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當代表五年間】省十三屆人大代表李修會:漫漫征途路 拳拳赤子心

作者:四川人大

  李修會,省十三屆人大代表,叙永縣摩尼鎮新苗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為了改變家鄉沒有一所幼稚園的面貌,為了讓摩尼鎮的孩子享受到學前教育,李修會和丈夫成志磊于1986年創辦叙永縣第一家私立幼稚園——新苗幼稚園;2002年将幼稚園擴建為寄宿制國小——新苗實驗國小;2013年,為了更好地延續愛的教育,在辦好國小的基礎上,李修會又創辦了新苗實驗中學。如今,新苗實驗學校已經成為功能完善、師資一流、成績斐然的綜合性學校,擁有師生近2000名。

  李修會帶領全校教職工秉承“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差”的辦學理念,堅持“愛的教育”,實施精細管理、寒門優教,全心全意為留守兒童服務。36年來,9000名孩子在學校受到完整教育,2500名孩子考上重點高中,3200名升入大學,900餘名受到資助,500餘名殘障孩子完成學業,為新時代的教育事業貢獻了力量。同時,李修會時刻牢記代表使命,既做好學校的本職工作,又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工作,做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衆的橋梁和紐帶,較好地踐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神聖職責。

【我當代表五年間】省十三屆人大代表李修會:漫漫征途路 拳拳赤子心

三寸粉筆,寫出那一份“紙短情長”

【我當代表五年間】省十三屆人大代表李修會:漫漫征途路 拳拳赤子心

  五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李修會秉承教育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理念,帶領全校教職工緊緊圍繞“辦山區特色教育,走改革創新之路”的教育方針,堅持内涵發展,以教育促脫貧,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助力烏蒙山區留守兒童教育事業全面發展。面對全校90.5%的留守兒童,李修會用大愛為他們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每學期為10多名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免費提供生活、醫療、教育等全方面服務;主動接納多名五失孤兒和殘障孩子,盡全力去資助他們,關愛他們,教育他們,啟迪他們。此外,學校解決了162名教職工的就業問題;為困難職工予以購房、子女上學、患病就醫等多方面的資金幫扶;為了惠及更多的留守兒童,學校一直堅持低收費原則,并為數百名家庭困難的孩子減免學雜費、生活費;為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學生發放助學金、生活用品、學習用具、課外讀物等;先後到重慶沙坪壩、重慶榮昌、成都、泸州等地進行學校黨建工作經驗交流,于今年6月24日,受邀參加在重慶沙坪壩舉辦的“成渝地,巴蜀情”6·26禁毒學生書畫作品展,引起轟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村教育高品質發展;多次到北京博雅産學研科技發展院,與對方洽談該院到叙永摩尼創辦職業技術學校事宜,帶動烏蒙山區經濟發展。于今年9月7日,受邀到北京參加《未來教育家》大會并作經驗交流,得到與會上司的高度贊揚:“新苗教育才是真正的中國基礎教育”。今年9月20日,她組織籌建的新苗學校體育惠民活動中心開工,體育中心不僅為新苗師生提供了活動場地,也為廣大群衆提供了健身活動的場所。

  教育扶貧是改變貧困地區學生和家庭命運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把貧困家庭的孩子培養出來,成為高中生或大學生,這個家庭就有希望真正脫貧。36年來,李修會在“教好一名孩子,幸福一個家庭,辦好一所學校,帶動一方發展”的幫扶路上努力前行。

多“點”開“花”,譜出那一曲“多聲部叙事”

