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升高樓,讓陸家嘴得名的家族,400多年前捐了中秋賞月的橋

作者:上觀新聞

傳統佳節,中秋月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當海上升起明月,城中的人們也要合家歡聚,紛紛擺下家宴,準備月餅,慶祝這吉祥團圓的日子。

晚清滬人張春華《滬城歲時衢歌》有竹枝詞雲:“月盈良夜坐憑樓,無限明輝霁遠眸。庭院開尊延賞處,二分秋色到中秋。”雖然今人不見古時月,但今月曾經照古人。不同時代的上海人,身處不同環境、不同境遇,但看着同一輪明月的心情,應有共鳴之處。

除了吃月餅、賞月亮,老上海人還有在中秋這天于院内或者天井裡祭月拜月,即“齋月宮”的習俗。是夜,大家在祭祀桌上陳列出瓜果、鮮花、糖果和月餅,并奉上蓮藕、芋艿、紅菱、芡實等初秋節令食物,向月亮表達對自然的敬意。撤去食物後,親友往往分而食之,一邊閑聊乘涼。

往昔江南地區水網密布,家家戶戶多半依河而住。等吃過晚飯,圓月升空,水中銀輝相映,産生令人無限遐思的美景,也由此衍生出在中秋夜走橋看月的民俗活動。

月升高樓,讓陸家嘴得名的家族,400多年前捐了中秋賞月的橋

“唐韻中秋遊園會”在桂林公園舉行。邵劍平攝

這一晚,往往連日常不出門的女眷也會結伴出門,賞燈看月,以“走月亮”祈求“走百病”。“夜間婦女盛妝出遊,互相往還,或随喜園亭,人靜更闌,猶婆娑月下,謂之‘踏月’。”她們的倩影,也讓街市熱鬧非凡。

那麼,老上海人會選擇去哪一片水域看月亮呢?

“石梁夜月”,或許是當時上海老城廂人的首選。但這座石梁在哪裡?與今日的浦江兩岸又有什麼淵源?

2

2009年秋,由市旅遊局、市公德心辦和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新滬上八景”評選活動揭曉。從1500多個入圍景色中脫穎而出的是“外灘晨鐘”“豫園雅韻”“摩天覽勝”“舊裡新輝”“十裡霓虹”“佘山拾翠”“楓泾尋畫”和“澱湖環秀”。

既然有“新滬上八景”,就有相對應的“舊滬上八景”——後者,一般指的是清代由上海地區文人定出、收入《上海縣志》的八景,即“黃浦秋濤”“龍華晚鐘”“海天旭日”“吳淞煙雨”“野渡蒹葭”“鳳樓遠眺”“江臯霁雪”“石梁夜月”。

曾參與創設三林書院的晚清上海人秦榮光,其竹枝詞中有詠“滬城八景”一首:“浦濤海日滿江煙,橋月光寒峰雪連。渡口樓頭等塔頂,滬城八景費詩箋。”其中提到的“橋月”即“石梁夜月”,指的正是當時的上海人在中秋時節“走月亮”時首選的賞月橋,老城廂東門外方浜上的一座石橋,人稱“陸家石橋”。

陸家,指的是陸深家。《南市區志》顯示,陸家石橋由明弘治進士陸深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捐銀400兩、米千石所建。該橋為拱橋,有3個環洞,24級石階,欄上刻祥雲圖案,稱“萬雲橋”。因陸深曾任職于國子監,又稱“學士橋”。

滬人曾有詩雲:“桂尊環餅答秋光,處處氤氲朝鬥香。結伴良宵出城去,陸家橋上月如霜。”

月升高樓,讓陸家嘴得名的家族,400多年前捐了中秋賞月的橋

“中秋祭月”儀式。 新華社

所謂“處處氤氲朝鬥香”,指的是人們來陸家石橋焚香祭月,為此橋兩端各置數十隻香鬥,煙霧在月光中缭繞,香氣彌散數裡之外。此時,皓月當空,水色、拱橋、環洞相映成趣,呈現出“月影穿環”的景色。

