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作者:中國僑網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來源:中國新聞社

中新社記者:羅海兵

全文字數:4076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編者按

2022年9月21日,前美國财政部總審計長、前美國勞工部首席财務官莫天成病逝,享年77歲。作為美國史上至今唯一擔任政府部門首席财務官的華裔和亞裔,莫天成是跻身美國主流社會的華人代表。

長期以來,莫天成熱心華人事務,關心中國發展,反對美國對中國妖魔化,在美國财政部總審計長任上與夫人沖破重重阻力來華通路。

2021年5月19日,莫天成先生曾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在國際局勢動蕩、美國種族主義複燃之時,對美國華人社會發展、中美關系走向提出深刻見解。特重刊此文,以思故人,以示來者。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勢力複燃,使得在美亞裔遭受新一輪的種族歧視。回溯曆史,從愛爾蘭移民、蘇格蘭移民到歐洲移民、亞洲移民……少數族裔在美均遭受過不平等曆史,但仍期冀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鬥,爬山過坎融入美國社會。美國前财政部總審計長、小布什政府勞工部首席财務官莫天成結合其移民美國後從餐館服務生到進入政壇的經曆與觀察,分享其思考: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應如何?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莫天成。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幼年時移民美國,一邊打工一邊讀書,最後通過個人努力,進入美國主流社會。結合您的經曆,您如何看待在美華裔等少數族裔通過自身奮鬥和成長,努力融入美國社會,并為美國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莫天成:這個問題非常好,它不是平面的,應從三個不同方面立體回答。

第一是美國對待新移民的一慣态度,第二個是種族問題,第三是移民抵美後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能否融入主流社會。這三方面共同構成一個立體的答案。

首先,美國開國至今,對新來的移民一慣看不起,且對他們尤其不好。這是一個文化問題,建國之初先到的英國人就看不起愛爾蘭移民和蘇格蘭移民,認為他們是亞等人。後來愛爾蘭移民“爬上樓梯”,跟英國人融彙在一起而被接受。德國移民也受歧視,後來歧視意大利人,再後來是猶太人……是以如果将融入美國社會比作一個樓梯的話,每個種族移民到美國之後,努力向上爬,而在上面的人踩下面的人,這是美國的“風俗習慣”。大批亞洲人移民美國是在1965年《移民修正法案》出台之後,此前亞洲人移民美國很困難。是以今天最新來美的亞洲人,處于樓梯最低層的一個台階,我們要從宏觀上看到上述情況,這是美國對新移民的基本态度。

第二,是美國人對有色人種和非有色人種的看法。如果你是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或是意大利人、法國人、猶太人,以前全部受過歧視,但他們都是白種人。比如一個人原本名叫McKinsey,他又編了一個英國名字叫Smith,跟英國人穿同樣的衣服,到社會上人們就不知道他從哪裡來,他就可以躲在美國人的圈子裡。問題在于黃種人不論第四代、第五代,依然是黃皮膚,依然不一樣,這是一個種族問題。那些爬上去的白人,不單是看不起後來的白人,更看不起有色人種。歐洲人對膚色存在偏見,認為皮膚白的比較高貴,皮膚顔色深的就是在比較低層幹苦工的。是以現在的亞裔,首先是新來的移民,其次皮膚有顔色。

第三,以前歐洲過來的移民,包括猶太人,雖受歧視仍同屬歐洲文化,他們語言、宗教不一樣,但飲食、行為和人際關系等都在彼此的文化中有展現。千百年來,歐洲戰争和互相移民,讓彼此已經足夠了解。他們進入主流社會比較容易,主流社會對其也較寬容。但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則不一樣,不單皮膚、語言不一樣,生活、風俗習慣也很不同。比如歐洲的飯店,不管是意大利餐、法國餐,從外面看不出差别,要看菜單才知道它是什麼菜。但是到了唐人街,典型的中國餐館門口挂着燒鴨、燒雞、豬肉,很多地方喜歡把活魚放在魚缸裡,撈出來就拿去煮,洋人很不習慣,外加語言和衛生标準不同。沿着曆史背景看,美國在亞洲建殖民地,對當地的華人、日本人、南韓人,都很看不起。是以亞裔到美務工,會面臨很嚴重的階級問題。今天的亞裔承受的壓力,就是所有這些問題累積疊加在一起。

