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很多同學都有類似困擾:辛辛苦苦寫的資料分析報告,卻沒有人看!如果在現場講資料分析報告,你會發現開場最多10分鐘,這些哥們就紛紛掏出手機,愉快的搓起來。為啥?!這還得從報告是怎麼寫的說起。

資料分析報告有2種模式:你問我答、我說你聽。如果是你問我答,那我們回答的是對方提出的問題,自然得到的關注很高。這時候就不是寫的報告沒人看,而是被人各種挑刺了。你問我答型報告見上一篇:​​資料分析報告,就該這麼寫​​。

寫出來沒人看的,常常是我說你聽型報告。是滴,就是那些最消耗體力,卻最不受待見的銷售/産品/營運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

今天我們就專門來分享一下,這種情況咋辦。假設你要處理的報告資料如下,看完思考一分鐘:你要怎麼報告,才能讓别人願意聽。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1

讓别人聽的秘籍

一個殘酷的真相是:資料是很重要,很多人是需要每天看資料,但資料隻是他們工作的一小部分。是以大部分時候,看就看了,也不會特别當成一回事。這就像上廁所。上廁所是很重要,确實我們要每天上廁所,内急的時候找不到廁所确實很崩潰,但你從來不在乎廁所的細節。如果你去廁所蹲坑,旁邊站個人對着你巴拉巴拉說:“今天的廁紙有150張,比昨日提高50%”,你肯定毫無聽的興趣,估計連拉都拉不出來。

除非……

除非他說的是:“廁所的屎坑炸了!你千萬别進去!”,這句就100%有人聽了!而且他還得趕在你闖進去之前說。不然一推門看到如此壯麗場面,你肯定氣的要罵人,估計物業公司電話都會被你打爆。想讓别人聽報告的秘籍也是如此:說大家關心的話,減少毫無意義的BB。

簡單來說,有四個場景是人們一定會聽的:

1、你第一次到寫字樓,物業進行介紹:這裡有兩個廁所,一個小廁所在左手,坑位較少;另一個在右手,但得走到頭。因為是剛來,是以說的這麼詳細完全沒有問題,反而會讓人覺得服務很到位。

2、廁所出問題了,比如屎坑炸了。這時候得第一時間,趕在所有人之前,把“禁止入内”的大牌子擺在門口。如果有内急的人沖過來,你還能說:“你可以先去二樓的廁所,同樣位置”,肯定人家高興的感激涕零。

3、廁所沒問題。這時候你不需要站在門口BB,隻要樹個牌子:已清潔、可使用。讓大家看到,就可以了。

4、物業來了解廁所營運情況。這時候可以大書特書,因為物業要對這個事負責。如果有問題,就回報問題。如果沒問題,那也得說清楚:這一個月,廁所無故障營運30天,使用廁紙減少了30%,投訴量下降了20%,負責人總喜歡聽這些。

SO,所有的秘籍都已奉上,下邊來看具體怎麼運用到企業裡。

  2

四個關鍵彙報場景

主動彙報,想讓人聽進去,得抓四個場景。

▌場景1:第一次彙報 

(見上例子)所有報表,都有第一次見人的時候。雖然以後這張報表會出現很多次,但在今天以前,沒有人看過這玩意。是以你得先把前邊10天的基本概況解釋清楚。這裡有一個名額(業績),三個次元(周、日、産品類型)。是以講概況,要按從整體到局部,一個次元一個次元說。開局的時候,啰嗦一點是不怕的,因為大家一無所知,如果說的太少,反而讓人覺得摸不着頭腦。可以如下圖表達。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場景2:平安無事彙報  

到了每日彙報的時候,很多新人會習慣性的像11号一樣寫上一堆。甚至還有些官僚化的企業,會把這種格式一直流傳下去,一傳好幾年。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搞到沒人看。為啥?因為從12号開始,已經是例行更新,後續的資料走勢其實和之前看起來差不多。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這種時候再絮絮叨叨講一堆,就好像每天要喊你“别老玩手機”、“起來運動運動”的老媽子一樣不讨喜,是以不用啰嗦了。就簡單寫:12日當日業績500,無異常。就好了。是不是很像古裝劇裡打更的,喊一聲:天高霧燥,小心火燭,平安無事咯,duang!duangduang!……就是這個感覺。

不要笑,平安無事,也是一件要報告的事。因為好與壞是相對的,能清晰的辨別出哪些是好事,就能找出哪些是壞事。樹立清晰的标杆,對于判斷形勢非常有用。

▌場景3:問題點彙報 

出了問題大家都知道彙報,問題是:怎麼知道出問題呢?如下圖所示,事後我們都知道本周出問題了,但是到底在哪個點該出來喊,該怎麼喊?

常見的關鍵點及喊法,可以如下: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很多同學看完,說哇塞,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提示的好多。确實是這樣,越是緊張的時候,越需要資料做支援,這時候是不嫌多的。大部分正常報表就像體溫計:能提示問題但不能解決問題。是以發現問題,不要局限在一張excel表裡,主動擴大工作是很重要的。

遇到問題,業務部門想聽的絕不是什麼下跌50%,跌到300這種廢話,他們最想聽的是:

  1. 我能做什麼
  2. 我能投入多少做
  3. 我得做到什麼程度

是以即使提示風險,補充一些細節,是很有必要的,具體的可以參照上邊示例哈。

▌場景4:總結性彙報  

注意:總結性彙報,誰負責,誰關心,是以沒必要所有總結都長篇大論。做總結性報告,先定基調,比如我們是想表達“做的很好”,還是“有問題”。大基調定下來,後邊細節就好定了:

你寫的資料分析報告沒人看,為啥?!

  3

必要的基礎功課

了解完四大場景後,我們發現,光會看資料,基本上是做不好報告的,更多功課得在資料出來之前做好。比如

  1. 了解業務背景
  2. 了解業務方目标
  3. 認清楚本次想溝通對象
  4. 提前了解他對于資料/情況掌握多少
  5. 對資料有基本的判斷
  6. 對問題有一定程度了解
  7. 對重要問題有深入功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