後人以集句詠此景:“萬裡風煙接素秋(杜甫),月華星彩坐來收(杜荀鶴),水晶簾外金波下(沈佺期),幾度高吟寄水流(譚用之)。”

3

方浜,曆史上曾經西起今西藏南路,往東流經方浜橋、西馬橋、東馬橋、陳市安橋、館驿橋、長生橋、小東門、裡十六鋪橋、外十六鋪橋,入黃浦江,與上海縣城的護城河相通。

方浜在20世紀初被填浜築路,如今隻能在方浜西路、方浜中路、方浜東路的名字中一窺這條昔日水運幹道的舊痕。

方浜被填,石橋拆除,“石梁夜月”之景不存。

就在方浜被填同一時期,1913年,在經過多年争議後,上海的老城牆也被拆除。是年6月,北半圈築成馬路長850丈,名“民國路”(今人民路);翌年冬,南半圈築成馬路長800丈,名“中華路”。1914年,填平洋泾浜的工程動工,1916年築成寬闊馬路,用英王之名命名為愛多亞路,後改名“大上海路”,即今延安東路。曾橫列洋泾浜上的東新橋、八仙橋也一并不見,唯留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紀初,上海城市化程序加快,江南地區傳統風俗受到沖擊。那幾年的中秋之夜,老城廂的婦女們依照習俗盛妝打扮一番後,還會去哪些橋“走月亮”“朝鬥香”?還是随着此地中西商鋪的湧現,開始習慣了在不夜城“軋馬路”和“買買買”?

4

陸深,生于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應天府鄉試中試。弘治十八年,舉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正德十三年(1518年),為同考官,擢國子監司業、祭酒。嘉靖十六年(1537年),改太常寺卿,兼侍讀學士。後為詹事府詹事。藏書甚富,撰有《江東藏書目錄》。(《上海通志·人物》)

依照當時官紳的慣例,在入朝為官後,陸深為縣城所在地捐橋。在上海遭遇倭寇衆志成城決定修建城牆時,他的家族也慷慨解囊。陸深的夫人梅氏“捐田五百畝,另出金兩千兩,拆房數千楹,所得全部用于助築縣城的小東門。後人為了紀念陸深夫人的義舉,稱小東門為夫人門”。

不過,陸氏家族并不住在老城廂内。其先祖世居松江華亭,于明朝初遷居浦東。陸深自撰《古詩對聯序》,稱“餘家自先曾祖竹居府君,蔔居于黃浦東涯已百餘年,而子孫繁衍,内外族人已千指”。

正是由于陸氏家族的存在,黃浦江自南向北,與吳淞江相彙後,在東岸形成的一塊嘴狀的沖積沙灘,得名陸家嘴。明嘉靖三年(1524年),陸深在這塊土地上造屋,建“後樂園”和“俨山精舍”等為退隐之地。後陸深卒賜祭葬,贈禮部右侍郎,谥文裕,即奉敕葬于後樂園旁。

400餘年後,陸家嘴以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為世人所知。同時,它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之一。

月升高樓,讓陸家嘴得名的家族,400多年前捐了中秋賞月的橋

2020年中秋之夜,新華社圖

如今,乘着城市的霓虹和自然的月光,沿着曾架設陸家石橋的方浜路,走到曾被稱為夫人門的小東門地區,然後一路向東走到黃浦江邊,可以北望陸家嘴高樓群像。每個月升江上的時刻,會有許多攝影愛好者架設機器,在浦西這邊等着捕捉一輪圓月與陸家嘴“三件套”(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廈)交相輝映的畫面。月影依舊映照着橋梁,隻不過是如今連接配接浦江兩岸的一座座大橋,這雄偉畫面是400餘年前的上海人不能想象的。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月光下,這幅圖景展示的是一個上海家族的傳奇,也是上海這座城市傳奇的寫照。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檔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沈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