但如果研究美國曆史你會發現,每一個種族都可以爬到樓梯的頂端去。我相信有一天美國會有華裔當選總統或副總統,隻是時間問題。但我希望亞裔,包括華人爬上去後,不學那些歐洲人歧視新移民的壞習慣,而應感謝他們。

說美國包容,并非我一下飛機你就要來抱着我。美國文化雖然包容,但你要先付出代價。下飛機前先被打得血淋淋,但是你不走,而且慢慢幹好了,最後你還是會上去,并且變成他們一員。很多新移民不了解這個過程。我不認為這是對的,但這就是美國的過程。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資料圖:美國紐約市民在唐人街一家老餐廳用餐。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中新社記者:您曾為政府财政部總審計長,既了解主流社會,也了解美國的基層群眾。您認為目前的歧視華裔情緒代表了美國哪部分階層的聲音?是主流社會,還是普通群眾?

莫天成:我個人看法,現在的美國面臨兩個很大的拐點,但是這兩個轉彎的方向往哪兒走,還需觀察。

第一,再過10年到15年白人可能變成美國的少數民族,很多白人害怕、憤怒。我雖然不贊同,但很了解他們的想法,因為這個國家由他們的祖輩艱辛建立。當年在開發西部時,他們的祖輩被“紅番”(美國印第安人)殺死、餓死、病死……經曆了這些才把這個國家建設起來。

新來的移民,既沒有這種經驗也沒有辦法體會,外加很多新來的移民很富有,過着暴發戶、土豪的生活。很多白人看不慣甚至很憤怒,為什麼我們祖輩打下來的江山,被這些人拿去了?再加上黑人整天抗議,覺得白人虧欠他們,白人卻認為這100年前的事情還要還債嗎?是以美國社會面臨非常複雜的種族問題,不易解決。

第二個拐點來自于剛剛開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發明了蒸汽機變成世界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的發明和使用,英美共同引領成為龍頭;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腦、網際網路,美國做到老大。第四次工業革命誰做龍頭現在還沒有定論,現在是中美競争。中國現在優勢較大,因為中國的5G、AI等走在美國前面。如果中國成功,中國就會變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上司者。美國人現在忽然醒過來,就很害怕。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莫天成(中)與老布什(右) 等合影。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是很晚才到訪中國,待了三周時間,改變了您對中國的印象。對美國群眾而言,是否缺乏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

莫天成:美國社會非常開放、自由,法律條文寫得很清楚,每個人在網上都看得見,隻要你依法做事,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包括美國總統。

作為華裔會計師,我在美國公司做到很高職位,但不會停止,我還去會計師協會做義工,替他們服務,後來被選為全國會計師協會會長時,白人所有成員同意我是他們中最棒的,接受我做他們的上司。這需要一個過程,我犧牲了很多自己的時間,晚上沒有時間去卡拉OK,或者打麻将,而是全部用來工作,給我自己投資。很多中國人不願意做這種投資,就沒有收獲。

再舉一例。我的孫子在華盛頓一所進階的英國國教中學讀書,很多參議院、衆議院議員,甚至副總統的小孩都在那裡讀書。這所學校不教中文,我的孫子大概是被錄入的第二批華人,此後再不招收華人。後來我女兒去學校做義工,作為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一部分,該校組織學生去中國大使館參加中國新年活動。為了幫助美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中國大使館準許了此次行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因為每一個小孩影響7個人,他的父母,他兩邊的祖父祖母,還有他自己,那些都是美國最有“權力”的人。小孩回去跟他的父母講述中國,效果很好,後來學校還同中國大使館組織了一個通路團,帶着他們的父母去中國走了一大圈,回來後這所學校百年曆史上第一次開了中文班。

