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複盤必讀:CRO闆塊大跌下多家公司急回應,脫口秀概念股ST洲際各方發聲後“熄火”?

作者:界面新聞

【大盤行情】

  • A股收盤,指數震蕩上揚,上證指數漲0.05%,報收3263.8點;深證成指漲0.38%,報收11923.47點;創業闆指漲0.09%,報收2550.63點。
  • 兩市共有2575隻股票上漲,2148隻股票下跌,其中,有66隻漲停股,10隻跌停股。漲停股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核準制次新股、電子商務、新能源汽車、新零售、殼資源等闆塊。

【資金流向】

  • 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771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82億元,其中, 滬市成交額3390.2億元,深市成交額4323.3億元。藥明康德成交額居首,為57.8億元。
  • 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39.71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21.57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8.14億元。

【新股表現】

  • 聯特科技上市首日收漲22.64%,公司專注于光通信收發子產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 钜泉科技上市首日收漲20.09%,公司主營智能電網終端裝置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

【熱門闆塊】

  • 大飛機C919最快本月驗證年内傳遞,概念股強勢拉升,通達股份、潤貝航科、立航科技漲停。消息面上,9月13日上午,兩架C919先後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豬肉、啤酒、免稅等大消費闆塊活躍,蘭州黃河、國光連鎖、人人樂、青海春天等多股漲停。
  • CRO闆塊重挫,遭主力資金淨賣出超18億元;藥明康德、凱萊英跌停,康龍化成、藥石科技跌超10%。消息稱美國總統拜登準備簽署一項行政指令,幫助擴大美國的生物制造業,減少對于中國的依賴。有資料表示,美國6家跨國藥企2021年的中國區訂單超過200億美元。

【熱門個股】

  • “脫口秀概念股”ST洲際今早開盤漲停,上交所、公司、脫口秀表演者等各方回應後,該股票很快打開漲停闆,最終漲幅回落至1.2%。當日淩晨,帶火這支股票的脫口秀演員House回應,和家人目前都沒有持有這支股票,也沒有這個計劃。前一日晚間,ST洲際釋出澄清公告稱,注意相關報道,截止目前公司生産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
  • 藥明康德A股觸及跌停,港股大跌超15%。港股藥明生物跌超11%。藥明康德人士表示,公司也關注到上述資訊,“公司業務和營運一切正常”。
  • 光峰科技漲超10%。公司此前公告,近日收到比亞迪出具的《開發定點通知書》,公司将成為比亞迪汽車的車載光學部件供應商。
  • 上海港灣、安凱客車(新能源汽車概念)4天3闆,勝通能源、潤貝航科(大飛機概念)、中百集團(電子商務概念)、山西路橋3連闆,金逸影視3天2闆,貴廣網絡(華為概念)、光正眼科、宏創控股、民生控股(殼資源概念)2連闆。
  • 貴繩股份、歡瑞世紀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

【公司動态】

  • 9月13日午間,上交所釋出關于ST洲際相關情況的通報:今日上午,ST洲際(600759)價格走勢異常。上市公司已釋出澄清公告明确,公司生産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上交所依規對拉擡股票開盤價等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上交所将持續加強監管,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正常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從嚴認定、從重采取自律監管措施。上交所再次提醒投資者關注風險,審慎參與,合規交易。
  • 立訊精密公告,此前獲悉美國安費諾集團于2020年12月18日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ITC”)提出調查申請。本次337調查牽涉三件美國專利,分别涉及導電塑膠技術與端子橫排注塑成型技術。據公司獲悉的ITC最終裁決結果表明,ITC确認初步裁決意見并終止調查,公司提出的現行設計/方案均已由ITC再次認定未對該三件專利構成任何權利侵犯。至此,公司涉及本次337調查事項已全部終結且未對公司生産、經營造成實質性影響。
  • 五礦稀土公告,股份劃轉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仍為五礦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由中國五礦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 近日,網傳北京市管企業收到北京國資委通知,梳理與複星集團的合作情況(不限于持有股票,股權投資,資金出借,工程承包,擔保,商貿合作等事項),并研判相關合作風險,形成書面報告。對此,複星集團回應稱:我們留意到有網傳“北京市國資委通知”。經向北京國資委問詢,獲悉這一調研是北京市國資委系統的一項日常資訊搜集工作,沒有任何針對性,此前他們也對有關企業發過相關調研通知。複星在北京各項業務發展正常。(第一财經)

CRO概念公司回應:

  • 藥明康德人士表示,公司也關注到上述資訊,“公司業務和營運一切正常。”(證券時報)
  • 康龍化成在互動平台表示,關于美國準備推出一項生物相關産業支援性政策的消息,公司尚未了解到更多的細節。公司業務沒有受到相關消息的影響,公司對持續發展滿足客戶需求的“全流程、一體化、國際化”新藥研發服務能力充滿信心。
  • 泰格醫藥稱,從目前公開消息來看,主要針對的是臨床前CRO業務,對泰格醫藥目前業務沒有影響,公司不涉及CDMO和生物醫藥業務。(證券時報)
  • 凱萊英相關人士稱,公司在美國沒有生物制藥方面的合作,公司在美國隻有小分子化藥方面的合作,生物制藥在國内有業務;目前公司業務和營運一切正常。股價大跌或許是市場對于潛在風險的擔憂,但目前看,公司與美國的合作是在小分子化學藥領域的CDMO訂單,沒有生物藥方面的合作(綜合21财經、第一财經)
  • 博騰股份證券部表示,目前行政指令還沒有更多實施細則,至少短期内沒有看到對我們業務有實質性影響,因為醫藥制造行業不是突然說轉就能轉,還涉及很多法規。長期來看,公司肯定會有一些應對措施,因為我們本來就做國際化生意,公司在此之前已經在歐洲布局研發生産基地。(财聯社)

【行業政策】

  • 據發改委官微,根據目前生豬市場形勢,為切實做好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本周國家将投放今年第二批中央豬肉儲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