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快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作者:光明網

作者:李中(北京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大陸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研究隊伍、論文數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标準、學術話語上的能力和水準同大陸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太相稱。”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加快建構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在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曆史關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實踐,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學科體系,這既是展現中國道路的經濟發展理論自覺、自信和自強的一場革命,也是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時代期盼和呼喚。

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大陸經濟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大陸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根本立場、曆史方位、指導原則、路徑選擇、鮮明主題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深入提煉和總結大陸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建構起科學完備、邏輯嚴密的思想理論體系,為準确把握經濟社會發展邏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了正确指引,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

遵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專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發表了重要講話。2020年,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大陸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上司大陸經濟發展能力和水準。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創立的政治經濟學的根本方法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方法論。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内發展環境也經曆着深刻變化。面對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遵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法論,有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深刻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準确把握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大陸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此外,還應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科學的理論,與時俱進是其鮮明的理論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的創新發展,其理論建構也必須與時俱進,既要從源頭上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了解,也要在新的實踐中有所發展、有所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發展階段,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賦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新的時代内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應有之義。

立足中國特色實踐道路。實踐是理論之源、學術之本,而理論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對實踐經驗的升華,理論必然要随着實踐發展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要立足大陸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大陸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大陸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隻有以大陸經濟發展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原創性的理論觀點,建構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們的經濟理論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我們正處在一個需要理論且能産生理論的時代,大陸經濟發展程序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着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為我們的理論建構提供了豐厚的良田沃土。是以,在理論建構問題上,應主動适應時代變化,立足大陸基本國情,從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實踐中來、到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實踐中去,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作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對中國模式和中國經驗的研究,研究新時代大陸發展新曆史方位内涵和特征,研究新時代大陸産業變遷的新特點和新趨勢,研究新時代大陸生産關系的新變化和新特點等,不斷深化對大陸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隻有讓我們的理論研究紮根于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把理論文章寫在中國大地上,讓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更具中國特色,我們經濟理論的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之樹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進自主知識體系的創新,還要避免一些理論研究誤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套用西方經濟學流派的分析研究架構,将中國實踐作為這些流派理論研究的中國案例;二是理論研究局限于中國實踐的政策分析層面,缺乏實踐規律研究;三是簡單停留在思想性的批判上,過度強調不同思潮之間的交鋒,忽視對不同經濟思潮中先進元素的吸收與借鑒;四是過度強調局部領域的知識創新和分散化的理論發展,缺乏整體性的經濟學分析方法、分析架構。是以,我們的經濟理論建構,隻有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合理融通各種資源,把提高原創力作為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着力點,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提出能夠展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才能有力推進我們學術體系、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創新,才能形成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政治經濟學,進而展現中國學術話語的特色和優勢。

來源: 學習時報

繼續閱讀