【我當代表五年間】省十三屆人大代表李修會:漫漫征途路 拳拳赤子心

  五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李修會堅持把深入基層作為聯系群衆的重要途徑,到村社和農戶家中開展調查研究600多次,及時了解群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省人代會上,李修會送出了《關于加大民辦學校資金扶持力度,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建議》《關于加大對貧困縣教育經費傾斜的建議》《關于恢複納黔高速摩尼互通,助力群衆脫貧的建議》等多項建議,得到了省、市、縣、鎮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積極予以解決,為提升全鎮鄉村振興工作成效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李修會圍繞文化振興出點子,帶領全校職工舉辦、參與各類文藝活動。先後面向校職工、群衆開展50多場省、市、縣黨代會和省人代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黨史宣講;先後多次參與省文化廳“文化扶貧”演出策劃;成功組織舉辦了摩尼鎮三屆“七月初三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每次活動為期3天,參與群衆達10多萬人,群衆收入近2000多萬元,活動通過現場直播加網際網路宣傳,視訊點選量達150多萬人次;組織成立400多人的婦女學習班和200多人的志願者協會,以及40多人的文藝群衆文化協會,旨在帶動人民群衆,提高思想素質,為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龔山村幹部群衆一道打造100多畝映山紅,以點帶面,帶動了東柴村、郭廟村等周邊村社的發展,形成了互相促進、循環打造的良好局面;修繕紅軍墓,将龔山村打造為紅色文化旅遊景點;修繕當地文化遺址,為美化旅遊環境,出資打造苗族文化風景區、花海等;協助省市縣文旅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将“何家祠堂”更新為四川省第一批革命文物;配合黨委政府組織全校師生、婦女學習班、志願者三千餘人送别曾安葬于摩尼的兩名紅軍、烈士回叙永烈士陵園,廣大師生和人民群衆深受愛國主義教育;多次前往位于摩尼、赤水兩鎮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土橋絕壁大堰調研,并提出《關于叙永縣土橋絕壁大堰保護和管理的建議》,以弘揚絕壁大堰精神,助力叙永打造紅色體驗旅遊帶;多次深入原321國道——川滇公路調研,為保護和利用好這一條唯一抗戰國際運輸通道,增強海峽兩岸人民的曆史認同感,和平統一台灣而建言獻策,向省人代會送出了《關于保護利用“抗戰唯一國際運輸通道”——川滇公路(原321國道)的議案》;在深入村社、專題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助力川南烏蒙叙永摩尼副中心的工作思路》的材料,向省市縣上司作了彙報,得到各級上司的高度重視。2022年8月26日—8月27日,組織群衆舉辦群衆文化惠民活動,讓人民群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融入到鄉村振興中。

  五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李修會以産業振興為抓手,帶領全校教職工積極投身全鎮公益活動,助力摩尼建設康養文旅優選地;成立農業生産創業小組,組織聯系村社幹部和産業骨幹分子,先後多次率團到省、市、縣各地參觀學習和考察調研;多次邀請農業專家實地考察,因地制宜,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資金,以前村民愁農産品沒銷路,現在愁的是供不應求;幫助雙堡村解決400多畝稻田幾十年未解決的灌溉問題;協助黨委政府、社群解決了摩尼鎮及李紅村七社幾十年飲水難的問題;積極參與協調和資助當地的交通建設;協助一批返鄉創業青年進行種植、養殖;協助省、市、縣當地黨委政府創辦叙永摩尼鎮紮染蠟染扶貧工廠中的房間,解決了當地10多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使紮染蠟染苗繡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傳承,并通過努力争取到省文旅廳、縣統戰部、縣文旅局的資金支援,對叙永紮染蠟染苗繡工藝提檔更新,将其打造為學生教育實踐體驗基地。同時,為全面貫徹落實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多次陪同上級上司,帶領企業家、志願者和婦女學習班成員深入原營山鄉,就國有閑置資産的充分利用、納坪湖的旅遊開發、馬湖村的農業發展等進行考察調研,慰問貧困戶及敬老院老人,讓營山人民群衆在撤鄉并鎮後享受到“兩項改革”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努力把營山打造為摩尼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多次帶領學習班及志願者團隊調研叙永南面山區農村農業現代化發展問題,尤其是前往摩尼鎮枧槽村、赤水鎮黃坪村協調解決村民修建養豬場遇到的困難。

  五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李修會還以鄉風鄉貌為立足點,主動将法律知識帶進社群、村社、企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李修會常說:“為黨工作,為群衆辦事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踐行一名共産黨員和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感恩黨和上司對我的培養教育,感恩人民對我的信任和厚愛!”使命與情懷已經點亮了李修會的人生方向,她必将砥砺奮進、永不停息。

圖文來源:闵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