在民間交往上,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在這方面仍有欠缺。不隻中國大陸,很多亞洲來的新移民做事都比較在意“好處”。但兩個國家的關系,就從這些小地方開始。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資料圖:美國首都華盛頓潮汐湖畔。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中新社記者:您曾經從事咨詢工作,既幫助美國公司開拓亞洲市場,也幫助亞洲公司進入美國市場,讓雙方從跨國貿易中受益。您認為,經濟的全球化應該如何促進?中美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莫天成:與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公司,是不可能離開中國的,但中國政府和老百姓要多多思考怎樣做工作,對美國在中國做生意的公司多點認識、多點了解、多做關系,他們是中國在美國最好的聲音,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聲音。

經濟全球化是無法阻止的,美國現在要改變它已經不可能。以前英國紡織業做到最好時,曾出台法律幫助壟斷全球紡織業,結果還是一度被印度擊敗。歐洲人在美國開發殖民地時使用的來福槍,不許給本地的“紅番”(美國印第安人),誰給了誰就要被槍斃,結果仍能被“紅番”拿到。

美國要針對華為采取措施,我想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經濟全球化這條路,全世界遲早都會走,隻是有些先走,有些後走,有些被拉進去,但都隻是時間問題。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資料圖:當地時間2月27日,數百人在美國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市參加反對歧視亞裔的集會。近期,舊金山灣區發生多起針對亞裔老人的仇恨襲擊。集會的發起者,當地13歲華裔國中生蘇凱盈表示,希望各族裔群眾團結起來,反對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形勢下,應如何消除美國群眾對華裔的非理性情緒?如何改變在美華裔被歧視的現狀?您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

莫天成:舉兩個例子。美國有兩種人人數不多,但他的政治力量非常強大。一群是黑人,一群是猶太人。

在美華裔跟美國黑人來往很少,這很可惜。美國國會黑人力量非常大,他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尊重,也很好奇。

猶太人在美國的勢力更大。中國是全世界少有的從未歧視過猶太人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人還曾幫助、保護過猶太人,這類故事無人宣傳,沒有拍成電影,也沒有人去跟美國猶太人講,猶太人都不知道。猶太人很念舊,有些人救過他們,至今他們仍然感激。

黑人很重要,猶太人很重要,我們的下一代——土生土長的美國華裔更重要。比如以色列在美國最大的力量,就是他們土生土長的猶太人,而不是移民過來的猶太人,他們的講話力量都不一樣。華裔在這些方面仍有很多工作可做。

當然,與我第一次去中國相比,現在真是不可思議。但我覺得中美前景會變好,不要太擔心。中美關系曆史上發展過來就是一個波瀾接着一個波瀾,這個也總會過去。

中新社記者:根據您的經曆和體會,美國社會與中國社會真的存在“文明的沖突”嗎?兩國各自的曆史傳統、文化習俗、制度體系有沒有共同之處?

莫天成: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有孔夫子,有幾千年的文化根基。但美國跟中國不一樣,美國的文化好像一個大餅,常常有新的東西加進去,每15年這個餅就變得不一樣。人們說到美國文化,我常常問是哪一個年代?如果是100年前的美國文化,全部是白人。50年前的美國文化開始有些顔色。現在的美國文化,不單是多種顔色,還包括同性等。是以美國文化一直不停地演變,并非固定。根據美國商務部研究發表的報告估算,再過15年美國白人可能變成少數民族,這個是很大的轉變。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不停有新人到來,把顔色改變了,把市場改變了,把美國的文化也改變了。

中美文化差異永遠存在,難以改變。美國沒有權利要求中國改變自己的文化,中國也沒有權利要求美國用中國的文化做基礎。雙方一定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了解彼此的想法,不能把各自的想法強加于對方。

文明的沖突雖然存在,并非沒有共同點。目前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反恐、人口老齡化等方面均有共同之處。現在兩國上司人都非常明智,他們盡量把時間花在共同點上,合作互信,不在不能解決的問題上浪費時間。

原标題:《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編輯:戴晨

責編:李明陽

逝者 | 莫天成:融入美國社會,少數族裔為什麼是“爬樓梯”?

嶽海鵬:百年乒乓,小球如何轉動大球?| 東西問

汪浩:平台經濟反壟斷為何成為全球性挑戰?| 東西問

王永恩:從“武打”到“劇情”,中國戲曲何以打動世界觀衆?| 東西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