建築師的解釋是通過記錄并結合設計,可以保留原有的景觀、實作場内植物的複用,既經濟,也實作了環境的可持續。Jayden 被說服了,這個項目還有很多讓他記憶深刻的點 —— 比如項目使用的是傳統的紅磚結構,在翻新時被要求照用這個設計,最後他們從北京郊區的農村,回收了當地民房拆除的紅磚,又實作了資源的再利用。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在他的公司裡,新人建築師會呈現出對可持續天然的興趣,Jayden 說,“他們很純粹地覺得綠建是個好事,可以想辦法好好地去實作。” 現在,Jayden 會經常轉發一些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講座給員工,鼓勵他們一塊去聽。

身處不同領域的 LEED GA 們:有人掙紮,有人樂在其中

在調研中,我們用工作穩定性、自我價值實作以及薪資水準這 3 個次元來評估持有 LEED GA 證書的職場人士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其中,參與者對 “工作是否穩定” 的平均認可值在 6.2 分左右(“非常穩定” 為 10 分);對于目前工作是否能實作自我價值,參與者的平均認可值在 7.3 分,有 77% 的受訪者給出了高于 7 分的認可值;針對薪資水準,有 43% 的受訪者對目前薪資較為滿意,認為符合正常水準,有 57% 的受訪者則認為 “偏低”。

Allen 對現在的工作整體都很滿意,“除了薪資”。但 Allen 也承認,現在這家公司已經給到了市場價,隻是他的薪資和身處其他行業的同齡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競争力。“我甚至有一種入錯行的感覺”。和大學同學交流得知,他是為數不多的還留在建築領域的人。大學 5 年、研究所學生 2 年,Allen 一直專注在建築學上,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讓建築設計成為他最擅長的工作,現在他依然想紮根在這個領域。隻是他想做出些改變,相比較資曆較深的老同僚那種穩紮穩打的路徑,他更想實作一些突破和創新,比如引入國際上一些領先的建築科技、軟體,和前輩們做差異化的競争。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建築設計行業不是一個賺大錢的行業,它可以給你一個相對體面的生活,但如果想賺大錢,那還是趁早轉行。” 創業的 Jayden 則很了解同行對工作薪資的不滿,在他看來,在剛入行的時候,微薄的收入并不妨礙建築設計是一項有價值的工作。

他舉了一個例子,曾經他參與過一個貴州山區的項目,當地人挖出來了古茶樹的化石,想由此建一個博物館,帶動當地旅遊經濟。從基礎條件上看,當地交通非常不便、經濟條件也不完善,如果在這裡造一個沒有人來的博物館,就失去了建築的實用性價值。

他所在的團隊考慮到當地這個特殊的情況,利用了山區地勢的高差,讓博物館的部分屋頂聯通了道路,這樣屋頂部分就變成了一個市民廣場。博物館除了本身的展覽、科教用途外,還承載了當地居民日常休閑活動的功能。在這個項目建成之後,Jayden 也會跟進一下項目的進展,他發現以這個博物館為中心,周圍的民居也得到了翻新和改善。這種建築給人們帶來的生活上的改變,是讓他的覺得工作最有意義的部分。

在同濟就讀研究所學生時,Fairy 會跟着導師會對接一些企業的項目。研三時 Fairy 和很多同學都投了現在這家公司的實習生崗位的履歷,她覺得自己 “比較幸運地得到了這次機會”。公司在業内富有盛譽,Fairy 對整體的工作環境也很滿意 —— 相對其他小型事務所或者本土公司,他們能夠有更多的話語權 —— 這也意味着,團隊能擁有保留自己判斷的權利,而不會迫于現實的因素去接收業主所有的需求。

這種自信和安全感,一部分來自公司本身的價值觀,公司有一套自己的評價标準和底線,當業主提出來的要求在公司看來并不适用時,他們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另一方面,公司本身的知名度以及理念上的宣傳,也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合作方。Fairy 發現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在意企業社會責任感和員工福利,新風、綠植等話題都在辦公咨詢中被提及地越來越多。

有些企業針對員工福利有自己的評價體系,比如運動、健康、心智、睡眠等等,他們還會關注辦公空間中哺乳媽媽的體驗提升等等。Fairy 說,擁有這樣員工關懷理念的業主,自然也會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供應商來合作,這是個雙向選擇的過程。

越來越精彩的 LEED GA,真的有點東西,快來一睹為快

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更優質、健康的辦公環境可以帶來更高效的工作

圖源:Infermedica blog

Fairy 一直知道目前的薪資水準在同輩之間并不突出,但她更看重這家公司的平台與資源上的優勢。

“成長和發展”,這也是年輕人更希望在工作中得到的東西,根據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在上個月釋出的《2022 新生代員工職場現狀調研報告》,新生代員工普遍擁有主見、希望能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價值的實作。在 USGBC 洛杉矶分部實習的 Gigi 在入職後發現這裡的工作和想象中不太一樣,起初她以為會接觸到綠色建築相關的工作,但真正身處其中,才發現綠色建築和社會、治理也有很大的關聯,比如也會涉及到經濟适用房與社會公平的話題,這些都是讓 Gigi 感到格局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