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CMDB建設完畢後會出現棄用、推廣難等問題?

 原文出自:嘉為藍鲸服務号

CMDB作為企業運維的IT主資料,在建設初期企業常常“報以厚望”,希望通過CMDB的建設,為IT運維體系的建設打好基礎,為後續更多的運維系統提供資料支撐,提高業務連續性。但往往建設完畢後出現棄用、推廣難等問題,根本用不起來,而原因一般都較為複雜。本文将從CMDB在兩種應用場景中的作用,簡單講述為什麼CMDB建設後很難推廣使用。

一、CMDB在ITSM/ITIL的作用

在ITSM/ITIL中,CMDB的作用更多的是面向流程管理層面,配置管理在這些概念中的總體作用概括起來就兩個:

  • 與各種ITSM流程緊密內建,為流程提供統一的配置資料,包括讀取、寫入、以及配置變更觸發流程;
  • 作為企業資産管理的基礎,為資産管理提供統一的配置資料。

二、CMDB在ITOM、自動化運維的作用

CMDB在ITOM、自動化運維管理中的作用是面向IT運維場景和管理場景,提供統一的配置管理資料庫。在這個層面的CMDB主要提供以下作用:

  • 與企業的自動化運維平台和工具內建,為IT運維場景提供統一的配置管理資料庫,供運維場景進行消費以及執行資料的回寫;
  • 與企業的ITSM系統本身內建或者與ITSM的CMDB對接,實作兩邊CMDB配置資料的統一以及ITSM系統對于配置資料的消費和回寫;
  • 當配置資料有變更的情況下,自動觸發ITSM流程;
  • CMDB與企業的監控系統內建,提供配置資料供監控系統消費等。

三、為什麼CMDB很難推廣使用?

一般來講,傳統非網際網路企業可能會處于第一個CMDB的運用場景中。即最初是通過ITSM/ITIL引入整體IT服務流程管理和CMDB配置管理;但由于ITSM本身的厚重和難以駕馭,CMDB最終一般難以被真正驅動和消費起來,進而可能淪為一個純粹的展示和查詢庫,盡管這種展示和查詢本身很有可能也是不準确的。

網際網路企業一般可能處于第二個CMDB的運用場景中,即從應用和IT底層資源的整體管理入手,建構CMDB配置管理。流程本身一般也是貼合企業内部需求的,簡易可操作的流程,這樣CMDB建構後,一般可以真正被内部流程和運維操作驅動和消費起來,是以整體效果會好一些。

為什麼CMDB建設完畢後會出現棄用、推廣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